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又當又立

作者:八千公里加急
人性之中出現一些迫不得已的一面,也是在所難免的。

  作爲一個以結果爲導向的成年人,胤禵對於又當又立,並不是持完全的反對態度。

  把這些單純只當成實現目的的一種手段,可能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一些。

  胤禵的話雖然嘮叨,但是所要表達的含義還是比較明確的。

  首先,把自己摘乾淨了,並且表明立場,只是爲了賺點銀子而已,更何況還是想要用來孝敬長輩。

  對於皇家子弟而言,用點手段賺銀子,這些都算不上是件事兒。

  其次,點明瞭是對方先動的手,故意找茬。一個簡單商人,產業做的再大,在權貴階層的眼裏,不過就只是一隻待宰的肥豬而已。

  連皇子的面子都敢不給,很明顯背後有人撐腰,而且來頭還不小,最起碼是不低於胤禵本人。

  最後,指出太子纔是引起爭端的罪魁禍首,現在惡人先告狀,就是想矇蔽皇太后您老人家。

  其中刻意體現出的,對於長輩的孝敬,以及對於兄長的掛念,無不反襯出太子嘴臉的醜惡。

  見胤禵如此委屈,皇太后一時之間也顧不上繼續追責,連忙安慰道:“他們這麼做確實太過分,應當讓你皇阿瑪把人統統抓起來,予以嚴懲。”

  “你要是缺銀子的話,可以來找我要,別說是修個園子了,給你再修幾座宅子也沒什麼問題。”

  對於皇太后的家底,胤禵從來沒有關心過,畢竟還沒到要啃老的地步,不過家底豐厚應該是肯定的。

  胤禵回想了一下皇太后的出身,一下子就明白過來了,博爾濟吉特氏統治清朝三代皇帝的後宮,她的手上應該至少積累四位皇后或者皇太后的資產。

  從皇太極的孝端文皇后哲哲開始,到順治的生母孝莊文皇后,以及接下來順治的第一任皇后也是廢后博爾濟吉特氏,最後就是眼前這位皇太后,一共四代人。

  從前往後數,都是姑姑和侄女的關係。

  按照正常的輩分,皇太后和康熙之間,實際上也可以算是表姐和表弟的關係。

  順利轉移了皇太后的注意力,胤禵趕忙道:“皇祖母,銀子的事兒你不用擔心,就等着園子修好了,請您過去住一陣子。”

  皇太后自然感到老懷欣慰,一直道好。

  不過能這麼輕易放過隔輩的胤禵,不代表也能輕易放過康熙。

  一邊安撫胤禵,皇太后一邊轉頭對康熙道:“皇帝,你歲數也不算小了,說起來也是戎馬半生,十分艱難的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哀家也知道你不容易,知道你對皇子們的讀書習武都非常重視,但是現在條件好一些了,和以前不一樣了,希望你對於皇子們,尤其是太子,不要那麼苛求。”

  “而且太子的位份定下來這麼多年,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大家都已經習慣和接受了,至於其他的皇子們,都能做個富貴王公,爲皇家開枝散葉,也挺好。”

  “這些話都是太皇太后在世的時候經常提起的,哀家也是這個意思。”

  歷朝歷代,都喊着後宮不得干政,但是對於皇帝而言,家國天下本身就是一體的,根本不可能分開看待。

  皇太后既然能說出這樣的話,很顯然對於前朝的動態變化,還是有一些掌握的。

  對於統治者而言,一個相對穩定的權利結構,才能造就一個穩定的社會結構。

  無論是作爲後宮之主,還是作爲一個長輩,皇太后的話,都不是沒有道理的。

  此時的康熙也沒有真正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太子怎麼樣,更多的還是一種打壓之中的保護。

  對於皇太后的話,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

  作爲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康熙很顯然不會爲還沒有發生的事情,提前付出代價。反正現在又沒有打算廢太子,所以皇太后的要求都不算是個事兒。

  對於康熙的表態,皇太后還是比較滿意的。

  隨即用手拍了拍胤禵,道:“你皇阿瑪的話,你也聽到了。”

  “以後儘量避免和太子起衝突,哀家和皇帝能護得了你一時,但是護不了你一世。”

  “我們終將會老去,最後迴歸長生天的懷抱,到時候能當家做主的,可就是太子了。”

  皇太后的話,充滿了祖輩對晚輩弄弄的關懷之意。

  拋開胤禵知道太子肯定會被廢掉而言,內心其實很受觸動,世界上再疼你的人,也不過如此了。

  大部分的人,甚至都不能考慮你生前的問題,就更不要提死後了。

  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或者直系長輩,極大可能性上,沒有人能再做到這一點。

  如果能遇到一個異性,能夠替你計劃到這樣的程度,是得有多愛,該結就結了吧。

  胤禵自然不會在這時候煞風景,非常自然的答應下來,道:“請皇祖母放心,孫兒以後只考慮怎麼掙銀子,怎麼改善生活,至於和太子相關的事情,儘量全都撇清。”

  聽完胤禵的承諾,皇太后自然非常滿意。

  對於此時的胤禵而言,只要能哄着這位關心愛護自己的長輩開心,倒無所謂撒不撒謊。

  反正事情的發展都有其內在規律,該怎麼樣還是會怎麼樣。

  說着無心,聽者有意,康熙的心情一時間變得有些五味雜陳。

  對於太子,這位自己多年以前就指定的繼承人,其影響力已經到了連皇太后必須非常顧忌的地步了。

  而且胤禵的退讓,更加讓康熙感到一陣心酸和悲涼。

  做父親的,不能照顧自己的兒子,多年以後能怎麼樣,還得完全看哥哥的臉色和心情,兄弟之間的親情,幾乎都會被消磨殆盡。

  更爲重要的還有一點,滿朝文武以及宗室王公,抱着和皇太后相同思想的人,應該不在少數,畢竟誰人無後。

  在這種情況下,凡事都需要顧忌太子的態度,又把自己這個皇帝,置於何地。

  而且,隨着自己的衰老和死亡,更糟糕的情況,也不是沒有可能發生。

  在座的三個人,康熙明白,胤禵也明白,皇太后或許就不用明白了。

  康熙和胤禵陪坐了一會兒,見皇太后有點乏了,便主動結束了對話,安排人服侍歇息之後,告退出了寧壽宮。

  留意到康熙的心情有點低落,胤禵就陪着一直往回走,一路上就靜靜地跟隨着,沒有說話,也沒有故意逗趣。

  到了乾清宮之後,康熙一時間也沒有心情批閱奏章,就在胤禵的陪同下,來到了冬暖,整個人靠在榻上,臉上的表情十分落寞。

  對於康熙的問題,胤禵有一種很直觀的解讀。

  由於牽涉其中的都是自己的親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無論怎麼選,都難免會很心痛。

  兒子們之間不合,康熙擔心自己死後,太子繼位也好,其他人繼位也好,兄弟鬩牆肯定在所難免,手足相殘很難不被稱爲悲劇。

  兒子們之間太合的話,康熙擔心自己生前,隨着自己的逐漸老去,作爲父親的尊嚴以及作爲皇帝的特權,很快就會被這些兒子們練手瓦解掉。

  朝中的各方勢力,也會空前變得團結一致,自己就真成了孤家寡人。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