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劍指宛城!天龍人在對曹操出手!

作者:福健全粥
見張繡欲言又止的模樣,賈詡輕輕擡手,抵住他的嘴脣,笑道:

  “主公先不要開口,讓賈某猜猜你心中所想。”

  “若是賈某沒猜錯,主公應當是擔憂鄒家嫡長女之事吧?”

  張繡瞪大雙眼。

  神啊!我的文和先生!

  還得是你!

  “先生,此事可有破局之法?”

  張繡迫不及待的問道。

  賈詡點了點頭道:

  “破局之法有很多,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卻並非此事。”

  “賈某收到可靠消息,曹操已經平定了淮南,即將班師回朝。”

  “將軍可知,這意味着什麼?”

  張繡面色一片慘白。

  曹操幾乎已經成了中原地區當之無愧的最強諸侯。

  哪怕是劉表,現在也要暫避曹操的鋒芒。

  但曹操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荊州打下。

  爲了剪除劉表的羽翼,下一個要對付的人,極有可能是他張繡!

  體量不大不小,拿來殺雞儆猴最合適不過了。

  “文和先生,張某該怎麼辦?”

  “那曹孟德已坐擁兗州、徐州、豫州、淮南、南陽。”

  “而張某不過擁有宛城一地罷了。”

  “實力差距之懸殊,令張某膽寒不已。”

  “哪怕是那劉表出兵援助,也至多再多湊幾萬烏合之衆罷了。”

  “在曹孟德的大軍面前,仍舊是螳臂當車,不堪一擊!”

  張繡毫不避諱的向賈詡展露出了他的畏懼和恐慌。

  事實也確實如此。

  哪怕是原先歷史上那個比現在實力弱了很多的曹操,面對張繡時,仍舊是大優勢而非劣勢。

  對張繡而言。

  操作不好,等待他的就是死局!

  賈詡嘆道:

  “主公,你可否想過,棄劉表而投曹操?”

  “曹操現在手上擁有陛下,代表着漢室正統。”

  “主動投奔曹操,想必曹操不會爲難你。”

  張繡陷入了糾結。

  他對權勢倒也沒有那麼重的渴望。

  但一言不合直接投奔曹操,這會不會被曹操看扁?

  別看張繡人稱北地槍王,骨子裏也還是西涼莽夫的基因。

  爭勇好鬥,在涼州是常態。

  強者,受人尊敬。

  弱者,被人欺負。

  似是看出了張繡內心的擔憂,賈詡笑道:

  “若是將軍擔憂日後被曹操看扁,不如提前和曹營的重要人物打好關係。”

  “比如蘇子翼。”

  “在那些蠢貨看來,說荀文若是曹營二號人物。”

  “但老夫看來,蘇子翼纔是無可爭議的二號人物。”

  “區區荀文若,不過是給蘇子翼打下手的罷了!”

  賈詡呵呵的笑了笑。

  他手下同樣掌握着一支情報系統。

  雖然比不上曹營情報衛那般變態。

  但許昌內部蘇羽和荀彧之間的一些事蹟,賈詡還是能得到相關情報的。

  總而言之,蘇羽是個“很好相處”的人。

  主動向蘇羽示好,一定會獲得回報。

  反之,惹了蘇羽的,至今沒一個有好下場。

  “文和先生,您這麼一說,張某曉得該怎麼做了。”

  “胡車兒聽令!”

  “你帶人去府庫,把所有金銀珠寶都給本將軍搬來。”

  “是!”

  胡車兒領令而去。

  賈詡卻搖了搖頭道:

  “金銀珠寶,這只是身外之物。”

  “關鍵在於,主公要拿出足夠的投降誠意。”

  “方纔主公不是憂心於鄒家嫡長女之事嗎?”

  “此事容易。”

  “投降曹操之後,主公便不會再在宛城駐紮。”

  “既然如此,還考慮這鄒家嫡長女幹嘛?”

  “想必就連鄒家自己,也不會再想把嫡長女嫁給主公,而是嫁給曹營和曹操相關的重要人物。”

  “主公何不在此之前,便向鄒家的家主言明,讓他把嫡長女嫁給蘇羽?”

  “如此一來,鄒家和蘇羽兩方,都會念着主公的好。”

  “一件糟心事,不就變成三方都高興的喜事了嗎?”

  張繡大喜。

  他激動的把賈詡一把抱過來,過了足足兩秒半,才把賈詡放下。

  “抱歉文和先生,剛纔張某失態了。”

  “無妨。”

  賈詡豁達一笑。

  他其實還是挺喜歡張繡這種實實在在的性格的。

  雖然傻了點,呆了點,笨了點,愚昧了點,好騙了點,但確實聽話啊!

  說幹就幹。

  處理完叔叔張濟的喪事後,張繡很快去往鄒府,打算和鄒家的家主商討一下鄒家嫡長女之事。

  但……

  張繡和賈詡都沒料到的是。

  有一個高高在上,一直不曾關心這種小事的天龍人,把目光投向了宛城。

  ……

  鄴城

  別駕府

  沮授睜開微閉的雙眼,緩緩打開桌案上呈放着的地圖,一觸即止般的點了點宛城。

  “得讓宛城亂起來啊,否則,這曹孟德實在是太順了些。”

  沮授呢喃道。

  很快。

  審配、逢紀、崔林(崔琰弟弟)、麯義、張郃、高覽、韓猛、馬延、張愷、焦觸、張南等一大批浩浩蕩蕩的冀州文武,齊聚別駕府。

  別多想,有一個算一個,上述所有人,無一例外,都是沮授小老弟!

  尤其是麯義、張郃、高覽、審配,這四個是鐵桿的沮授派。

  麯義被殺,是因爲功高震主嗎?

  不!是因爲他只聽沮授的,不聽袁紹的。

  袁紹用不了的人,那自然要殺。

  再多功勞,那也不行。

  張郃高覽就更好懂了。

  但要先說一下袁紹的四個死忠。

  分別是許攸、顏良、文丑、淳于瓊。

  白馬之戰和延津之戰,顏良文丑被雙殺。

  那爲啥這倆不死在其他地方,非要死在這兒?

  很多人沒注意到的一點是。

  無論白馬之戰還是延津之戰,沮授都是監軍,監軍啊!

  排兵佈陣,顏良文丑是必須要聽沮授的!

  沮授讓他倆排在哪兒,他倆就必須排在哪兒!

  好比鍾會謀反,監軍衛瓘一個號令,魏軍瞬間倒戈圍攻鍾會姜維,是一個道理。

  沮授手握袁營六成以上的兵力,監軍只能是他。

  袁紹不聽話?

  沒關係,借曹操的手卸了你的顏良文丑!

  許攸叛逃,不逃就是顏良文丑的後塵!

  哦不,準確來說,那個時候的他,在沮授黨羽們的針對下,已經沒辦法再見到袁紹了。

  淳于瓊頭鐵?

  一個人死在烏巢吧!

  ……

  PS:按照帥比讀者們大大的要求,袁紹陣營是按照偏正史向寫的,所以有些東西肯定得補充。尤其是官渡劇情,有些和純演義向會存在一定區別,後文相關情節也會提到。

  順便,求一波禮物,寫這些演義沒有的設定纔是最燒腦的,小作者必定爆更回報各位帥哥讀者大大!!!

  ……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