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申侯破封而出,滅周聯盟起航!

作者:練習生001
(周公旦可是真是狠人,一點活路都不給姜子牙留,不過我喜歡。

  (就是應該這麼幹,讓那些喜歡兩頭下注的人得到應該的懲罰。)

  (博主講的這些東西是真的嗎?大吊哥。

  (聽過一個典故叫做【五世葬周】沒?說的就是姜子牙齊國,從姜子牙開始,五代齊國國君的死後,都要把屍骨葬在姬周的鎬京城,爲什麼?

  古人的解讀是【狐死首丘,代馬依風】,說齊國國君這麼做,是表示齊國國君對姬周的忠誠。

  你用博主的觀點想一想,爲什麼?

  但可笑的是,通過近代考古發現,這些所謂的齊國國君的墳墓都是假墳,疑墳,裏面下葬的根本不是齊國國君,你猜猜又是爲了什麼?)

  (我去,齊國給大家說,他們墳墓葬在了鎬京城,用博主的觀點就是,怕人挖墳掘墓。

  然後考古發現鎬京城的墳墓是假墳疑墳,說明,齊國國君根本不信任天子,害怕把墳墓放在鎬京城,會被天子給挖了。

  這簡直就是對博主觀點的瘋狂印證啊!)

  (齊國既不相信自己的臣民,也不相信姬周的天子,才搞了這麼一出,還讓古人解讀成了君臣佳話,我也是服了。)

  (這麼說,一切都是真的了!博主說的才最有可能是真相。)

  (牛逼!)

  (還沒有沒?周公旦還給姜子牙挖了那些坑?)

  (這還有?那還是人嗎?)

  大唐,

  一些自詡爲謀臣的人悄悄的閉嘴了。

  生怕李世民點名讓他來補充。

  說實在的,大唐開國沒沒有用到多少千古奇謀,用了的,也不是謀臣提出的,而是人家李家人自己搞出來的。

  所以,大唐真正閃耀的是將軍,反而謀臣跟人家三國時代就比不了。

  最後一些文臣也就是在治國的時候,纔有了些名氣。

  如今要讓他們給周公旦的制度打補丁,真是太高看他們了。

  三國。

  劉備眼巴巴的看着諸葛孔明。

  他想問又不敢問,問,生怕諸葛孔明以爲他在考量對方的能力,這是不信任的表現;

  不問,他心裏面癢癢,其實他還真就想知道諸葛孔明在歷史中,論謀略,能排到第幾?

  劉備心裏嘀咕,不光是我好奇,是個人都會好奇吧。

  諸葛亮彷彿猜到了劉備的心思,不猜到不行啊,張飛就瞪着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他,那意思太明顯不過了。

  諸葛亮抿了一口茶,悠悠的說:“當然還有,起碼,亮還有兩招。”

  張飛:“....”

  你還是個人?

  劉備:“...”

  哈哈哈,我劉備果然沒有找錯人。

  關羽:“....”

  我讀多少年春秋才能到軍師這水平?

  【周公旦對姜子牙下手完了沒?肯定沒有啊!】

  【姜子牙那也是殷商爭霸三巨頭之一的謀臣,雖然水平跟另外兩個差了點,跟孫權方陣差不多,但人家孫權也殺了關羽,還大敗了劉備,姜子牙也只是略遜周公旦而已,對付周公旦的子孫還不是易如反掌,主要是,這人也太長壽了。】

  鎬京城。

  召公盯着周公旦,“你說,咱們這樣都可能整不死他?”

  周公旦點點頭。

  “起碼如果我是姜子牙,我可以保證我不死,不但不會死,只要我活着,就能緩過氣來。”

  召公無語了,你們都是什麼妖孽。

  算了,他不想了,把問題丟給周公旦,召公問:“接下來還要怎麼做?”

  周公旦在地圖上一劃,指向了一個封地,魯國!

  “把伯禽的封地遷往齊地邊上,跟姜子牙比鄰而居,萬一,姜子牙不死,魯國就是我們遏制姜子牙的主戰場,它負責牽制姜子牙,只要能牽制,天子六師可以隨時踏滅齊國。”

  是的,魯國剛開始不是在山東,而是靠近鎬京的地方。

  是最後爲了牽制齊國,對東夷大地進行強而有力的控制,才從鎬京附近遷徙到了今天的山東地區。

  齊魯大地,其實就是周公旦造就的稱呼。

  召公不由得豎起一個大拇指,高!

