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幕後推手
由此,皇位的歸屬也成了朝臣們私下裏議論最多的事,不久,趙元佑入主開封府,這被看作是風向標,於是許多人明裏暗裏開始站隊,就連趙普這樣的相公都不例外。
趙德昌這個冷門,也比以前熱乎了一點,萬一老二再出點狀況,不就輪到老三了嗎?
趙德昌對於那些貼上來的傢伙,並沒有太多好感,他也不認爲自家二哥會重蹈老大的覆轍,在潘家默許和趙光義不反對的情況下,終於將劉娥收入房中。
好事成雙,他還獲得了一個禁軍都虞侯的職位。
對於武職,趙德昌有些不喜,他更傾向於謀個主政一方的縣令,或者六部司官之類的文職,但是,趙德芳幫他選的,他不好拒絕。
……
正在汴梁的房地產開發如火如荼之際,北部的遼國再次犯境,幾年前契丹對安北城用兵,結果輸的褲子都當掉了,這幾年剛喘過一口氣,卻又遇到了災年,讓遼人愈發生活困頓。
爲了轉移矛盾,也爲了弄點喫食,他們又開始對南邊的大宋動刀子,至於安北城,他們發現,只要不主動招惹,人家根本沒有與他們計較的打算,於是膽子越來越大。
趙二陛下不是個肯喫虧的主,遼國把大宋當肥羊,徹底惹惱了他,不顧趙普等重臣的反對,御駕親征,並派遣潘美、楊業、田重、曹彬、崔彥進等五位大將分東、中、西三路,以東路爲主進行北伐。
身爲武官,趙德昌隨中路軍出征,臨走前,趙德芳爲他踐行,“你覺得這次勝算如何?”
“遼人擅長馬戰,來去如風,只怕難以取勝!”
趙德芳點點頭,“勝不勝還在其次,關鍵是若敗了,恐怕以後再難與遼有一戰之雄心!”
“四哥所言極是,只可惜父皇不聽趙相公之言!”
“錯了,就算是敗也要打?”
“爲何?”趙德昌愕然。
“別人都欺負到頭上了,如果連打一場的勇氣都沒有,何以立國?它國只會以爲你軟弱可欺!”
趙德昌又茫然了,戰不能勝,卻又非戰不可,到底該如何?
趙德芳微微搖頭,這小子太軟了,缺乏亮劍精神,必須要激發一下他的血性纔行。
“我給你找了兩個保鏢,遇到危險,他們自會保護你,另外,別忘了穿上我送你的那一身行頭!”
兩個青年走了出來,“在下靈州楊延平!”
“在下華山陳紹!”
聽到靈州兩字,趙德昌彷彿被觸動了某根神經,“你是靈州楊氏族人?”
“正是!”
“與楊業楊將軍是本家?”
“同屬於弘農楊家,我應該稱他爲族叔,在下家中排行居七,三殿下可以叫我楊七郎!”
趙德昌肅然起敬,大宋建國之時,有楊大郎和楊三姐來相助,如今西夏不敢輕易東來,也是因爲靈州楊氏像根釘子一般,紮根在賀蘭山下。
被冷落的陳紹倒是很淡然,直到隨軍出發,也沒有再說一句話。
宋遼第二次大戰開場。
一開始東路大軍進展順利,遼人似乎不堪一擊,卻不知這是誘敵深入之計。
趙二陛下一心想奪回燕雲,直接打到了幽州城下,可惜已與中路和西路軍脫節。
遼軍利用速度優勢,斷了東部軍的糧草供應,而宋軍攻城未果,被前後夾擊,大敗而回,趙二中箭倉皇逃竄。
敗軍試圖與中路和西路軍匯合。
但是,面對遼國的穿插襲擾,終未能如願,西路軍爲了掩護十數萬軍民撤退,被圍在了陳家谷、金沙灘。
潘美率領的一支敗軍,距離此處不過百里,但是考慮趙光義的安全,只能丟車保帥,若是另一個時空,殘害忠良的黑鍋是背定了。
然而,卻有另一支軍隊,就在最危急的關頭趕到了金沙灘。
這支軍隊,雖然只有兩千人,但是硬是將上萬遼軍打的抱頭鼠竄,並不是這支宋軍有多強,而是領頭的兩位年輕戰將太厲害。
楊七郎的戰力還不算離譜,頂多不過百人敵而已,那位自稱華山陳紹的,妥妥的萬人敵,手上一根盤龍棍可大可小,一掃一片,背後七把劍如同孔雀開屏,百步之外可斬敵將首級。
更誇張的是那一匹馬,發出一聲似龍吟般的吼叫,所有戰馬彷彿遇到了王,全都匍匐在地,給跪了!
