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削藩三人組!

作者:拿鐵沾咖啡
【其實出乎了所有饒意料,沒有人能夠料到朱標、朱雄英先後離世。】

  【建文帝自己也清楚,自己的繼位本身就不穩,他對他的叔父們,乃至周圍的絕大多數人都充滿了懷疑的態度。】

  【朱允炆曾與太祖朱元璋談及藩王問題。】

  【彼時,他雖有削藩之意也,但也強調換一種政策,行迂迴之時事,以禮治之,不削地域,只減其兵權。】

  【可是是他的叔叔們各掌握一部分兵力聯合起來,可不容覷。】

  【朱允炆新上任,能力不足,地位不穩。】

  【爲了大明統一的長治久安,藩王們也都清楚自己會被削弱。】

  【可誰都沒有想到,朱允炆的第一步居然是直接廢藩王。】

  朱元璋六子朱楨年紀雖,可也明白,自己要是被廢了藩,那可就真的世界之大,無處可去了,一個無權無勢的王爺,能瀟灑活多久?

  這是要他們的命啊!

  別朱棣了,他都想反了。

  “還真是先禮後兵啊,禮是他登基的禮,兵是對藩王廢藩的兵”朱棡在身後冷笑道。

  朱元璋這時也沉默了。

  他對這個二孫兒也充滿了很多疑惑。

  縱使已逝,可以也不至於將子嗣培養成這番地步,中間還有人在作祟!且看下去吧。

  朱元璋此時對這個尚在襁褓的孫兒也產生了偏見。

  罷了罷了,現在情況已然明瞭。

  “標兒,注意身體,再保護好雄英,這些問題就不會出現了。”

  漢朝初年。

  劉邦大笑道:“這子還真是厲害,我在他這個年歲的時候,不過是一個區區亭長。”

  “他就已經登基帝位了,實在是英雄出少年啊,就是不知道他這英雄能否堅持下來”

  張良此刻尚未辭官回家,在旁邊躬身道:“看來中央朝廷的實力遠超各地藩王,不然難出此策。”

  蕭何此時也在大殿內,跟上道:“這建文帝初登帝位,尚不能理清國家政事,就急急忙忙發動兵事,定有奸詐人在其中作亂!。”

  【在這藩王當中,我們的主角,燕王朱棣,可謂能文能武,將他的藩地治理的有聲有色。】

  【在衆多兄弟當中,他的藩地稱第二,又有誰能稱第一?】

  【人送外號大明。】

  朱元璋幽幽的看向朱棣:“藩地治理的不錯嘛,看不出來你行政手段這麼高,很適合當皇帝啊”

  朱棣連忙苦笑道:“父皇快,別拿我開玩笑了,我什麼本事你還不知道嗎?”

  【就是不知這名號究竟是否有人在其中挑撥。】

  【正因其如此強大,故燕王朱棣在建文帝的廢除名單中排名最後。】

  【建文帝先後廢除了五名藩王,雖各方不情願,但終歸大勢所趨,沒有到動兵地步。】

  【藩王也都明白,一旦動兵,下大亂,大明皇朝或將分崩離析。】

  【他們雖不喜這個侄兒,卻也明白當以大明爲主】

  【無法對侄兒些什麼,那麼就只能對鼓動侄兒的人陰陽怪氣了】

  【沒錯,他們就是朱允炆的班底人物】

  【一是齊泰,洪武十七年(1384年)應鄉試解元,次年成進士。】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提拔爲兵部左侍郎。】

  【明太祖臨終,齊泰召授顧命輔佐皇太孫,建文帝登基後,命他與黃子澄同參國政,不久晉升爲兵部尚書,是向建文帝朱允炆建議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

  【二是黃子澄,明太祖洪武十八年時考取了會試第一,歷任編修、修撰、太常寺卿等職,伴讀東宮。】

  【建文帝即位後,兼翰林學士之職,與齊泰共同建議削藩】

  【最後一個則是大名鼎鼎的方孝儒,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惠帝即位後,即遵照太祖遺訓,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後讓他出任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大事無不細心諮詢,方纔實施。】

  【而拉開大廢藩王行動帷幕的人,便是齊泰,黃子澄】

  這回輪到朱元璋不解了,這幾人他都不清楚是何人,眼下更是尚未遇到。

  怎麼會給文兒留下這種臣子?

  底下的大臣們也紛紛目露驚奇。

  爲何?

  沒有與自己相關的人出現,難不成太祖之前的請剿把開國老臣都給……

  不然,何至於是這些毛頭子們冒了尖。

  眼神在大臣們底下流轉了起來。

  保太子,一定要保住太子。

  再不濟,東宮嫡長子一定要守住,身家性命都在這上邊了。

  此時,浙江浦江縣。

  宋濂看到方孝儒的名字出現在神蹟當中,不由得有喜有悲,方纔他的名字出現在神蹟當中,可終歸是一閃而過。

  可方孝儒三番五次出現在這帝王爭鬥當中,又站錯了隊,不知會被朱棣如何處置?

  作爲他最優秀的學生,他很清楚他的本領。

  如今,各位年輕的藩王也已知曉他的存在,他的這番本事能不能爲民施展,尚且未知,哪怕不被各位藩王打壓,就算不錯了。

  方孝儒沉着聲音道:“老師這神仙般的手段,又何嘗不是在警告我,要更加努力,以仁禮治下,方纔能大同。我的學問沒有到家,最終沒能幫助建文帝完成大業,我更應加倍努力纔是。”

  宋濂讚賞的看着他:“不錯。這終究是未來,這是眼下。朝廷各方都已知曉未來如何,定然有所大變。你此刻還在這學堂之中,切記不可四顧張望,應當專注自身,提升修養,學問。”

  這三人都是有學問才華的,能被朱元璋留給孫兒的,必定非同尋常的。

  可他們究竟是如何得出廢藩的結果呢?

  還有,他們三人,是如何被朱棣擊敗的?

  【這裏我們不得不提到黃子澄,他是一個純粹的文人,對於打仗可謂一竅不通,可偏偏朱允炆對他卻極爲信任,連軍國大事也都聽他的。】

  【於是乎,他舉了關於其西漢七國的例子,單純的以兵力作爲比較雙方實力的強弱,並以此爲根據推出了非凡行動,朱允炆最後也聽信其言,實施廢藩。】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