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聖人鼻祖,橫空出世

作者:練習生001
(首先排除一個正確答案,上古賢主!

  (規模的啓用要被歷史淘汰的人祭制度,就光這一點就沒得洗。【憤怒臉】)

  (我眼睛要瞎了啊!六個維度得分,有人千古功業夠多,加分都能加到七百,周武王直接給整出了80分!人家一個維度都比他總分高,特麼的像極了我的高考分數,不如人家一個理綜高...【捂臉苦笑】)

  (皇帝君王中的學霸武丁,皇帝君王中的學渣周武王。)

  (武丁屬於學神好不好。)

  (順便提一句,我家二鳳也是學神。)

  (周武王姬發,文治,文治毫無建樹,武功,武功只會造反,還給後代留下了一個爛攤子,這種君王算是渣到了極點,你找不到一個閃光點,史書上吹他都得使用春秋筆法,可愁壞了史官。【同情臉】)

  (所以你看介紹周武王的時候,都說周朝初期,這個初期得要多少年,一年也算初期,一百年也算初期。)

  (哈哈,懂了,偷功勞唄,沒的說,只能向後面借一點。)

  (歷史上昏君暴君很多,但開歷史倒車的卻不多,因爲大家都知道,開歷史倒車,復活落後野蠻的制度,一定會被口誅筆伐。)

  (怪不得野史中有記載,說周武王好色,覬覦妲己美貌,但卻又害怕落人口實,於是讓他弟弟娶了妲己,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擁有妲己,雖然野史是假的,但,這種情緒確是真的,給後人提醒呢,周武王有問題。)

  (周幽王也就如此了吧,烽火戲諸侯,也是在敗家。)

  (兄弟,烽火戲諸侯是假的。)

  (是嗎,又改了?我上學哪會可不是這麼說的。)

  大周。

  姬宮湦擁抱着一個美人褒姒,看得火大異常。

  “周幽王又是誰?”

  “我大周怎麼都是這等上不得檯面的皇帝。”

  “看來大周還要孤來拯救,話說,周幽王是不是咱兒子?”

  真要這樣,那我這太子到底廢了沒有。

  大秦,

  “寡人雖然求長生,但也不會愚昧到,獻祭童男童女!”

  “周武王,愚昧!”

  大殿中,秦始皇哼了聲。

  這時,外面傳有方士徐福求見,侍從甲兵立刻通傳。

  “宣!”

  “陛下,小民夜觀星象,發現蓬萊仙島將要在東海打開仙門,請陛下調撥八百童男童女,臣要帶着他們前往仙境,爲陛下求取長生不死之法。”

  進入殿中的徐福一甩八卦道袍,朝着上方恭敬的拜倒。

  羣臣一片死寂。

  李斯等人都偷眼瞧着秦始皇。

  這不是尷尬她媽給尷尬開門,尷尬到家了嗎。

  秦始皇鬱悶的整了整衣冠,問道:“要童男童女是要獻祭?”

  “非也!”徐福搖頭正色道:“去往仙門,要純潔無垢之人,童男童女是去服侍仙人。”

  “你告訴寡人,他們能回來否?”

  “也許能吧,但如果回不來,也是他們的仙緣..”

  徐福想說能回來,但,話到嘴邊又給打了一個轉,秦法嚴苛,不能隨便立

  秦始皇想了想,點頭:“好,他們要是回不來,你也就不用回來了,另外,聽說海外還有一洲,寡人既然一統山河,就要日月所照之地,皆爲我大秦之土!明白嗎。”

  明白!

  咱們不是去找仙丹的,咱們是去開疆拓土的。

  三國,

  張飛還在撕書,尤其是史記中有關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部分。

  看到了周武王最後的豐功偉績,他不由得破口大罵。

  “俺瞧着能比周武王更沒用的也只有秦二世了。”

  關羽卻一捋虯髯,表示反對。

  “二弟,此言差矣,秦二世在怎麼禍害百姓,也是罪在當代,並沒有能力荼毒後世。”

  “也對,這叫什麼來着...”

  張飛很想給出一個詞彙,但覺得不夠精準,一時間卡在那裏。

  劉備補充道:“能力越大,破壞越大。”

  張飛一拍大腿,就是這樣,還是大哥會總結。

  大明,

  朱元璋摸着下巴。

  咱是不是也開了歷史的倒車呢?

