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比實驗

作者:八千公里加急
國子監事了之後,胤禵倒沒有着急去和四哥一起回家看看。

  而是選擇了一轉彎,來到了雷金玉搞軌道運輸的實驗現場。

  也是沒有辦法,這玩意兒太過重要,完全可以看成是下一步事業啓動的火花塞。

  不過好在地方也不算太遠,沒有兄弟二人沒有騎馬,溜達着就過來了。

  還沒到跟前,就發現了大約兩米多高的長布,直接擋住了視野。

  周圍還分佈着不少的步軍統領衙門的兵丁,隨時守衛,防止周圍幾乎不存在的人往裏衝擊。

  多虧了這段時間在城內的晃悠,和大部分的守軍也好,官府差役也好,都刷了個臉熟。

  見兩人步行過來,一個小隊長一樣的基層軍官,趕忙上前請安。

  胤禵倒也沒什麼興趣和他計較太多,叫起之後,就揮手讓其退到一邊。

  隨口吩咐道:“內務府的雷掌案在哪裏,帶過去看看。”

  軍官示意手下打開一段圍擋,引着衆人往裏走去。

  胤禵擡眼就看到地上分佈着五六條不同形狀和寬度的軌道,一直延伸了大約一公里多。

  看到有人進來,從試驗場的一端,跑過來一羣人,不用猜肯定就是雷金玉了。

  胤禵也不着急,蹲下身來,仔細查看一條已經被反覆碾壓過的木軌。

  表面的一些部分,已經被摩擦的有點光滑,但是形變的程度控制的還比較理想。

  想來應該是選用質地很不錯的硬木。

  雖然這種木料的價格,一般都會比較高一些,但胤禵暫時已經顧不上了。

  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縮短時間,儘快拿出一個可行性方案,用來抓設計和採購。

  不大會兒,雷金玉就到了跟前,趕忙行禮。

  胤禵叫起之後,問道:“你這邊對比結果如何,有沒有一套比較成熟的方案?”

  “從江南和海外運輸的木材、石材,以及鐵料很快就會到達,你就需要真正開工建設了。”

  雷金玉趕忙答道:“回十四爺的話,奴才已經對比了幾種方案,軌道的形狀大致可以確定了,就是裏面的第四條。”

  說完做出請的姿勢,示意胤禵往裏走,直接去看看。

  胤禵帶着衆人一同往裏面走了一小段,就看到地上設計成“L”型的軌道。

  雖然看起來簡單結構是最簡單的,但是也是最實用的。

  對比眼前的幾條軌道,即便是外行也能做出如此判斷。

  主要原因就是,經過了一定程度的使用和磨損之後,這個方案留下來的痕跡是最有規律的。

  同時這種軌道的設計,對於時下應用的車輪也比較友好。

  幾乎不用做出太大的改變,就可以同時在軌道上和一般道路上通用。

  對於優秀的工業設計而言,無論是外形也好,還是使用的痕跡也好。

  都存在着一種形狀、線條,以及規律上的美感。

  換成局座的話來解釋一下,顏值就是戰鬥力。

  更何況,這個確實是最早大規模應用的軌道設計方案。

  那時候鐵軌的頂部是不受垂直方向重力的,只是爲了固定車輪的左右移動。

  直到後來由於材料的進步,纔開始應用鑄鐵梁軌和有輪緣的車輪。

  這一形態,就和現在應用的火車軌道,以及車輪比較相像了。

  材料以及設計的改變,所帶來不僅僅是運輸能力和承載能力的提升。由於車輪形狀發生了重大變化,導致其受力結構也隨之改變。

  徹底結束了車輛既可以在普通道路上行走,又可以在軌道上行走的歷史。

  這也標誌着普通道路運輸和鐵路運輸的正式分離。

  對於一個帶有實驗性質的軌道設計,其實胤禵在最初階段,並沒有太多太高的要求。

  不是不想,而是知道基本實現不了。

  着眼於當下,胤禵只有兩個方向性的要求。

  其一是能夠增加單次的運輸量,或者稱之爲單位承載量。

  其二是耐操,皮實。這玩意兒畢竟是要搞大規模運輸的,經常出問題是不可接受的。

  如果非得再加上一條的話,就是希望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能控制一下。

  看完之後,胤禵道:“還有什麼收穫,都說來聽聽。”

  雷金玉趕忙答道:“確實還有一些改進,應該可以提高使用的壽命,以及載重量。”

  “不過需要十四爺您再移步,到前面屋子裏查看一下。”

  胤禵開玩笑道:“行吧,既然到了你的地盤,那就全都聽你的安排。”

  說完就往前走。

  雷金玉沒有吱聲,雖然是個技術人員出身,但玩笑話這種東西多少還聽得出一點。

  帶衆人到了用於存放檔案和材料的臨時辦公室前,雷金玉從一旁的桌子上,拿起了重新設計過的木鐵複合模型。

  採用的是木頭夾着一定寬度鐵片的設計,有點像是三明治夾心的構造。

  胤禵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好處,用鐵的部分來稱重,同時用木質的部分來固定位置。

  既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減少鐵的應用,又能保證效果比全鐵軌打的折扣比較小。

  當即,滿臉讚賞道:“你這個設計確實有一手,比我之前想的覆蓋上鐵皮的方案,進步了不是一星半點。”

  “對於這個創新改進,我很滿意,先給你記一功。”

  “再說說還有沒有什麼問題吧,能解決的咱們一起儘快都解決了。”

  雷金玉沉吟了一下,拿起旁邊的實驗手記,道:“現在確實還有幾個比較重要的問題沒能夠得到解決。”

  “這其一就是軌道寬度的問題,奴才對於這個確實沒有什麼頭緒。”

  “其二就是車輪的問題,現在的車軸不能承載太多的重量,否則就會轉不動,或者乾脆車輪和車軸直接斷掉。”

  這其實是個非常重要也非常棘手的問題,胤禵只記得有一種房間流傳的說法。

  即便是最先進的高速鐵路,所採用的軌道寬度,也是當年兩匹馬並排時,屁股的總寬度決定的。

  雖然有點扯淡,但多少還是有點依據的。

  這裏牽涉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概念,叫做路徑依賴。

  現在我國以及歐洲大部分國家,另外還包括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國在內所使用的鐵軌寬度標準,實際上都是一致的,稱之爲標準軌。

  而這種標準軌的寬度選擇,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因爲造軌道車輛的人,最開始都是造馬車出身,這一點應該是比較容易理解的。

  這樣追溯一下的話,鐵道的軌寬就變成了馬車的寬度。

  而英國馬車的寬度選擇,是由羅馬戰車留在地上車轍的寬度決定的。

  因爲只有在這個寬度上,才能夠使得車輪和車轍完美契合,否則的話在行駛過程中,就會左突右撞,不僅影響使用壽命,還會涉及人身安全。

  至於羅馬戰車爲什麼留下這個寬度的車轍,緣由就很明顯了。

  那就是,使用兩匹馬來拉動戰車的過程中,和其寬度保持一致的車輪間距是最合適。

  只要馬能通過,車身就能通過,保持一致是最大的極限。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