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私奔逃婚的嬌軟作精VS克己復禮禁慾隱忍科舉士子51
他不動聲色的站到了易風眠的身前,那中年華服男人才將目光落在了崔師季身上。
“你就是崔師季?”
崔師季剛剛已經隱晦的打量過這個男人了,這個男人有些奇怪,不僅知道自己,還押了自己中解元。
而且他的服飾……
心裏百轉千回,面上,崔師季微微作揖:“見過閣下。”
“嗯,久聞崔案首大名。”
男人微微頷首,目光又透過崔師季落在了他身後易風眠的身上。
“可真像啊……”
他眼神怔怔的望着易風眠的臉,彷彿透過她在看什麼,易風眠被這目光觸動,對不遠處的這位中年男子身份有了猜測。
此人正是徐顯,他回過神,看向崔師季:“久聞崔案首大名,今日相見就是緣分,不知可否能上樓一敘?”
他語氣裏是詢問,可那目光的壓迫感,卻是讓崔師季知道,眼下最好的選擇,就是答應。
這男饒身份……
崔師季隱晦的看了易風眠一眼,才答應:“謝閣下相邀。”
徐顯轉身就上了樓,崔師季攜着易風眠跟上,他們進了一間包廂。
剛進去,包廂門就被人從外面關了起來,崔師季和易風眠兩人相視一眼。
徐顯:“不必驚慌,外面是我的人。”
“都坐吧。”
他下巴擡了擡,示意二人坐下,兩人落座後才發現,桌上的茶水已然倒好,還冒着熱氣。
看來他是早有準備,篤定他們會跟他上來。
徐顯的目光又落在了易風眠身上:“不知這位是崔案首的……”
崔師季:“閣下不必如此稱呼,喚師季便可,旁邊是師季的娘子。”
徐顯點點頭,又問道:“師季是萬和縣人,那……”
“你既然什麼都知道,又何須試探呢?”
突然一道女聲打斷了徐顯的問話,正是易風眠。
她目光直直的看向徐顯。
崔師季見她如此,也知道,易風眠大概是猜出這男饒身份了,也對,她如此聰慧。
徐顯卻是一愣,有甚至有些結巴:“你、你是在我嗎?”
易風眠頷首,目光肯定:“你應該都已經查清楚了吧,既然都知道,又何須如此試探?”
“是吧,威遠侯。”
徐顯倒是起了好奇心:“你是如何猜到的?”
易風眠:“感覺。”
這話徐顯聽了更高興了,這明他和他女兒那是心有靈犀!
徐顯很是高興,他想要笑,可又努力壓制,這就導致臉部肌肉顫抖,很是奇怪。
易風眠:“不知威遠侯今日找我們夫婦二人,所爲何事?”
徐顯:“我找你,當然是爲了……”
他下意識的接話,又噤聲:“你知道我和你如今又是什麼關係嗎?”
他眼神略帶着緊張。
易風眠面無表情的看着他,臉上並沒有變化:“知道如何,不知道又如何?”
“想來你是知道的,我是來迎你回家。”
徐顯的話讓崔師季的手不禁握緊,目光灼灼的落在易風眠的身上。
易風眠冷笑:“那你爲什麼之前不去找我娘?”
徐顯見狀,也知道易風眠是怨恨他的,尤其是當他知道易風眠這些年在易家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後,這份怨恨,是他該受的。
他重重的嘆了口氣,又看見易風眠旁邊對他有所忌憚的崔師季,思索了許久,才做下決定。
徐顯對崔師季道:“你就是崔顥的兒子吧?”
崔師季眼神暗了暗,果然徐顯知道他的身份。
“你查過你父親崔顥的死因。”
徐顯的話非常肯定。
崔師季擡眸和徐顯對視:“是。”
徐顯緊緊盯着崔師季,身上散發着屬於高位者的威壓,崔師季也不迴避。
忽然,徐顯笑了起來:“哈哈哈哈哈,崔顥的兒子,果然像他!”
“他生了個好兒子!”
徐顯突如其來的誇讚和欣慰,讓崔師季和易風眠又相互對視一眼。
徐顯笑了一會兒,神情收斂:“我知道,查出來是我害了你父親,是不是?你對我肯定是恨之入骨。”
“不過,子,你要知道,有些東西,看見的也未必屬實,更何況,你沒看見,只是查出來的道聽途。”
崔師季:“侯爺什麼意思?”
徐顯輕輕撇了撇茶沫,輕抿了一口茶:“本來並不想這麼早讓你知曉,不過,這件事牽扯到眠眠身上。”
他着又看向易風眠,易風眠撇了撇嘴,這就叫上了?
“以前呢,本侯不在乎那些饒看法,現在不一樣了,爲了眠眠對本侯的看法,這事情的真相還是得清楚的,本侯可不背這口鍋。”
崔師季沒有話,徐顯的話他也沒有信,倒是易風眠覺得,這個徐顯挺有意思。
“令祖父崔閣老作爲保皇黨一派,堅定擁立先太子,奈何先太子病逝駕薨,信王繼位成了新皇。”
“陛下很是賞識崔閣老,也認可崔閣老實施的新政,然而,原本追隨陛下的那幫老臣卻不願意陛下親近先太子的保皇黨。”
“崔閣老變法被迫終止,崔顥也被外放。陛下很是欣賞崔顥,原本只是想讓他外放幾年,就調回京內。”
“誰知道,那幫在陛下潛邸追隨的老臣卻是不願意了,對你父親進行了暗殺。”
崔師季神情緊繃,思考着徐顯話裏的真假。
“那爲何案發當時,侯爺也在現場?”
徐顯的神情有些悲傷:“我是奉陛下之名去保護他的,誰知道……晚了一步。”
“可能你不知道,我和你父親還是好友。”
崔師季聽完,拳頭緊緊的握在一起:“這不過是侯爺的一面之詞,如何當真?”
徐顯面上淡定:“今日之事,本侯已經是和陛下稟告後,才告予你,陛下就是本侯的人證。”
“至於物證,本侯也櫻”
徐顯從懷裏掏出一封信,遞給了崔師季:“你父親的絕筆信,看完,你就明白了。”
崔師季接過,打開看到字跡的那一瞬間,他就相信了,這封信確實是崔顥的筆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