  周公旦繼續吩咐:“另外,你召公的封地也要擴張,燕地要截斷齊國向西發展的路徑,把姜子牙死死困在姜姓祖地上。”

  召公聞言,大喜!

  自己的燕國也能喫到一波紅利,太好了。

  “我這就去辦!”

  “慢着,還有最後一招。”

  “還有?”

  召公愕然,他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周公旦說:“這也是最重要的,把姜子牙身爲商臣,又投靠姬周的事情廣而告之,把申侯一脈如何背叛商紂王的事情也要向諸侯講述清楚。”

  “要讓所有諸侯明白,誰跟姜姓人合作,有可能就是下一個商紂王。”

  “不要讓這些諸侯抱有僥倖心理。”

  【周公旦最後兩招,一招是從物理上用兩個強大的姬姓諸侯,封死了齊國南下西進的道路,讓齊國不可能無限制的擴張,算是加了一把安全鎖。】

  【另一招則是把姜子牙徹底孤立起來,讓所有諸侯都對姜子牙敬而遠之。】

  【姜子牙從此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厲害啊!)

  (原來魯國封在山東,竟然是爲了牽制齊國,齊魯爭霸,是周公旦搞出來的。)

  (怪不得周厲王的老爹,周夷王不怎樣,一個被架空的天子,竟然能把齊國國君給烹煮了,齊國連個屁都不敢放,不是齊國沒實力,而是齊國國君死了,關齊國什麼事?)

  (還有這回事?)

  (當然有了,以前我不太理解,人家齊國國君可是姜子牙的後代,握着征伐之權,是諸侯中戰力最強的,爲什麼能被一個沒有實權的天子這麼弄死,現在明白了,感情齊國國君也是被架空的傀儡。)

  (啊啊啊,誰能借我一個腦子,人家對付姜子牙竟然出了五個政策,天啊!我特麼的兩個都想不到。

  (我要是有這樣的腦子,當一個公司的管理層豈不是輕而易舉。)

  (知識就是力量,我總以爲是老師爲了騙我考高分,現在我算是真的明白了這句話,我的知識無法變現,也許就是因爲我的知識太過於普通了,人人都有,不值錢,真正值錢的知識我卻學不會!)

  (你別說學會了,博主要不是這麼講,然後結合歷史,我連看懂都玄!)

  (周公旦對姜子牙太狠了,這麼孤立他,說句實話,是個人當時都肯定不想跟姜子牙攪和在一起,人們見了他,就跟見了現在到處借錢的同學一樣,晦氣啊!)

  (現在看封神榜,看到姜子牙的結局,就有了重新的感受,封神榜的作者簡直太懂姜子牙了,被人給孤立,仙神人都不待見姜子牙,他就是替人幹髒活的,最後還被整個世界厭棄。)

  (做人不能姜子牙!)

  大明,

  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三人排排坐,攏着袖子。

  朱高熾嘆氣:“跟人家周公旦比起來,咱爹對付朱允炆一黨的手段...是不是,嗯?”

  朱高煦翻了個白眼:“咋地,你還不好意思說咱爹,不行就不行,得認!咱爹水平太差。”

  朱高燧一巴掌抽在朱高煦後腦勺上,大罵:“狂妄,咱爹是你有資格議論的嗎?”

  “老三,你敢不孝!聽過長兄爲父嗎?”

  朱高煦猛然站起來一個虎撲就把朱高燧按倒在地,朱高燧沒有反抗,而是朝着後方打招呼:“爹,你看,是二哥先動的手。”

  朱高煦:“.....”

  他機械的轉過頭,就看到了朱棣籠着袖子用一副看弱智的表情看着他。

  朱高煦急了:“爹,是老大,他...他....”

  他了半天也沒有說出老大的不是來,老大到底有沒有說爹不行呢?反正意思是到了。

  朱棣嘴角抽了抽,你這智商都被老大坑了多少次了,還不長記性。

  “老二,你跟我過來,我有話要給你說。”

  半天后,另一個宮牆內發出了殺豬般的慘叫。

  朱高煦狂吼:“爹,你不要跟我說話嗎?”

