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這裏面可有太多的操作空間了!
【這時太尉周勃進言,希望與劉恆私下見面。】
【然而劉恆讓宋昌迴應:如果周勃想要講的是關於自己的私事,那麼現在就可以說,王者是沒有私事的,他這個藩王更是沒有的什麼祕密,一切都可公之於衆。】
【於是,周勃當即跪下,向劉恆送上了天子玉璽,並稱:“國不可一日無君”,希望劉恆接過玉璽登基。】
【劉恆當然沒有接受,並解釋道:“稱帝之事,事關重大,應該到他的府邸再行商議,不能如此草率。】
——
漢朝初年。
劉邦哈哈大笑:“真是打的好算盤。”
他說的並不是劉恆,而是太尉周勃。
周勃他爲什麼想要和劉恆單獨見面?
你一個地方在京城勢力強大的臣子想要在京城實力微弱的,即將稱帝的藩王見面,說你不是想要嘗試控制皇帝,藉機把握把柄誰信?
要知道,玉璽這個東西,當衆給人和私下偷偷給,後果可是天差地別。
私下給可就讓諸多人抓住了把柄,你一個偏遠地區的王爺哪裏來的玉璽?
伱說別人給的?
這個太尉周勃爲何將玉璽給你?
單憑你一張嘴嗎?
這裏面可有太多的操作空間了!
而自己的兒子劉恆顯然也都猜到了這些?
直接將其置於朗朗乾坤之下,巧妙的化解了來自暗處的陰謀詭計,不愧是他的兒子!
眼神中已然露出了滿意的神情。
坐在一旁的呂雉翻了一個白眼,夫妻多年,她瞟一眼就知道劉邦在想什麼,不就是爲劉恆而感到驕傲嗎?
但是,倘若你真的心裏有人家,他能被你發配到邊遠地區去鎮守蕃地嗎?
你怕是連他長什麼樣子都忘了吧?
況且他能有這樣的性格,主要還是像他的母親吧!
她也想了起來,其母親是薄姬,此人倒沒有多少小心思,在後宮也只求一個安穩,向來謹慎行事,不爭不奪不搶,只求在後宮中保證一個安穩,這種情況下還是個較爲聰明的女人,自己也沒有怎麼爲難他。
——
明朝,永樂十六年。
永樂大帝朱棣也不由的思索了起來。
確實,無論是歷史上哪個朝代,幾乎都沒有過藩王正式登基的情況,大多都是造反。
雖然他不是正統,但過去的諸多例子已然讓這種行爲有了一套完整的流程啊。
先幹什麼後幹什麼,史書上都寫得一清二楚!
可漢文帝這種藩王正式登基的道路,恐怕是天下人第一次走,可他卻依然避過了所有的埋伏、乾乾淨淨地登上了皇位,此人當真是天縱之才!
更是給後世諸多意圖登基的藩王留下了不少參考,恐怕日後不少皇帝都會多一份心思在藩王身上吧!
【既然有很多需要商討的事情,那所有大臣就只能跟着劉恆的來到了代王的府邸。】
【到了以後,太尉周勃、大將軍陳武、御史大夫張倉等人再度跪拜進言道,獻上玉璽,希望劉恆繼承皇位。】
【這是他們聯合朝中所有大臣,王親貴族共同商議的結果。】
【然而,劉恆繼續推辭,陳平等人便一直勸說,來回數次之後,劉恆才以:“不敢推辭,”爲結束,成功繼位了天子。】
【隨着劉恆同意繼位,那麼他的府邸、衣食住行必然都需要按照天子的規格來要求。】
【於是當晚劉恆就入住了未央宮,同時,入住帝王宮殿的劉恆腦子依舊保持着清醒,沒有被歡喜衝昏了頭腦,更沒有被皇權迷惑的雙眼。】
【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宋昌任命爲衛將軍,掌握南北軍,又把彰武任命爲郎中令,負責在殿中巡行,保衛自己的安全。】
【隨後,便在大殿裏開始封賞王侯將相、宗室大臣等人,誅滅呂氏,匡扶大漢社稷。】
【表明自己剛繼位,當大郝天下,希望大家相聚,宴飲五日。】
【十二月,劉恆正式繼位。隨後他改陳平爲左丞相,太尉周勃爲右丞相,大將軍灌嬰爲太尉。】
【將之前呂氏奪取的齊國楚、國的地盤還給兩國,又加封了誅滅呂氏當中出了大力的異姓諸侯王,賞賜了不等的黃金、土地。】
——
漢朝初年。
看似劉恆一直在付出,但劉邦滿意的點了點頭。
進宮之後,第一件事情先把自己的人身安全放在自己手中。
未央宮和皇宮是皇帝人身安全的最後保障,別的事情都可以不管,這件事情必須立刻解決,絕對不能拖延。
隨後的封賞做得也極其完美,賞賜異姓王金銀和土地,歸還土地,表明了自己態度,給了這些人定心丸,給了他們自己還在他們手上掌控的錯覺。
同時,藉機向天下也宣告了自己的存在,提高了自己的聲望。
而對於那些人員調動和封賞,自然也包含了拉攏在其中。
呂雉又再度嘆了一口氣,倘若劉盈能有這劉恆三分本事,她也不必如此操心。
——
明朝,洪武年間。
朱元璋感慨道:“文帝確實真心感謝這些人,依舊願爲劉氏穩固江山、匡扶社稷、盡心盡力,可惜這些人卻不念皇恩,自以爲自己扶持,有從龍之功,便狂妄自大,意圖掌控皇權,自取滅亡!”
在場的諸多文臣武將們瞬間都感覺心跳漏了半拍,不會吧不會吧,自家皇帝應該沒有敲山震虎的意思吧?應該沒有暗中代指他們吧?
於是衆人紛紛跪下:“陛下聖明!”
一旁的小皇子們,則靜靜地看着自己的老爹和大臣們心照不宣的互動,若有所思。
【接下來,劉恆又要面臨一個新難題,就是立太子。】
【大多數時候立太子對於各王朝的穩固有非常大的作用。】
【因此此時的漢朝極其看重立太子。】
【故而諸多臣子紛紛上書表明此事,然而劉恆並沒有立刻答應。】
【他以:太子事關國本,當徐徐圖之,不可輕舉妄動,再三拖延。】
【然那羣臣們自然不肯,天天上書催,太子國之根本,國不可無太子,最後劉恆依舊拖了許久才答應。】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