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他先是在玉心院兜轉幾圈,將院中格局和佈置瞭然於心,也摸清了凌若思的住處。
再悄無聲息地自後門掠出。
沿着樹叢小道無聲而走。
沈翊手中捧着一個木製小盒,盒子裏正是阿月留下的引路蠱。
蠱蟲兩隻觸鬚微微顫抖。
直指山谷深處。
就這麼一路潛行。
一路上遇到幾波巡夜。
偶爾經過幾間院房,忽覺其間有真氣奔涌,如海似潮,似是有高手行功。
沈翊便愈是收斂氣息,凝聚氣機。
不敢絲毫外溢。
若非玉心院已經在真傳祕地的深處,想要從外門一路探進來,那難度無異登天。
如此終於有驚無險,
來到山谷深處的一座大殿之前,殿上匾額寫着“萬毒殿”三個大字。
而引路蠱的觸鬚,直指殿內。
沈翊擡腳欲動,然而腳步卻遲遲未落下,他隱隱有一種直覺,這一腳下去,必會有石破天驚的變故。
沈翊眼眸微微一沉。
這萬毒殿內,必有高手坐鎮,否則無以引得他心血來潮。
他原地思忖片刻,
毫不猶豫折身而返。
時機未到,現在不是莽的時候,於是沈翊又是一路小心,原路返回玉心院。
接下來的幾日。
沈翊和潘原勤勤懇懇在彩石園裏“犁地”,潘原也完成從小心謹慎到無所畏懼的轉變。
只因他覺得這彩石園裏,
根本沒有什麼靈寵蠱蛇。
倒不是質疑妖綠所言,而是覺得那蠱蛇可能早就跑出了彩石園。
他的性命無虞。
再加上玉心院好喫好喝,牀榻細軟,對於他來說,那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沈翊則比較忙碌了。
白天要在彩石園裝模作樣,晚上還要趴在凌若思的牆根聽牆角。
當然,他不是偷窺的變態,而是因爲他從凌若思這裏反倒能聽到不少情報。
從第一天來到玉心院,沈翊便看出凌若思對阿月,十分有九分的不滿。
她嫉妒阿月。
在阿月出現以前,她是仇萬古最小的弟子,受盡師父和師兄的寵愛。
然而,阿月一來,一切都變了。
仇萬古滿心滿意都在阿月身上,不僅傳授她萬毒真經,還要將聖女的位置給她。
雖然事實上,仇萬古對凌若思的態度依舊如故未有變化。
還將阿月身上的蠱蟲和蠱蛇全都交給凌若思任意處置,但她生性偏執。
依舊對於阿月佔據本該屬於她的聖女之位和分走了師父和師兄們的關注耿耿於懷。
每晚必定與侍女抱怨良久和惡毒咒罵,連帶還罵沈翊和潘原是廢物。
若是再抓不到蠱蛇,就要拿他們兩個煉毒製藥云云。
拋開這些無關痛癢的咒罵,沈翊仍是得到一些關鍵信息。
比如證實了,阿月就在萬毒殿中的閉關密室裏,修習萬毒真經。
更有仇萬古日日坐鎮殿中,
親自看護,以防有失。
沈翊聽到這消息時,亦是長舒一口氣,慶幸當初沒有莽撞強闖探之。
仇萬古是地榜高人。
若是被他發現,且不說能不能救得阿月,有可能他自己都要陷進去。
再比如,仇萬古說阿月修爲進境十分迅猛,不愧是萬毒之體,他十分開懷。
只不過凌若思是以一種滿滿怨憤的口吻說出的,又接了一連串的怨懟惡言。
而這一晚。
他此刻貓在牆根。
聽着凌若思銀鈴般的笑語,心情貌似格外的好。
沈翊心中一動,果然聽到凌若思開口:
“我今天去拜見大師兄了!”
“大師兄見我這幾日心緒不佳,特地給我透了個消息。”
妖綠和紫衣心知她們主子的脾性,遂捧着道:
“大師兄定是給小姐說了好消息。”
凌若思洋洋得意:
“那是自然。”
“今日師兄私下給我透露,師父帶回來的那個小賤人,根本不是真心讓她做聖女。”
“而是,要將她煉成傀儡!”
沈翊瞳孔一縮。
房中,妖綠紫衣催促凌若思展開說說,凌若思得意一笑,輕哼道:
“師父雖然讓那小賤人煉萬毒真經,但也不是毫無作爲,他這幾日閉關不出,便是以萬毒真經的祕法洗煉那小賤人的神魂!”
“待得那小賤人在萬毒池中功至大成之際,便也是她識念盡喪,淪爲赤子還真之時。”
“屆時,那小賤人就像初生的嬰兒。”
“再輔以精神祕法控制,就完完全全變成一具只知服從的傀儡玩物。”
“到時候我再去求求師父,讓他將那小賤人供我驅策,到時候豈不是任我處置?!”
說到這裏,凌若思再度發出一陣笑語,好似已經在幻想,他日要如何折辱阿月一般。
妖綠和紫衣連忙道:
“果然門主和大師兄還是疼愛小姐的,又怎會容一個外人身居小姐之上的高位。”
“不知那傀儡何時能夠功成呢?”
凌若思冷哼一聲:
“大師兄說那小賤人的萬毒之體與萬毒真經無比契合,再加上一身根基深厚。”
“經過萬毒真經轉化後。”
“估摸只用不到半年時間就能修至大成,比大師兄還快許多!哼哼……”
“天資高又如何!”
“到時候還不是要任我驅策!”
沈翊聽罷至此,算算時間,從他潛入萬毒谷,也有十餘天了,是時候發動了。
他從懷中取出一個透明小瓶。
小瓶中有一隻蠱蟲,這是藍山海給他的,雙生蠱,雙生一對,同生共死。
沈翊氣勁一震。
瓶中蠱蟲嗡然一聲,立時身死。
鬼霧毒陣之外。
一衆影影綽綽的人羣中,藍山海捧着一個小瓶驟然跳了起來,驚呼道:
“沈翊傳消息了!”
“咱們可以動手了!”
他手中的小瓶,
一隻一模一樣的蠱蟲赫然同樣身死。
藍山海此言落罷。
一衆人影噌的從地上站起來。
有揹負道劍,手擒酒壺的邋遢道士;有面如冠玉,披甲若雲的威風統領;有身形魁梧,耳兩黃蛇的虯髯壯漢;還有手持金剛杵,身似鐵塔,面貌威嚴的大僧。
這些人的外圍。
更有無數苗寨漢子、白雲近衛,天心武僧們立身而起,他們目光炯然,氣勢連綿雄渾,林林總總,更是有三百餘人。
崔撼山心情振奮,長聲招呼道:
“各位前輩高人!”
“請隨我進山!降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