  朱棣嘆氣:“給你說你記得住嗎?用鞭子給你說,你能記一輩子。你還長兄如父,你爹我還在呢!”

  宮牆上,老大和老三兩個頭彈出來,嘿嘿直笑,老爹真是下死手,看着都疼。

  話說老大這麼坑老二,合適嗎?

  朱高熾表示,誰讓他老是惦記我的太子之位。

  大秦,

  扶蘇跪坐下來,眼神複雜。

  這就是儒家鼻祖,這纔是儒家真的治國手段嗎?

  爲什麼跟孔丘的不一樣?

  爲什麼跟淳于越的完全不同。

  他到底學了些什麼?

  他是不是把儒家的糟粕給學會了,把精華給扔掉了。

  南宋,

  朝堂中陷入了一片寂靜,趙構捏着精緻的瓷器,心中不知道在想什麼。

  岳飛也大受震撼,彷彿重新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儒家並非是他以爲的那樣。

  儒生治國,殺人的刀比兵家更爲鋒利。

  用的手段,比法家更神鬼莫測。

  天幕中,陳勇的聲音有點唏噓。

  【從以上的各種證據表明,其實,周公旦纔是姬周真正的謀臣,相當於諸葛亮在蜀漢的位置。】

  【他不光是手中握着兵權,更是在周文王周武王時期,就能主持大部分政務。】

  【他纔是真正能夠商紂王齊名的絕代天驕,他纔是最終的贏家。】

  【如果周公旦能夠屁股坐在底層,不是爲統治階層服務,那麼,他的成就將會是炎黃古史中無人可以超越的存在。】

  【可惜,他最後選擇錯了路。】

  【但我們依舊要感謝他帶給炎黃子孫的珍貴財富,他好的政策也會被炎黃子孫繼承和發揚,給後來人指明瞭前行的方向,另外,還有要給他再增加兩個千古功業。】

  【恩澤1:異地授土政策,加30分!】

  【恩澤2:異土授民政策,加30分!】

  【周公旦六維綜合得分,修正爲:490分(暫居皇帝榜單第五,超過了周厲王的440分)】

  (還能修正?)

  (爲什麼不能,有功就得賞,有過就要罰,要是以後出土了新的證據,有些事情還要改,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分,可能會隨着時代變遷的。)

  (我覺得挺好的,人家周公旦有這個貢獻,就得給。)

  (怪不得很多人覺得周公旦功大於過,人家的功是真的牛!不服都不行。)

  (可惜啊,博主說的沒錯,要是周公旦屁股是坐在底層,秦皇漢武唐宗明祖都無法超越的。)

  (這次我們李二鳳表示不反對,但,世界上沒有如果,我家二鳳依然是千古一帝的候選人,就問你氣不氣?)

  大周,

  周公旦並沒有多高興,反而是陷入了沉思。

  要學商紂王嗎?

  真的要學嗎?

  他拿不定主意,第一,他不敢想象屁股坐在底層,他是否能夠完成改革。

  第二,他心裏面還是覺得集權是錯的。

  “再看看吧!集權和分權的理念之爭,我並未覺得我是錯的。”

  “那就讓歷史長河來檢驗。”

  旁邊的姜子牙眼神冰冷。

  他倒是非常關心申侯一脈,以及自己後代的情況。

  我姜姓人,豈能那麼容易認輸。

  滅周者,姜姓也!

  大唐,

  李世民看到一個人的評分竟然不是蓋棺定論,心裏有點不瓷實。

  雖然彈幕中可以看到很多人支持他,但,博主的可用的是平民史官。

  一些皇帝的應該會在不同史觀下出現大幅度的反轉。

  那麼他還能像彈幕中說的,成爲皇帝中數一數二的存在嗎?

