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奇遇 2
竹林似海,林濤盪漾,置身其間,心曠神怡,好一個神仙一般的所在。羅友奇走在林家碎石小徑上,一掃這幾日來黑水村的陰暗心緒,心裏別提多清爽了。
走不多時,便看見竹林深處有一個空曠之處,裏面矗立着一幢別緻的小院,院子裏花草樹木,栽裁得十分講究。院中一露天涼亭,亭中置一桌兩椅。
白狐沒有帶羅友奇進房間,而是直接帶到涼亭之中,請他坐了。涼亭中,茶爐器具一應俱全。
白狐又變成人形,嫺熟地燃起茶爐煮起茶來,不一會兒工夫,水沸了,溢出淡淡的茶香,羅友奇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
白狐給羅友奇倒了一杯茶,雙手捧了,恭恭敬敬地送到羅友奇面前。羅友奇連忙謝過。
茶既沏好,白狐又變回狐狸原形,竟然端坐於椅上,看着羅友奇喝了一口,臉上露出欣慰之色。
茶是好茶,羅友奇知道自己的目的所在,自然不敢貪杯,只略微喝了一口一示對“主人”的尊重,隨即便直入主題,說道:“請您給我說說那寶貝吧。”
白狐點了點頭,做出一副遙思舊憶的神態,半晌方道:“事情還得從二十餘年前說起,具體有多久,我已經記不十分清楚了。那時,我已經在這裏修煉了兩百餘年,恰逢修煉瓶頸,無法突破,心情十分鬱悶晦暗,便從界洞出去陽間散心。外面便是亂葬崗鬼村,裏面困居着大量無法進入地府的野鬼遊魂。”
看來這事跟亂葬崗鬼村有關。
羅友奇心裏頓時就想到這一點,越發好奇,忙凝神靜聽,連大氣也不敢出,深恐打擾了白狐的講述。
白狐繼續緩緩說道,臉沒有朝着羅友奇,而是轉向涼亭之外,像是在追憶往日情景。
“那時候,亂葬崗鬼村的鬼雖然不能進入地府,但過得還算安穩,我曾經多次去那裏遊歷過。它們是鬼,我是妖,倒也是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犯,就算我去鬼村,也儘量不去驚擾到它們。
“那天,我像往常一樣去鬼村,因爲心情不好,一路走着,依然在尋思修煉突破之法。誰知,到了後村口,我突然聽見鬼村裏傳出騷亂之聲。這在向來死氣沉沉的鬼村來說,是很罕見的。
“發生什麼事了?我頓時警惕起來,卻不敢冒然進去,便躲在外面偷偷地打探。村子裏的動靜越來越大,甚至還有哭喊之聲。難道出大事了?我不由緊張起來,便大着膽子溜進村去。正好看到鬼們在追趕一箇中年道士,那道士倉惶逃竄,十分狼狽。”
道士?!
羅友奇大喫一驚,忍不住驚叫了出來。
白狐回過頭來,詫異地看着羅友奇。
羅友奇頓時知道失態了,連忙說道:“不好意思,我太驚訝了。那道士來鬼村幹什麼?”
白狐又繼續說道:“我當時並不知道,後來才知道那中年道士是去鬼村修煉寶物的。”
修煉寶物!
羅友奇越發大驚,忍不住又叫了出來。因爲他立刻就想起鬼村的小莫跟他說過,說曾經有個道士去鬼村吸取他們的鬼氣修煉寶物,結果被他們發現了,趕了出去。也就是因爲這個緣故,小莫當時對他和湯小倩的態度十分謹慎,也就是怕他們也是混進去的捉鬼師。
難道,小莫說的那個捉鬼師便是白狐此時說的那個中年道士?
“是的。”這次白狐沒有因爲羅友奇的大驚小怪而奇怪,肯定地說道。
羅友奇這下再也無法平靜了,連忙問道:“難道你偷來的寶物便是這中年道士的?”
白狐點頭道:“正是。”
羅友奇心裏隨即一動,暗道:“小莫說那捉鬼師去鬼村修煉寶物,其實就是用寶物吸取鬼氣。我在王瘸子給的《鬼域雜談》中看到有一種寶物叫‘吸陰爐’,就是吸取鬼氣來修煉的。不會就是它吧?”
不過,《鬼域雜談》上並沒有“吸陰爐”的圖片,所以他並不知道吸陰爐究竟是什麼樣子。
雖然羅友奇很想立刻知道白狐手中的這個寶物究竟是不是吸陰爐,但此時此刻,卻不能讓白狐知道他心裏的想法。爲此,他努力將這種迫切心暫時壓下去,順理成章地問道:“那你又是怎麼從那中年道士手中把這寶物偷來的?”
白狐臉上露出一絲苦笑,明顯帶着後悔之意,繼續講述道:“當時,我看着那道士極爲狼狽地逃了出去,亂葬崗鬼村的鬼們一直追到谷口,因爲無法逾越那谷口的界限才着罷。後來,鬼們在谷口等了差不多一個時辰,確信那道士確已逃走了才悻悻而歸,全都回到了村裏去。
“我當時十分好奇,不明白那道士去鬼村幹什麼,等鬼們走後,我還餘興未盡地在谷口等了一會兒。大約等了一炷香的工夫,我以爲沒什麼好戲可看了,便打算離去。誰知,就在這個時候,我看見那道士又偷偷摸摸地溜了進來。我大喫一驚,頓時明白這道士一定有所圖謀。同時,我也爲這道士的膽識所折服。因爲,我剛纔親眼目睹了他逃離時的狼狽模樣,甚至還有可能負傷了。此時再溜進來,鬼村的鬼們自然不會想到。那他的圖謀很可能得逞。
“幸好我當時躲得隱祕,那道士沒有發現我。我看那道士這次沒有進鬼村,而是繞着鬼村的外面偷偷摸摸而去。我的好奇之心大起,很想知道這道士究竟想幹什麼。於是,我小心翼翼地跟在後面。
“那道士很順利就溜到了鬼村後面,竟然沒有被鬼發現,我遠遠地跟在他後面,不敢靠得太近。後來,我看見他停了下來,在那裏蹲了一會兒,像在藏什麼東西。
“很快,他就藏好了,然後又悄悄地往回走。還好我隱蔽得好,沒有被他發現,估計他也萬萬沒想到會有‘人’在冷眼旁觀他的一舉一動吧。”
白狐說到這裏,臉上露出一絲得意之色,不過,這得意之色轉瞬即逝,隨之就變成了苦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