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青天白日勳章到了
以現在中央軍的規模,還不足以將冀省鬼子和僞軍全部幹掉。
僞軍們的實力雖然不是很強,但是,他們的人數多啊。
數十萬頭僞軍,這樣的部隊規模也不能小覷
再加上鬼子部隊....爲將軍也是力不從心。
這麼多對手。
他還是中原省的主政長官,主要還都在中原省活動。
所以,更加力不從心了
不過,這一點與張雲清的想法不謀而合。
目前,晉省的戰鬥已經結束了,他的下一個目標便是冀省,所以,早就已經提前安排四師部隊拿下來晉省和冀省兩地的交通要道,娘子關!
而爲長官之所以出現在這裏,也是知曉了獨立縱隊拿下娘子關的事情。
萬事,都不可能那麼巧合的。
張雲清也是提前就做好了準備。
所以,纔會如此安排,只要是有心之人一定能夠發現這個情況,爲長官也不例外。
“爲長官,不瞞您說...獨立縱隊的確是有這個想法...只不過,時機不成熟。”
“目前,獨立縱隊剛剛拿下晉省數十座縣城....晉省戰役還沒有結束,貿然對冀省進行攻擊....”
“很有可能腹背受敵,我部承受不住四面楚歌的情況,需要休整一段時間....”
“時機成熟,便是獨立縱隊的發兵時機....”
張雲清這些話,也是跟副領導一起商討得出來的結論。
他們早就對冀省戰鬥做了詳細的規劃。
不過,一致認爲,這戰鬥不能夠太快。
目前是三月份
至少得等到四五月份才能開始打,這樣獨立縱隊也能有時間消化。
張雲清也是提出了一件事情,記憶中,晉省還將會有一場大戰。
就在晉西南。
這也是張雲清沒有派兵前往晉西南的原因
那一場大戰,不知道有沒有可能避免,還是一個未知數。
爲長官聽後也是點了點頭,因爲這個也是有道理的。
不能夠把自己的要求強加在其他人身上。
“不過,爲長官的意思我也明白...冀省,我們獨立縱隊是一定會打的....娘子關我們呢已經拿下...”
“屆時,有什麼風吹草動,一定第一時間通知爲長官....一起協同作戰。”
“將冀省鬼子幹掉。”
張雲清還是給了爲長官一個定心丸,這樣真心打鬼子的,是需要尊敬的。
副領導在一旁也是說道:“爲長官,時機不成熟,時機一成熟,我部將對冀省發起進攻...裏應外合,與中央軍一起,完全可以將冀省拿下來.....”
“鬼子....已經不是以前的鬼子了....而我們,也不是以前的我們了。”
副領導也是給了爲將軍一個定心丸。
“我知道了...還請你們,爲冀省老百姓想一想。”
“他們遇見的磨難要比我們想象的更多.....”
爲長官也是知道冀省發生的事情。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齊魯多行俠仗義之人。
這句話,不是說說就可以的。
是經過時代的檢驗的.....燕趙之地,本來就是能人輩出之地。
他們不甘受壓迫...組織過很多次猛烈地反擊。
但是,毫無例外,每一次反擊換來的都是小鬼子無情地屠殺
這也導致在冀省,小鬼子實行的是更爲慘無人道的政策
也是冀省鬼子和僞軍多的原因之一。
張雲清看着爲長官,也是點了點頭。
“爲長官....冀省,我們會出兵的。”
“不過,在這之前,我還需要提一個醒。”
“晉省快要被全部拿下來了....鬼子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尤其是晉西南這個地方一定要多加防禦....石家莊那邊也是要小心爲妙....”
這個提醒也算是善意的提醒。
爲長官自然也是知道的。
“晉西南...的確是一個是非之地啊....目前的晉綏軍已經派人前去收縣城了.....”
“如果沒有其他問題的話,估計,晉西南就是晉綏軍的地盤....你們部隊那幾個團可能要有些困難了.....”
“所以,你們1也要小心一點。”
“鬼子們雖然從晉西南比較容易進攻...但是從晉東北那邊也是有可能的,必須要兩手做準備...切忌不能把鬼子想的太淺....”
爲長官也是提醒了一句。
緊接着衆人又聊了其他一些事情,便離開了。
一天之後,爲長官帶着中央軍的衆人離開...離開之前與獨立縱隊張雲清和總部那些人談論了什麼
沒有人知道,保密工作做的是很好的。
不過...這件事情卻是被軍統的人告訴給了江瑞元....軍統一直以來對於爲長官都是處於監視的狀態。
有事沒事的就彈劾一下.....說一說爲長官的缺點。
其實,這缺點,就是太親近這支部隊了。
江瑞元一聽到這件事情之後,當然是大發雷霆
他本來就是眼睛裏面裝不了沙子...上次已經暗示爲長官一次了,這次竟然還是明知故犯。
這不是在打他的臉嘛...況且,張雲清自從得知自己獎勵他青天白日勳章的消息,就一直沒有過來。
明眼人都知道,他是肯定不會來的。
這無異於又是在打臉...兩人的會晤更是一場大大的打臉
所以,在暗地裏也是命令軍統的一些人加大對於獨立縱隊還有爲長官的監視
以防兩人有什麼密謀。
並且,還讓冀省和中原省的中央軍親信,時不時地去爲長官那裏勸說他不要與1獨立縱隊走的太近。
當然,這一切,爲長官肯定不會管的。
江瑞元不僅這樣做....還破天荒的真的頒給了張雲清青天白日勳章。
專門派了一個少將過來到了泰源城送勳章
並且,第二天就已經全部見報,讓國民都知道他江瑞元是一個慧眼識英才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