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身爲一介親王,城池未破,自己卻先逃
那唐朝人才濟濟,李淵到底派的什麼人去守河東了?
又在晉陽安排了什麼樣的將領?
同時,對於跑回長安的齊王,衆人眼神中充滿了嫌棄:
身爲一介親王,城池未破,自己卻先逃跑!
【消息傳回長安,朝廷上下無不被震撼不已,李淵等人也在驚慌失措之後,打算扔掉河東等地,只要守住關中,自己就還有未來。】
【然而,僅憑關中之地,唐朝的未來着實可憂,因此,關鍵時刻,李世民再度上書,一一陳述了河東、晉陽之地的重要性,又請求自己帶兵平定劉周武,最後成功將關中的全部兵馬拿到了手中。】
【十一月,李世民親自率領軍隊前往黃河,屯兵於壁上,與宋金剛對峙。】
——
漢朝初年。
劉邦此刻才興奮了起來,要知道,他這一生可是經歷過大風浪多少次了!
跌到谷底更不是一次兩次,唐朝這樣的風險雖然大,但在他看來也不算什麼大事,而眼下李淵能力不足,最後李世民出面,想必在最後唐朝能建立,必然是解決了這等大難題,那麼他的威望必將大漲,他的野心也會隨之不斷髮展,後面纔是真正的好戲!
【此時的李世民自然也清楚,當前局勢對唐朝是極爲不利的情況,對方佔據了自己的大部分地區,多次大勝,士氣極爲充足。】
【而自己卻接連丟失領土,士氣低迷,而且在丟失大部分土地的過程當中,兵力也有了很多損失。在這方面也不佔優勢。】
【然而李世民並沒有被恐懼或者憂患衝昏頭腦,他定下心思,選擇了休養生息,收攏百姓,積攢糧草,大軍堅守不出。】
【同時,與堅守絳州的唐軍遙相呼應,讓非主力部隊空出時間在各地奔襲。】
——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瞻基想到了之前的淺水原一戰,隨後道:“他是打算再次消耗敵人,積累自身,然後一舉擊敗敵人嗎?”
耿炳文迴應道:“當時的唐太宗恐怕並未在各地打出足夠大的戰果,當然他也沒有對此有什麼期待,從他讓非主力部隊戰鬥也看出他並沒有將這些放在心上,他是在建立自己的節奏,在嘗試打亂劉武州的兵力部署,哪怕是付出點代價也可以!”
隨後,他也想起了神蹟當中節奏大師的說法,不由得感慨:“着實爲一代大師!”
【在這裏,我們必須要爲諸多不懂之人解釋一下,在戰場上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那就是敵方與己方互不干擾或者互相干擾。】
【你要做到自己保持自己的戰鬥節奏,擁有清晰的規劃、兵力部署、戰略眼光,而不是一味地隨着敵人的兵力調動而進行防守或進攻,己方一定要掌握好足夠的主動權才能避免掉進對方的陷阱裏。】
【之前,唐軍屢次戰敗,除了有大意以及劉武周實力確實強勁等因素外,還有着始終被劉武周牽着鼻子走的原因。】
【劉武周的進攻出其不意,每當他攻打一個地方的時候,唐朝的援軍往往另在另一個地方,難以及時支援,始終處於被動狀態,因此唐軍自然難以守住城池,更佔據不了主動。】
【而一位真正優秀的將領,絕大多數都能打出自己的節奏,而最頂尖的將領更是能將敵人也劃拉入自己的節奏當中,強迫他跟着自己走,因此,李世民才被稱爲節奏大師。】
——
唐朝,貞觀三年。
李世民雖然也懂這些道理,但神蹟當中的話也確實總結的很到位,倘若不能把敵人牽制住,單純的跟着敵人的步伐走,最後只能會戰死沙場,主動權必須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爲此,哪怕喫一點小虧也是值當的。
只可惜當時的唐軍大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否則他大唐還能積攢更多力量!
他嘆了口氣,轉頭對太子李承乾說道:“高明,記住了沒有!在這戰場上,掌握主動權纔是關鍵之關鍵,同時我也希望你明白,這主動權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在戰場上,而是在任何事情上都要掌握主動權,不要被動的隨波逐流,你明白嗎?”
李承乾白嫩的小臉上露出似懂非懂的表情,不斷的點着頭。
——
漢朝,元狩四年。
劉徹再度興奮了起來,他的大將衛青和霍去病不就是這樣嗎!
哪一次不是直擊匈奴,讓他們痛哭流涕,丟盔棄甲,狼狽不堪?
而且這等解釋也是如此的通俗易懂,必須趕緊記下!
流傳後世!
【不久,永安王李孝基在廈縣戰敗。獨孤懷恩、劉運等重臣均被俘獲,得到消息的李世民自然不會放棄自家的人才,於是打算在美良川進行攔截。】
【隨後,自己再度帶着數千騎兵,從前後呈包圍之勢對其進行攔截,大破敵軍,緊跟着收服了板浦等地。】
——
宋朝,開寶元年。
作爲老將軍的趙匡胤也是不住的點頭,戰爭的主動權有多麼重要,他可謂一清二楚。
如此一來,這唐朝就從被動的一方變爲了主動的一方,不僅打亂了劉武周、宋金剛等人的佈局和節奏,還爲唐朝迎來了喘息的計劃,更是爲唐軍再度培養了士氣,不得不說,其軍事水平着實爲頂尖!
而且,這唐太宗需要預判出各路人馬的動作,那也是需要極多的情報,而他的情報大多也是自己親自帶領騎兵不斷地在前方偵查!
讓趙匡胤再度搖了搖頭,這般的冒險精神,該有日後那樣的成就!
自己大宋的後人也必須學習這種精神!
神蹟當中的風氣雖然讓大宋的文學登峯造極,但還是必須更改!
——
漢朝初年。
總是保持沉默的劉盈第一次開了口:“僅僅這幾步,防守、進攻、獲勝,唐太宗就打亂了劉武周的節奏,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底下的蕭何看着沒有絲毫解釋慾望的劉邦和呂雉,不由得自己開了口。
“殿下,這幾次行動的效果,除了打破劉武周原有的部署計劃,還有唐軍補給的問題也解決了,您看唐太宗打下的蒲阪之地,若爲敵軍牢牢掌握,極有可能尋找機會騷擾唐軍的糧草補給,李世民收復它,也是爲唐軍的補給線增加了一重保障。”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