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獎勵:兩千國土面積!一艘戰列艦!
所有的坦克依舊在開着大炮,上面的機槍更是不停的射擊着。
尤其是那虎式坦克,更是發揮出了它的咆哮!
勢如破竹般的衝進了鬼子的陣地子裏面。
上面的88mm克虜伯高射炮更是一發一發的不停的打。
要知道,這可是88mm高射炮改的....那射速也不是一般的高啊。
轟轟轟.....轟轟轟!
幾十發炮彈正在以極快的速度穿過一頭頭小鬼子的身體。
一頭頭鬼子直接被炮彈打的四分五裂
內臟全部都被炸落了一地。
那鮮紅的血液更是在天空之中飄散着。
“碾壓他們....徹底碾壓他們!”
一輛虎式坦克中的班長大聲喊道。
只見,虎式坦克直接加足了馬力。
一如既往地向前衝鋒!
嘎吱!
嘎吱!
一頭...兩頭...八頭鬼子直接被撞在了地上。
然後便是無情的碾壓。
骨頭碎的聲音那也是吱嘎吱嘎作響着ΟиЪ.ōΓG
松下幸之還正在逃跑的路上便看見了這個場景,也是頓感不妙。
下意識的想要跑。
實在是太可怕了。
誰想被這樣無情的碾壓啊。
但是,又突然發現,四周出現了大量的獨立縱隊的士兵們
好像,已經是逃跑不出去了。
在坦克營後面的則是一支一師的部隊。
已經是衝了上來,人數大概在3000多人
由一個團組成。
他們一個個拿着湯姆遜衝鋒槍、M14半自動步槍、M60班用機槍
這樣的步兵武器組成的火力那可不是簡簡單單的鬼子部隊能夠比得上的。
“兄弟們....衝啊....”
“殺光這羣小鬼子....活捉谷壽福....”
‘殺啊.....’
戰士們在衝鋒之前就已經被告知,如果能活捉谷壽福的話,那就活捉。
因爲,射殺和炮擊實在是太輕了。
必須得讓他有更爲痛苦地死法
噠噠噠....噠噠噠
各種機槍和步槍的子彈交織在一起,組成了一道道密集的死亡彈幕。
收割着一頭頭小鬼子的屍體。
一頭頭小鬼子直接當場被掃射倒地,再加上坦克的碾壓衝擊。
鬼子們根本就沒有任何抵抗的能力。
便直接被擊中了
很快,這夥鬼子便被團團包圍住。
不多不少,正好是50頭
他們一個個包圍成了一個圈。
但是,戰士們直接就是一陣突突。
有些鬼子有點害怕,直接就丟下了槍。
其中就包括松下幸之少將旅團長。
以及他身邊的幾個小狗腿子。
坦克營營長趙大海直接下車,走向了松下幸之。
因爲,眼前的這個松下幸之,看起來,好像是有點鬼子大官的樣子
搞不好,還真的是一個鬼子大官呢
趙大海的直覺是不會錯的。
“你....是第六師團的什麼人物?”
“聯隊長?”
“還是旅團長?”
“還是師團長?”
趙大海也是懂得一點日語的。
畢竟,獨立縱隊現在的日語可是全部士兵都必須要學習的。
不爲別的,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戰法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這個道理大家可都是懂得的
“我是第六師團的旅團長松下幸之....”
“請問...閣下您是?”
松下幸之問道,他也是投降了,好漢不喫眼前虧。
都說華夏部隊是有着優待俘虜的政策
所以,松下幸之也是有一點比較奢求的地方。
想要留下來一命。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旅團長?”
“確實是有點太小了....我還以爲是谷壽福那個老傢伙呢.....”
“白白讓戰士們開心一場....”
“浪費老子的時間....來人,把他們這羣小鬼子綁起來.....”
“砍了吧....留着他們也沒有什麼用處...還不如直接砍了.....”
趙大海可不想跟着這羣小鬼子多說話。
畢竟,他們得到的命令只是想要幹掉谷壽福。
能拿下谷壽福纔是他們比較重要的事情。
其餘的鬼子那是一點都對他們沒有什麼吸引力啊
身邊的步兵戰士們也是衝了上來。
雖然趙大海是坦克營的營長
但是,說話還是比較好使的。
特殊時期,特殊對待
更何況,獨立縱隊的歷來傳統就是一個鬼子都不留。
所以,這些人也是根本就不用留的。
只見,戰士們已經將剩下的十幾頭鬼子全部押了起來。
一個個先是打斷了腿。
然後直接將他們壓在了腳下。
“啊....啊....”
“你們要幹什麼...要幹什麼.....”
“放開我們....我們是帝國勇士....有本事一對一的作戰....”
“求求你們放開我們....”
“放開我們....”
松下幸之強忍着雙腿的疼痛,不停地呼喊着
但是,戰士們可是不會給他一點好臉色看的。
直接就是一刀!
松下幸之的腦袋直接被砍了下來。
整個脖子上面都是留着濃濃的血水
腦袋掉落的一瞬間.....眼睛竟然還在眨着...顯然是還有意識。
只不過,戰士們不知道,鬼子被砍頭的時候會是什麼感覺?
是疼痛?
還是無感?
就這樣,十幾頭鬼子直接被砍了頭。
碩大的人頭那也是滾落了一地。
那鮮血更是染紅了面前的土地。
鬼子們也嚐到了被殺頭的滋味。
也終於明白了....華夏人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要欺負的話,那必須要付出血的代價!
“滴...恭喜宿主部下擊殺日軍少將1頭,大佐1頭,中佐2頭,獲得獎勵:國土面積獎勵*1(增加2000平方公里面積,可隨意指定地點。)”
“蒙大拿級戰列艦*1,海軍戰士*3000,(一旦拿出來使用,將提供三年保修期服務。)”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