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這才哪到哪,剛繼位不久,就開
【會同五年,也是後晉天福七年,石敬瑭駕崩,年僅二十八歲的石重貴繼位。】
【當然,關於他以養子身份繼位的事情,其實還存在着一些爭議。】
——
漢朝,文帝前元年間。
劉恆頓時間覺得,這個後晉的問題怕是不小。
明明身邊都是自家的將領,同時也被石敬瑭所看重,並且委任了總理太原事務的職位,而石敬瑭此去洛陽的結果也大概率是好的。
那麼這樣的條件下,爲什麼石重貴還沒有抓住機會,藉此來攏聚自己的聲望呢?既然沒有能力,那爲何會突然會在石敬瑭駕崩後開竅,學會種種計謀,懂得謀劃人心,最後成功繼位呢?
再者,石重貴還幹了他養父生前一直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脫離契丹。
且不說石重貴繼位後的後晉實力究竟有幾何?能否成功脫離。
且光看他自身,都很難讓人相信他有着這份才能。
【石敬瑭其實並非沒有親生兒子,他共有六子,然而有五個兒子都早亡,僅剩一個石重睿。】
【在石敬瑭重病的時間裏,他便開始爲這個幼子的未來鋪墊了道路。】
【當時擔任後晉的宰相是馮道,石敬瑭向來對他委以重任,事無鉅細,悉以歸之。】
【因此,石敬瑭在一次君臣密奏當中,將幼子石重睿託付給了馮道,表明希望馮道輔佐幼子繼位。】
【當時年紀不大的石重睿被宦官抱了過來,而馮道無愧於忠誠之名,果斷將其抱入自己懷中。】
【但隨後石敬瑭的心腹大將,擔任侍衛親軍都指揮的景延廣與馮道多次商議,認爲眼下國家多災多難,宜立長君,因此選擇擁立石重貴。】
【石重貴繼位後,除了在國內爲石敬瑭舉辦喪事外,他開始着手朝政方面的事情,同時也向契丹報喪。】
【耶律德光聞訊後,派遣使者前往調唁,此時正是六月份。】
【隨後七月,後晉派出了致謝的使者前往契丹,金吾衛大將梁言等人到達契丹,向耶律德光提交了石重貴的國書,書中寫道:“只稱孫,不稱臣。”】
——
唐朝,貞觀年間。
看到馮道和景延廣因爲年紀的原因,選擇擁立石重貴,貞觀的君臣們倒也感覺不算意外,畢竟石崇睿的年紀確實太小了,居然還需要被宦官抱到馮道懷中。
可當時後晉正處在五代十國的背景之下,政治情況着實不明朗,一個幼主繼位顯然難以籠聚人心,震懾敵國,並不是很好的選擇。
尤其是還有着其他人選的情況下,選擇幼主自然是極爲不明智的。
況且,石敬瑭的託付還不是光明正大,而是兩個人悄悄的密談,單獨託付給了馮道。
雖然馮道也對他忠心耿耿,但立幼主畢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幼主本身也沒多少勢力,倘若馮道堅持立幼主,恐怕會惹到不少人的利益。
最後別說成爲天下共主,或者保住他自己了,恐怕幼主都沒計劃長大了,權臣之間的廝殺之下,後晉最後能否存在還是個大問題。
即便最後他們獲勝,元氣大傷的後晉的未來又在哪裏,他們該何去何從?不過是被北方的契丹趁虛而入罷了。
只是讓他們意外的是,石重貴向耶律表德光派遣的使者居然這麼快!這才哪到哪,剛繼位不久,就開始只稱孫不稱臣了?李世民有些不理解。
初步登基,不應該學學人家漢太宗劉恆嗎,先放低姿態,等到梳理完國家政務,將權力籠聚於手中之後,再根據雙方實力的差距,制定詳細的計劃再出手嗎?
雖然他向來驍勇善戰,英勇無畏,但也從來沒有打過這樣連信息都不掌握,就只管發兵出征的仗啊。
——
宋朝,開寶年間。
趙匡胤對於這對石家父子一點都不看好,滿是嘲諷道:“這石家父子當真是耶律德光的大恩人,好子孫啊,我怎麼沒這種好子孫呢。”
不怪趙匡胤陰陽怪氣,君不見,倘若沒有石敬瑭和石重貴這父子倆,耶律德光能那麼順暢的完成開疆擴土的成就嗎?能在付出那麼小的代價下就拿下煙雲地區嗎?
別的不說,就是石崇貴時期,後晉的幾次作戰裏,雖然沒有直截了當的獲取勝利,沒能打出漂亮的一戰,但倘若石重貴沒有犯下錯誤,即便後晉不一定勝利,起碼也能堅持下去,給耶律德光帶來不小的損失。
一旁的趙光美也隨之想起來了一個人:“桑維翰當真是有大才,倘若真可以按照他的想法實施下去,說不定之後還真有反攻遼國的那一天。”
桑維翰的能力自然毋庸置疑,在石敬瑭深陷後唐帶來的困境之時,就能夠說服契丹出兵援助,即便這其中有着耶律德光本身對於中原的野心,但桑維翰依舊功不可沒。
此外,後晉建立後,在朝政治理以及對各地節度使的限制方面,都有他的功勞。
但無論如何,即便對後晉有再大的功勞,那也無法抹除割讓燕雲一地與他有關的事實。
【然而,在派遣使者前往契丹一事當中,除了石重貴本身的想法外,還有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景延廣。】
【在擁立石重貴繼位成功後,景延廣覺得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己的功勞,在石敬瑭發喪時期,他就禁止京城的人相互交談,隨後更是讓前來赴喪的文武百官不到宮門就下馬步行。】
【在生活方面,他更是展現了驕縱暴虐的一面,而在是否稱臣方面,他更是極力支持不稱臣的觀點。】
【耶律德光收到這樣有着明顯意圖的書信,自然是不滿,於是派遣使者喬榮前往後晉,表達自己不滿的態度。】
【而喬榮在到達後晉後,卻遇到了預料之外的狀況。】
【景嚴廣說服石崇貴將喬榮下獄且“凡遼國販易在晉境者,皆殺之,奪其貨”,後來考慮到喬榮的身份不同,他纔沒有被殺,並被釋放。】
【被釋放後的喬榮回遼朝後自然也帶回了後晉的意思:“先帝則北朝所立,今上則中國自策,爲鄰爲孫則可,無臣之理”。】
【這一番話激起了耶律德光的不滿,也讓耶律德光發覺,後晉開始脫離掌控,於是升起了南下征伐後晉的心思。】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