  想一想,必須得好好想一想。

  咱可不能被公開處刑了。

  這被公開處刑,感覺跟沒穿褲子一樣難受,這讓他想起了當年窮的沒褲子穿的慘痛回憶。

  還沒少被大妹子嘲笑呢,說他小時候就不白。

  天幕中上,投票結果很快就出來了。

  在李世民,朱棣,周公等人注視中,選項三快速增長,最終,天幕中出現四個大字。

  【倒車天子!】

  天上出現了一隻鳳凰,但它卻沒有馱着周武王,而是跑到了西岐,把代表了鳳鳴岐山的雕像一爪子給抓碎了。

  什麼檔次也配用鳳凰。

  【周武王,開歷史倒車,大型人祭,獎勵,加壽十年,並且永生永世成爲一名光榮的奴隸!】

  殷商。

  周武王雙眼無神,他想死,真的想死。

  這樣的獎勵他不要。

  帝辛哈哈大笑,抓住周武王的頭髮,用刀子在他臉上刻出了奴隸的標記,把人扔給了惡來。

  “傳令,把周武王的家人全部抓來朝歌,全家貶爲奴隸,發配給東夷人爲奴隸。”

  “告訴那些人,孤要姬發小兒好好活着,壽終正寢。”

  “至於他的妻兒,讓東夷人看着辦。”

  惡來呲牙一笑,明白!

  東夷人不得讓你體會一下什麼叫做奴隸的好日子。

  提着周武王姬發的頭髮就拖出去了。

  “不要,不要....殺了我,殺了我,不要害我妻兒。”

  大清,

  慈禧看着周武王被拖走,不自覺的雙腿一緊。

  “哀家不會也被洋鬼子給這樣拖走吧。”

  “那指定不會,您都是老酸菜了...洋人也下不去嘴。”

  隨行太監一不小心就把心裏話都給說出來了,暗叫一聲不好。

  卻聽到慈禧安慰:“別怕,哀家不是那種聽不得真話的人。”

  “喳!”

  太監還以爲逃過一劫,隨行的侍衛一把德國造的精巧手槍就頂在了太監的腦門,扳機扣動,砰!太監卒。

  慈禧責備一下自作主張的侍衛,眼睛就落到了手槍上,哀嘆一聲:“洋人就是厲害,這玩意也不知道他們是咋造出來的。”

  握着槍的侍衛心裏暗罵:還不是咱炎黃老祖宗造出來的,你們就是不讓用,要是咱們一直普及這玩意,還有洋人什麼事。

  等着唄,你也會天幕給收拾的。

  天幕中,畫面一閃。

  背景音樂也從陰鬱變得明朗起來。

  【一朝天子一朝臣,江山帶有人才出。】

  【接下來,盤點大周曆史上扛鼎君王,也是大周王朝建立後,第二位統治者,周公!】

  【周公,相信很多會感到異常陌生,有人甚至以爲周公是周文王姬昌,其實他纔是對炎黃厲害影響最大的一個大周統治者。】

  【周公,姓姬,名旦,旦這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輪出生之日,足可見周文王對他的器重。周公是他的爵位,他是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親弟弟。】

  【因爲周公在位的時候,規定了婚禮的禮儀,所以後世之人,把入洞房,也叫行周公之禮。】

  【又因爲他推演國周易,後人常常說他入夢點醒了誰,所以我們會把一些人開小差打瞌睡,叫做夢見周公。】

  (哈哈哈,說到這裏我就不困了。)

  (我和周公有緣,上課的時候,我基本都在找周公,這裏有兩層意思,會閱讀理解的同學可以腦補下。)

  (我艹,那是上課啊!你這個牲口,你這想象能力不去畫漫畫太可惜了。)

  大明,

  朱允炆皺眉。

  後人竟然不知道周公是誰。

  禮崩樂壞啊。

  他得必須早點進行改革,復周禮,可皇爺爺還在呢!

  話說,皇祖母死了,父王死了,嫡母死了,大哥死了,皇爺爺命就這麼硬。

  愁啊!

  天幕中,畫面一閃。

  西周鎬京,時間回到了武王病入膏肓的時刻。

  武王進行人祭,臣子也都紛紛效法。

  一個人站在王殿中眉頭緊鎖,他看到了大周的興起,也看到了大周面臨的問題,他呵斥這些人殘忍愚昧,可是沒人聽他的,他就是周公旦。

  周公旦只能默默的隱在衆人身後,靜靜的等待屬於他的時代來臨。

  終於,周武王姬發到了生命的最後關頭,臨終前,他只能把周公旦拉倒牀前託孤。

  “旦,你是大周的功臣,臣民都信服你,孤的太子誦兒太小,無法承載大周的宗廟,自古就有兄終弟及的傳統,我想要把王位傳給你,由你來繼承大周的江山。”

  【公元前1043年,病危的周武王要傳位給周公旦。】

  【周公旦當場拒絕,爲了表示自己真的不想繼承王位,而不是推脫之詞,周公旦也進行了一場人祭。】

  【但這場人祭非常特別,祭品雖然也是活人,但不是其他人,而是周公旦自己。】

  【他來到宗廟,當着史官和巫祭的面,割破自己的手臂,讓鮮血流淌在祭祀的神器上,祈求神明和先祖,還給哥哥姬發健康和壽命。】

  【這一場祭祀感動了所有人,被萬世稱頌,堪稱兄友弟恭的典範。】

  (媽耶!古之聖賢都這麼猛嗎?)