  此刻,所有皇帝君王統治者甚至是臣子,都非常關注天幕。

  有人想要知道自己的功過得分,有人想要看看自己效忠的是否明主。

  也有人想要從申侯一脈的起伏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天幕中,畫面一閃。

  那是西北,申侯一脈在苦苦掙扎。

  西邊的犬戎,北邊的條絨以及小的戎狄,西邊的古羌人,以及南邊的老秦人,只要有空了,就去申侯那裏搶一波。

  尤其是老秦人,他們的聚集地環境太差了,還搶了犬戎的地方,跟犬戎要不停的廝殺。

  所以,老秦人就把申侯一脈當成了糧倉,他們乾脆主要發展戰力,而不是農業,鄰居屯糧我囤兵,鄰居就是我糧倉。

  申侯一脈還等着姜子牙來救他們,可惜,這時候姜子牙都自身難保。

  【按照周公旦的計劃,申侯一脈最多撐一百年,就會滅亡!】

  【所以,周公旦又幹了一件坑孫子的事情,改史!】

  【對,他把關於申侯一脈的事情在歷史上淡化了,以至於以後的天子根本不明白申侯一脈的來歷。】

  【唯一知道申侯來歷的,就是召公魯公畢公周公這幾個參與者的後代。】

  【因此,在大周前期的擴張中,召公畢公魯公等人從來不去西北,只往南打,他們等的就是申侯的滅亡。】

  【可惜,周穆王橫空出世了!】

  【因爲召公等人要愚民愚君,根本不會給周穆王講述申侯一脈的危險,也沒有科普犬戎的作用,周穆王就去幹了犬戎,把犬戎打敗了還沒算完,還把犬戎往西遷徙。】

  【這下,申侯一脈終於擺脫了犬戎的威脅,從瀕死中吸取了最後一口寶貴的氧氣,獲得了浴火重生的契機。】

  【而這一次,申侯將要組建滅周聯盟!】

  (我勒個去!太離奇了,歷史太多巧合了吧。)

  (周公旦自己留下的周制,天子垂拱而治,愚民愚君,導致了周穆王反抗,而周穆王卻因爲周公旦的改史行爲,弄不清楚申侯一脈的嫡系,把申侯一脈的封印給解開了。)

  (周公旦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七十多年前扔出的石頭,終於在七十年後又砸了自己子孫的身上。)

  (還真是這樣,要不是他的天子三省,徐偃王也不可能那麼強,要不是徐偃王,召公魯公也許會提醒周穆王吧,他們可能也是氣瘋了,碰到一個以德斧人的混蛋,就想要他也喫點虧。)

  (說不定召公還想要申侯一脈解封出來,跟天子打擂臺呢。)

  (這纔是真正的歷史啊!爲了利益,放任徐偃王做大,爲了牽制天子,又要放任另一個恐怖的存在出來,我彷彿看懂了很多,這些人才不管天下亂不亂,只在意自己喫的夠不夠。)

  大周,

  姜子牙大笑,指着周公旦:“活該啊!你的周制,就是毀滅大周的制度!”

  “我是輸了,可你呢?給自己子孫挖坑,你又好到哪裏去。”

  “這就是因果,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召公臉色難看,這件事情裏面,他們召公一脈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還是扮演的丑角,被人反覆刷經驗的那一個。

  周公旦拳頭攥緊,諷刺,太諷刺了,自己設的局,被自己設的另一個局給解開了。

  這算什麼事?

  該說自己聰明呢,還是可笑呢?

  這都能行!

  申侯一脈的運氣簡直了,真就是替人族鎮壓黃河千年,有大功德嗎?

  大周,

  周穆王有點懵逼。

  是我放出的申侯一脈?

  這能怪我嗎?

  特麼的,什麼都瞞着孤,孤哪裏知道,你們是要弄死申侯。

  孤只是感覺你們在防備齊國,齊國是姜姓呂氏,申侯是姜姓申氏,我還以爲他們他們不是一脈,你們可真是夠可以的,改史改瘋了吧。

  孤要是早知道申侯一脈這麼危險,孤滅犬戎的時候,順手把申侯也滅了。

  多大點事。

  我強的我都感覺害怕,不對,是我德高的我都不認識自己了。

  周穆王想通了,這不是我的鍋,是周公旦,想通之後,他又繼續跟着西王母繼續討論野遊,等他回去了,順便把申侯一滅就行了。

  他現在打申侯,真的跟爺爺打孫子一樣。

  五千字大章,求催更,求免費的爲愛發電,明天開始盤點滅周聯盟,以及周宣王的最終得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