趙德昌見此情形恨不能跟對方調換角色,那種縱橫衝殺,所向披靡的感覺實在是太爽了。
不知是他過於激動,還是什麼人碰了一下他的馬屁股,他竟然縱馬衝入了人羣。
額滴個娘咧!
天可憐見,他雖然弄了個武職,從小也學過幾招花架子,但是真沒上過戰場。
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遼人一見他這個扮相,就知道是有身份的人,立即一擁而上。
幾乎出於自保的本能,他揮起大刀亂砍一氣,也不知出了什麼邪,這一陣亂舞竟被他砍死一個。
我殺人了,我竟然殺人了!
他激動的大叫,然後就感覺被人用槍戳在了後背上,又被人砍了兩刀。
完了,在他想來,這次非死即傷!
然而,怎麼沒有半點疼痛感?
正遲愣之際,又中了一刀,這一刀他看得清楚,砍在他肩頭,被彈了出去。
難道四哥送我的是寶甲?
發現自己死不了,趙德昌不由大笑,揮舞着大刀,與人縱情廝殺,彷彿化身爲一位無敵的將軍。
遼軍大敗,渾身浴血的楊業跑過來,插手施禮,“多謝三殿下救命之恩!”
“楊將軍何需如此,你乃是爲國征戰,德昌能與將軍一起征戰沙場,亦是三生有幸!”
楊七郎趕過來,“殿下,族叔,陛下的危機尚未解除,我等抓緊去營救!”
“也好,咦,陳壯士呢?”
“他已經走了!”
“走了?”
“他祖上乃是兩界山陳氏,知我族叔有死劫,特來化解,如今功德圓滿,自然不會再逗留!”
“原來是兩界山陳家!”趙德昌後悔不迭,自己竟然錯過了高人。
……
半天之後,這支兩千人的騎兵趕上了潰敗的東路大軍,恰好趙二陛下又遇遼軍阻擊。
趙德昌一馬當先衝入戰團,楊七郎和楊業兩邊護佑,竟是鑿穿了包圍圈。
趙二看到他的時候,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何時那個懦弱的三子,竟變得如此勇猛?
“父皇,您受傷了?”
“無妨,快快救援其它將士!”
“是!”
半個時辰後,當聚集的大宋兵將越來越多,這支遼軍終於支撐不住,楊七郎帶人追殺數十里,這才返回!
至此,二徵燕雲以失敗告終,只是輸的並不算太難看,至少,在局部戰場上大宋取得了勝利,算是保存了一點顏面!
有功當賞,但是趙二陛下哪有那個心情,對於楊業這樣的外臣,當然不能吝嗇,但是對自己兒子,口頭表揚一下就行了。
趙德昌卻是很高興,因爲從小到大,這位皇帝老子甚少誇獎他,而這次的征戰,讓他意識到,遼人並不可怕,只是有人將其誇大了,大宋之所以落敗,在於沒有用對策略,缺少像陳紹那樣的大將。
其不知,這正是作爲幕後推手的趙德芳,送他上戰場要達到的目的。
至於以後能不能當上皇帝,還要看另一位的表現,很不巧,那位繼承大統的熱門人選,竟然在關鍵時刻失分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