  (雖然是人祭,但我卻被感動了。)

  (前面有祖甲爲了不繼承哥哥的王位,寧願自我放逐,離開了王城七年,等到哥哥死了纔回來,後面就有周公旦爲了不搶侄兒的王位,寧願獻祭自己,換取哥哥的建康。)

  (史上好弟弟!)

  (李世民要是這樣的,還有什麼玄武門之變。)

  (這話你更應該問朱祁鎮。)

  (難道不應該問唐高宗嗎?)

  (兄弟,你竄臺了,這裏是兄弟檔,不是父子局。)

  (樓上的,你這就錯了,唐高宗還要喊自己老爹一聲,前夫哥!)

  (奈何我沒文化,只能一句我曹走天下,要說騷,害的是你。)

  大唐,

  李世民看的眉頭直跳。

  誰是唐高宗。

  特麼的,也太會玩了。

  這種人,也配叫做高宗?

  要知道,高不管是廟號,還是諡號都是非常高的讚美。

  他心裏默默的替唐高宗的老爹默哀一秒鐘。

  你太慘了,被兒子衝了,兒子還要被後人上一個這麼好的廟號。

  也不知道他老爹看天幕知道真相,是個什麼表情。

  李世民心裏有了一絲惡趣味的期待。

  大周,魯國。

  孔子終於長鬆一口氣。

  我們儒家總算有一位道德聖人出世了。

  “瞧瞧,吾等儒家聖人,不輸於人。”

  顏回對着衆位同門高聲呼喊。

  他也很憋屈啊。

  大明,

  即將發動奪門之變的朱祁鎮,看到了這一幕,內心在瘋狂嘶吼。

  看看,這就是別人家的弟弟。

  爲何朕的弟弟要奪我的皇位。

  所以,朕從新奪走失去的東西,也沒錯。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周公旦放棄王位,寧願以這種方式拒絕王位呢?】

  【儒家給出的答案是:高尚的情操。】

  【但我更願意相信史學家給出的解釋,周公旦作爲一個優秀的政治家,他知道自己不能繼承王位,繼承之後,大周必亡!】

  【所以,他捨棄了王位,轉頭就要實現自己更大的人生價值。】

  放屁,放屁!

  趙構破口大罵。

  朝廷中的儒家之人也是吹鬍子瞪眼。

  我們儒家聖人就不能道德高尚一次?

  什麼爲了更高的人生價值,這物化聖人。

  天幕中,已經給出瞭解釋。

  鎬京城內,許多人提出這個問題。

  “爲什麼?周公你爲何要放棄王位?”

  “難道個人的操守要比家國大業還重要嗎?”

  召公急的嘴上冒泡,拉扯周公要問個清楚。

  周成王姬誦年幼,不能親政,大周需要天子來安諸侯,定四方。

  周公嘆口氣,指着朝歌的方向問道:

  “難道召公忘了殷商九世之亂的根源了嗎?”

  “兄終弟及逆亂宗法,父死子繼纔是倫理綱常。”

  “旦要是繼承王位,會招來姬姓諸侯的討伐的!天下不會承認我這個王位,只會羣起而攻之。”

  【周公旦的顧慮是存在的!殷商在武丁之前有過九世之亂,原因就是兄終弟及的繼承製度,每一個兄弟都覺得有資格繼承哥哥的王位,但年紀小的覺得哥哥們死了,自己可能都坐不上王位。

  於是,當時的殷商王族採取了武力篡位的方式,誰的拳頭大,誰就當商王,從而導致了殷商王族內部攻伐不斷,百姓民不聊生,殷商差點亡國。】

  【而周公旦真要接受了兄終弟及的繼承方式,他在禮法上也是站不住腳的,因爲他三哥還活着,就是三監之亂中的管叔姬鮮!人家也是嫡子,排位還在周公之前,他纔是兄終弟及的合法順位第一繼承人。】

  【因此,周公旦以及其敏銳的政治目光,知道了他繼承王位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會導致姬姓諸侯內亂,大周重蹈殷商的覆轍,於是他就捨棄了自己的利益,維護了更加文明和先進的父死子繼的制度!】

  【我認爲,這纔是周公旦對歷史作出的巨大貢獻,他犧牲自己,讓家國安定,百姓樂業,毅然決然的淘汰落後的制度,纔是我們應該敬仰和學習的。】

  【這也是周公旦的一個千古功業,從他手中,徹底把父死子繼確立爲炎黃文的繼承製度,並以身作則的貫徹。】

  【你認爲周公不繼承王位,是因爲什麼?】

  【選擇一:純粹的個人品德。】

  【選擇二:一個偉大的人物對時局的把控和判斷,以及勇於承擔的責任。】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