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烏龍
德風古道衆儒士衆志成城,毫不畏懼。
法儒無私君奉天獨對鬼棋主與永夜劇作家兩人。
三人皆是當世超強先天,出手便是至極之招,以強對強,整個公開亭震動不已。
法儒無私聖氣沛然,心知在此地開戰,定會傷及百姓。
心有顧忌,不敢全力施爲,一時落入下風。
“法儒無私,面對眩者兩人,還不願意拿出全力,註定失敗!”
永夜劇作家靡靡之音輕響,聽得觀戰的玉離經與墨傾池衆人心頭狂跳。
“護送百姓離開!”
御令即下,儒生紛紛開始護送百姓撤離,同時玉離經瞬間長劍出鞘與墨傾池對視一眼,同時出手攻向逆神暘等精靈王者。
而邃無端亦出手對上天織主將其攔下。
“你讓開,今日我們只想救出耀雪。”
面對劍咫尺的兄弟,天織主猶豫不決,遲遲不願意出手,只想避開邃無端。
單鋒創主本就劍境不凡,雖然久封塵霾,但在劍咫尺培養之下,此時能爲早已今非昔比。
一時間竟然讓天織主,難以脫身。
而邃無端也不願意與天織主對戰,勸說道:“你停手吧!今日之事不要插手爲好。”
“你……。”無比憋屈,但邃無端展現出來的實力,非是自己能夠拿下,天織主旋即直接停手,兩人對峙間,盡皆看向法儒三人之處。
三強交匯,威勢通天捍地,法儒不願衆人受傷,毫不躲避,以強對強。
“君奉天今日就是你的死期,鬼者親自爲你送行。”
鬼棋主鬼氣沛然,起手蒼龍之招,攪動天地風雲。
“焚天蒼龍印”
永夜劇作家見狀,卻是抽身退出戰圈,“眩者是來看熱鬧的,可不是來殺人的!”
“哼!天極聖印”
君奉天神皇之氣沖霄,護衛周身,足下浩大法陣開啓。
蒼龍鬼招頓時潰散,鬼棋主不願意失敗,眼中恨火燃燒,翻手間天可明鑑上手。
此劍一出,登時吸引在場儒門衆人以及永夜劇作家的注意力。
君奉天眉頭一皺,“此劍你從何得來?”
“哈哈哈!聖劍嗎?鬼者如果說,這是劍咫尺送我的,你會信嗎?”
“一派胡言!“擡手間,背後正法之劍出鞘,一股恐怖的殺氣將鬼棋主牢牢鎖定。
永夜劇作家眼見情況變化,不由輕笑道:“這就是三教聖劍嗎?眩者今日算是開眼了!不過法儒,你們儒門就只有這些力量,恐怕今日會損失慘重哦!”
“不必閣下操心!”永夜劇作家的心思難測,君奉天雖然不懼對方,但若是其對儒門衆士出手,恐怕難料。
“哎呀!法儒尊駕既然這麼說,那眩者只有親自出手了!”
話語落,繆思權杖一揮,氣勁橫掃而出,就在此時,突然一口三光之器破空擋在劇作家身前。
隨即,只聞清朗詩號—
看紅塵冉冉,須臾無間,參遍曇華演幻。問法珠玄玄,方寸有變,聽盡默劍說禪。
幽曇綻放中,寄曇說一步一生滅,擋關而至。
與此同時,論俠行道之主東門玄德,率領正道羣俠趕製。
將精靈大軍團團圍住。
廝殺不斷,整個公開亭宛若巨大的絞肉機一般,精靈一族大軍。
面對早已經埋伏下的伏兵,一時損傷慘重。
而逆神暘面對玉離經與墨傾池的圍攻,也是難以脫身,看着不斷倒下的族人。
目眥欲裂,不願再流血,立刻催動體內精靈禁元之力。
霎時一股恐怖氣壓,威壓全場,直逼的玉離經與墨傾池兩人節節敗退。
而與獸王戰做一團的東門玄德,眼見情況不對,立刻捨棄對手,護住論俠行道衆人。
“逆神訣—天地蕩滅”
逆神暘強招橫掃,使得玉離經兩人不得不退避。
此時,再見邃無端一劍擎天,穹霄闢冥劍氣籠罩在場儒門衆人,擋下這至極之力。
就在各方戰場焦灼之時,而在暗處,一雙冷靜的眼,牢牢鎖定皇暘曜雪所在的位置。
就在逆神暘氣壓全場之時,雪花飛落,一道人影化作殘影。
瞬間來到皇暘曜雪身邊,看守的儒生來不及反應,瞬間被其打暈。
旋即,一把拉起皇暘曜雪毫不遲疑,抽身而退。
突來變故,讓原本怒火攻心的逆神暘瞬間察覺,眼中露出一抹喜色。
立刻下令道:“衆人速退!”
精靈一族,眼見目的已成,毫不戀戰,立刻捨棄各自對手,退到逆神暘身邊。
天織主此時對邃無端說道:“這一次得罪了!”
話語中,精靈禁元之力化作浩大氣罩,籠罩精靈衆人,強行破空而去。
永夜劇作家見狀,輕笑間,鬼牌四散,身形緩緩消散。
“朋友伱慢慢玩吧!眩者先走了,下次再會!”
而正在與君奉天交手的鬼棋主,毫不畏死,招招強勢,縱使法儒實力不凡,亦要小心應對。
永夜劇作家離去的話語,也讓鬼棋主怒火攻心的腦海,緩緩清醒。
雙劍交崩,接着餘勁,背後黑洞瞬間張開,“君奉天今日只是開始,未來我們還會再見,鬼者期盼斬下你首級之日!”
話語中,鬼棋主泰然離去,法儒見狀,並未追擊,目光看向九霄。
只見天空之上,天跡凌空而立,四目相對,自顧自降下雲頭。
“奉天你們怎麼都把這些人放走了?”
“此事你日後會明白!”
沒有多做解釋,君奉天看向身後儒門衆人。
見衆人盡皆無恙,這才放下心來,轉頭對天跡說道:“你隨我來!”
“怎麼了奉天?有什麼事嗎?”
君奉天緩緩從懷中,拿出一本書遞了過去,隨後轉身離去。
天跡不明所以的拿着手中書籍,看了看封面之上的署名。
“這文山先生是誰呀?”沒人回答,見到君奉天已經走遠,立刻跟了上去,一邊走一邊抱怨道:“奉天你走那麼快乾嘛!等等我啊!”
戰事已經了結,玉離經與墨傾池安頓了衆多儒生與百姓之後。
便親自向寄曇說與東門玄德道謝。
雖然不明白這一次儒門似乎是主動放走了敵人,但經歷血黯之災。
各方皆有默契,並未詢問,各自帶人離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