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這居然還能成爲傳統!

作者:拿鐵沾咖啡
第131章這居然還能成爲傳統!

  【據記載,劉恆他和自己的母親薄姬之間也有這一些小故事。】

  【劉恆尚且在偏遠的代地當代王時,薄姬曾得了頑疾,持續了足足三年之久。】

  【劉恆親自爲母親煎湯熬藥,日夜守護在薄姬牀前,每次給薄姬的藥他總是先自己嘗一嘗,看看燙不燙,苦不苦,再給薄姬,而這也被編成了二十四孝之一,文帝以孝道聞名天下。】

  ——

  明朝,洪武年前間。

  朱元璋對於孝道則是非常的讚許,極其贊同文帝的孝道。

  皇帝以身作則,爲天下小道做了表率,爲天下人立了榜樣。

  百善孝爲先,雖然經過南北兩晉,其地位不斷往上提了好幾層,即便後來有所回落,但總體上依舊與忠君共同成爲當時社會無比提倡和崇高的存在。

  ——

  漢朝,文帝前元年間。

  劉恆到不覺的自己有什麼值得歌頌的,孝順母親而已。

  他與母親薄姬之間確實感情很好,畢竟他身處在代地,與其他人並沒有多少的利益糾葛和衝突,自然有着足夠的時間照顧薄姬,親嘗湯藥十分常見。

  而且關於孝順母親,難道天下普通百姓不孝順嗎?

  當然不是。

  只不過,因爲身份問題,他們的孝道大多在當地口耳相傳,不會有太多的人去記得。

  而他只不過是因爲稱帝之後身份的劇烈變化,過往的事情被人挖了出來,重點關注了一番罷了。

  他看重的點在於神蹟後面所說的二十四孝。

  孝順這件事情本來是被人所推崇的,但從未有人總結過什麼二十四孝。

  但後世之所以會出現,必然表明了後世對於孝道的推崇極爲鼎盛。

  他並不反對推崇孝道,他好奇的是在後世究竟是在何種情況之下選擇推崇孝道?

  畢竟社會的精神風尚往往只能容納一種,倘若當時天下的所需要的風尚並不是孝道,可偏偏被人推只推崇孝道,那麼整個國家將會迎來滅頂之災!

  因此,孝道如此被重視和推崇,其背後的原因是相當重要的。

  ——

  東漢,建武十七年。

  劉秀則有些不認同。

  “孝道雖好,但日後大漢過分推崇孝道,導致厚葬薄葬也與孝順有了很大關係,可世界上終究還是普通百姓居多,皇宮貴族的厚葬風氣下降到普通百姓身上,是一種災難。”

  百姓們可沒有厚葬的能力,因此只能傾家蕩產的給過逝之人買來大量的陪葬物品,隨後把那些東西全部埋入土裏。

  活着的人要遭受更加的困難生活,這樣災難性的結果,對於民生的打擊無疑是極爲嚴重的。

  因此,當年他登基後,專門特地下詔:“世以厚葬爲德,薄終爲鄙,至於富者奢僭,貧者單財,法令不能禁,禮儀不能止,倉卒乃知其咎,今佈告天下,令知人只薄葬送終之義。”

  可他下照之後的效果不能說沒有,卻也並沒有達到令行禁止的徹底轉變風氣的程度,只能說有一部分心思靈敏之人有了更多的選擇罷了。

  當然這也在他的預料當中。

  【還有一件事情,便是漢家劉氏天子的傳統。】

  ——

  漢朝初年。

  劉邦有些好奇,什麼叫漢家天子的傳統技能?

  看樣子和唐朝之前的那個優秀傳統差不多,總覺得不太像一個好東西。

  因此,他開始反思起了自己的問題,他有什麼特點?

  居然能夠讓後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知人善任,用人不拘一格,任用外戚還是改立太子?

  他想了半天,把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都過了一遍,卻始終找不到對應的技能能夠傳承下去的。

  自己的種種情況都是有着不同的原因,後世又怎麼能傳承下去呢?

  莫非是劉氏的慣性:能者上,庸者下的風格?

  但這應該沒必要單獨拿出來說一次吧!

  ——

  漢朝,文帝前元年間。

  劉恆也面露好奇之色,對這個內容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這個傳統便是劉氏天子對於性別取向的不受限制。】

  ——

  漢朝初年。

  劉邦的表情瞬間有些炸裂,一下子沒能維持住自己往日的玩世不恭。

  神蹟要說的就是這種事情?

  這居然還能成爲傳統!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努力種田,不如遇到豐年。好好爲官,不如碰到賞識自己的君王。】

  【在漢朝,士人有這樣的一條途徑來更快的獲取賞識和升遷。】

  【因此,從漢朝建立之初,便有這樣一個風氣出現了,太祖高皇帝劉邦有籍孺,惠帝時有閎孺,武帝時期又有韓嫣和李延年,文帝時期,自然也有鄧通,到西漢晚期,還有創造了“斷袖之癖”一詞的漢哀帝與董賢。】

  ——

  漢朝初年。

  看着神蹟將他們大漢皇帝的最後一絲隱密都扒拉了出來,劉邦頓時間覺得有些難堪。

  極爲尷尬的說道:“真是沒想到啊,這後人連這也學了下去。”

  呂雉則有些驚異地看着尷尬的劉邦,居然能讓劉邦這老混賬感到尷尬?太稀奇了!他一直以爲這傢伙的臉皮可是永不破防的!

  漢朝,文帝前元年間。

  劉恆看到這裏,倒沒有如劉邦那般尷尬無比,反倒顯得極爲自然。

  神蹟說的沒錯,他確實寵愛鄧通了,這有什麼?他是大漢的天子,寵愛一人又如何?況且鄧超也並非驕縱狂傲之輩,目無尊長之人,最關鍵的是,他和自己成仙有很大的關係,自己怎能不在乎他?

  至於子孫的習慣他也管不了那麼多,說了他們也不是真心聽進去,自己百年之後不過一杯黃土,能起到多大作用?

  況且,這些寵臣到底都只是男子,又不能孕育子嗣,寵愛一時數年而已,能造成怎樣的風浪?

  【鄧通的得寵則與其他寵臣不同,他始終帶着一層奇異的色彩。】

  【有一天,劉恆做夢,夢到自己欲上天而不能,此時一名黃頭郎推了他一把,將其推上天,他回頭一看,只見這名黃頭郎的衣服身後打了個結。】

  【於是劉恆醒後便命人去尋找這名黃頭郎,最後找到了鄧通,最後劉恆認爲此人與夢境當中的黃頭郎完全相同,便日漸親近,賞賜鄧通萬錢,官至上大夫。】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