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當年的教訓還是不夠啊!
明朝,洪武十三年。
“父皇的政策有問題?”
朱棣撓了撓頭,不解的發問道:“我明明很聽父皇的話啊,能有什麼問題?”
——
明朝,永樂十六年。
年輕的朱棣不理解,當了十六年皇帝的朱棣也不瞭解。
本來還沉浸在神蹟的誇讚中洋洋得意,以爲結束了,卻不曾想人都沒了還有兩個問題。
【在對待太祖朱元璋的策略上,不知是自己心有虧欠?】
【還是真心覺得太宗決策英明。】
【朱棣基本全部按照朱元璋的政策,雖說是子承父道,可朱元璋當時的策略放到朱棣時期已經有些不合適了。】
【尤其是朱元璋在位時間的政策雖說施行了,可實際上不適合長時間。】
【而朱棣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照搬全抄的後果也爲日後大明的衰落提供了一份助力。】
【而他身爲軍權朝政兩手抓,個人還極具威望的皇帝都沒有改變太祖的政策
【後人也不敢動所謂的:“祖宗之法”,這也導致後世即便有慧眼君主看出問題所在,也難以改變。】
【在經濟不斷髮展時還守着極其死板的戶籍制度】
【子孫用不降級的分封,對理學的過度重視、誇耀,如此種種爲大明埋下了禍根。】
——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已經開始思索了起來,他並非聽不進建議的人。
眼下這些政策自己也確實在施行,大明也因此愈發強盛,所以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戶籍制度可是幫他管理分配土地的重要標準,理學更是讓天下人知曉何爲是非對錯。
子孫不降級也是未來讓朱家開枝散葉,後世子孫能不再像自己一樣,年幼時受凍捱餓!這些何錯之有?
——
漢朝,元朔元年。
漢武帝劉徹對“祖宗之法”四個字的威力可是深有體會。
他自己就是受害者,當初他想要廢棄黃老之學,上達朝廷命官,下至黎民百姓,紛紛上奏請願,阻力可謂不大。
如今自己要大舉興兵,北伐匈奴,又有一堆人跳出來,主張是“休養生息”的祖宗之法。
也不看看現在是什麼時候了,還休養生息!
早就統一北方了!
本來他自己也是大權在手,可一涉及到這些“祖宗之法”就束手束腳,難以實施。
後世又能有幾個皇帝能像他這般?
倒也不是他自傲,他自認爲才華不弱於人。
【而繼承人方面的問題也不小,朱棣生前對太子太孫都是帶在身邊隨時教育,兩人也並非庸俗之人,繼位後也是兢兢業業不曾荒廢朝政。】
【可治理與德行無關,它的立足點是眼光和政治思想。】
【朱高熾登基後就想再次遷都,回到南方,索性還有朱棣的叮囑,朱高熾只是還在計劃。】
【可他的南方是重點的思想侷限了他的眼光和格局,差點讓朱棣爲南北融合做出的努力打了水漂。】
【太子朱瞻基登基後則是以“天下百姓苦久矣”爲由廢掉了朱棣登基後建立的海洋探索的據點、成果,水兵也日已荒廢。】
【陸地上,朱瞻基漸漸放權北方的機構,更是放棄了明朝在安南的據點,內撤開平,使得明朝從外向之風徹底轉型成內斂風氣。】
【這樣的政策短時間看不出成果,可長遠來看帶來的後果是毀滅性的。】
【於外來講,邊疆地區的權力逐漸減少,遊牧民族的騷擾日漸加深,同時安南的放棄使得其他邊關的防守壓力大增。】
【於內而言,明朝的風氣的改變開始爲日後內部互相爭鬥,醉生夢死做了鋪墊,走上了宋朝的老路。】
【當然朱瞻基畢竟從小接受的是開放外向之風,這種內斂的政策可能只是過渡,可卻沒能渡過去,因爲朱瞻基也是英年早逝,死後也沒能留下什麼政策執行。】
——
明朝,永樂十六年。
朱棣年齡已經大了,很久沒有這種熱血沸騰的感覺了,自己的好兒子好孫兒做到了。
他轉頭看向太子朱高熾:“南方好?南方纔是對的,我是錯的?
喜歡南方,想在南方生活?你是不知道我爲什麼要遷都北平?”
朱高熾也是卡住了殼,南方畢竟安全又舒適,可能
朱棣又轉頭看向了太孫:“海上就罷了,我當你不懂,連陸地都不要了!那是你爺爺、太爺爺辛苦一輩子打下來的啊!伱個不孝子!”
說着情緒激動的他已經把桌子上的竹簡扔了出去,隨後又是一腳踹在了太子身上:“喜歡南方現在就給我滾着去!”
朱棣看着大殿內跪下的一衆人:“給我去閉門思過一個月,期間不準出門!”
待到兩人退下他才閉上眼睛休息片刻:“南方士人?太子和太孫身邊的人又開始作妖了,當年的教訓還是不夠啊!”
——
宋朝。
趙匡胤已經宛若失智,只見他喃喃自語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他已經全都想明白了,怪不得大宋要南遷,怪不得自己的大宋會滅亡,都是有原因的啊!
自此之後,大宋北伐失敗開始保守內向,休養生息,卻將其當作“祖宗之法”傳承下去,始終沒有更改。
年年歲歲如此邊防自然疏鬆,內鬥愈演愈烈,後來的大宋也沒能遇到什麼賢明的君主,便一直持續,持續直至大宋滅亡!
他目光陰森似的看向自己的兩個兒子:根源,讓大宋開始內斂的根源在哪!到底是誰斷送了他的大宋!
——
秦朝。
始皇帝對朱棣的遭遇感同身受,他的兒子不提也罷,僅有一個扶蘇還算聰慧。
卻也過於頑固、稚嫩,遠遠不足以擔當起皇帝的職責,況且如今朝廷局勢也不容樂觀。
這樣的憂慮下他每天都壓榨着自己。
帶着僥倖的心理,期盼着完成一切,爲子孫建立一個完美的大秦!
可時間還是太緊張了!
【朱棣死後的故事也如他的人生般不斷起伏,他死後廟號太宗,諡號文,可後世並沒有太宗之名的皇帝。】
【原來後世有位明世宗嘉靖皇帝,作爲小宗他也想讓自家老爹進太廟,可太廟排位已滿,他不想着擴大一下,反而是將朱高熾的移出去了。】
【同時爲了讓理由更合理一些,朱棣的廟號就變成了明成祖。】
——
永樂十六年。
不孝子孫的聲音在大殿久久迴響,還沒去閉門思過的朱高熾也是一臉難看:把我移出去是什麼意思,看我好欺負?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