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周宣王會用沉沒成本效應?
胡亥激動的跳起來了,他猜對了,而且,不是依靠着贏陰嫚。
一旁,公子高也露出了勝利者的微笑,他也猜對了。
申侯肯定要出手逼迫,作爲天子,周宣王一定會權衡利弊,做出最有力的選擇。
秦始皇看了一眼被淘汰的扶蘇輕輕搖頭,人最大的認知障礙就是偏見。
“那麼,最關鍵的問題,周宣王爲什麼覺得他跟嬴秦一樣,讓兒子廢掉嫡妻嫡子,還會得到褒姒母國的支持?”
這下公子高要抓狂了,這個他真不會啊!
他求助的看向了李斯,這裏面,估計也就這種級別的大佬可以解答,但李斯像是睡着了,誰衝他使眼色他都當沒看見,因爲他的眼睛裏只有秦始皇。
一旁的胡亥卻興奮的手舞足蹈,就差當場上演說唱了,作爲女人,最能理解女人是不?
阿姐?
他小眼神跟二哈一樣可憐兮兮的盯着贏陰嫚,彷彿在說,這道題你不會,你還是女人嗎?
贏陰嫚兩手一攤表示:阿姐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女人,所以,真不會!
胡亥真想說一句,你那點像女人,但他比扶蘇的情商高多了,只是心裏吐槽一句。
就開始盲猜。
“阿父,如果孩兒是褒姒的話,一定氣的想要毀滅一切,殺掉申侯之女,弄死申侯之女的所有子嗣,甚至是毀滅大周。”
衆人聽着胡亥的話,都下意識的遠離他,這位公子毀滅欲太強了。
胡亥不以爲恥,反以爲榮,尤其是發現了秦始皇微微抽動的臉皮,感覺自己的方向對了,那就必須往這方面使勁啊
“阿父,正所謂要毀滅,必須有足夠的力量,因此,褒姒更要讓褒國幫助她和他兒子順利登上王位。”
秦始皇氣的牙癢癢,結果是對的,可毀滅一切是個什麼鬼。
他問道:“難道不應該是爲母則剛,褒姒想要給兒子謀奪失去的一切,會幫助周宣王主動說服褒國,把一切責任都推到申侯身上。”
胡亥很誠實:“阿父,兒子沒當過母啊!恩....父也沒當過。”
秦始皇:“.....”
比喻,比喻你懂不懂!
他很想要吐槽一句:寡人的兒女就沒有一個正常的嗎?
說真的,秦始皇和羨慕大周天子,尤其是周厲王,有周宣王這樣的崽。
大唐,
李承乾,李泰,都在侃侃而談,這次李泰學乖了,必須要趕在李承乾前面發言。
他感覺自從看了天幕,父皇竟然會對太子笑了。
“父皇,諸位叔伯,青雀認爲周宣王把伯盤改成了伯服,把嫡長子廢爲了庶子,最核心的地方卻沒有變,就是這個伯字!”
“周禮中,爲什麼要分長幼有序,嫡庶有別,其實就是牽扯到了一個千古難題,繼承順序!”
“他給保留了褒姒兒子中的伯字,就表示了這個孩子還有繼承權!”
“這也是給了褒國喫下了一個定心丸,表示你們努努力,這個流淌着你們褒國的血脈的孩子未必不能坐上天子之位,他現在有麻煩了,他的未來,就看你們準備給多大的支持了,支持越多,他成爲天子的概率越大哦!而且,造成這種麻煩的人,還是申侯,不是我天子,我還是看好你的。”
李泰的一番言論頓時讓朝堂議論紛紛,大家紛紛誇讚李泰聰慧。
李承乾氣得要死,這些人可從來不會如此恭維他。
太子真是難做。
李承乾盯着得意洋洋的李泰,對方會給他了一個看似憨厚,其實在李承乾看來極具挑釁的眼神。
這能忍嗎?
李承乾當即就反問:“你怎麼能夠確定褒國一定會給褒姒的兒子繼續投資,而不是從此斬斷了跟周宣王的合作,畢竟他以前付出了那麼多,結果卻得到了背叛。”
李泰剛想要回答,李承乾再補充了一句:“請你暢談自己策論的時候,言明你引用了哪家哪派的經典學說,不要滿嘴,我以爲,我以爲。”
李泰嘴裏的‘我以爲’就被結結實實的堵住了,只開了個頭,就卡死在了嗓子眼。
三國,
曹操指着天幕問:“你們都說說,周宣王到底想要幹什麼?他憑什麼篤定褒國一定是幫他。”
大殿中,人們都沉默了。
這可是湊對,是要聽清楚你的觀點,還要接受辯難的。
可不是你隨便猜測兩句就行。
這次就連楊修這個狂生都不敢隨意開口,他狂,但不他傻。
曹操摸了摸鬍子,“既然咱們都不清楚,你就聽聽博主怎麼說。”
【我相信,很多人其實已經猜到了周宣王的打算。】
【第一,褒姒已經嫁給了姬周,並且已經生育了一子,可以說生米煮成熟飯,她的兒子失去了一切,她這個當母親的當然要替兒子討回來,而她能夠依靠的只有母國,只有孃家,因此,她會斷然不能讓褒國和姬周的聯盟破裂的。
因此,褒姒會替周宣王解釋一切,想辦法維護這種聯盟。】
【第二,褒國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因爲周宣王並沒有改伯盤中的伯字,並且沒有給申侯之女生的兒子裏面帶伯字,有了很大的希望。】
【但你們不明白的是,周宣王爲什麼能夠篤定褒姒和褒國一定會繼續聯盟,而且,是在周宣王已經明顯了讓他們有了巨大的損失之後,還如此的篤定。】
【其實,這就是涉及到了一個心理學,管理學,以及經濟學的普遍現象,叫做:沉沒成本效應。】
【什麼是沉沒成本效應?】
【就是在一次決策後,人們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而這個巨大的損失,通常叫做沉沒成本!
人們往往想要收回之前的已經損失的沉沒成本,就會做出非理性的決策,選擇用更大的投入和使用頻率,來減少自己已經損失的沉沒成本。】
【因爲厭惡損失,就是人類的天性,投資失敗後想要快速翻本,炒房炒股越虧越入,利用的就是這種沉沒成本效應,讓人繼續參與明知道風險更大的事情中的,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銷售策略。】
【很多人開加盟店,應該就是這樣的,掏了加盟費,結果入了坑才知道是大坑,可是卻不認賠離場,因爲沉沒成本太大了,大到人無法接受,他們就開始非理性抉擇,以爲撐下去會回本。
於是繼續撐着,可最後,他所有的積蓄都被這個加盟店給抽乾了,最後還欠了鉅額的信用卡,直到信用破產,才被強行清盤。】
【褒國現在很難受,他是想要退出卻不甘心,想要繼續又覺得跟吃了蒼蠅一樣難受,周宣王要的就是利用這種沉沒成本效應,來誘導褒國繼續聯盟的!】
(我的天啊!沉沒成本效應都出來了。)
(這個也太高端了吧。)
(我也是第一次聽說這個沉沒成本效應,竟然是利用人們厭惡損失的心態,誘導人進行繼續合作的,我想問,這種事情能行嗎?)
(哈哈,請把嗎字去掉,謝謝!沉沒成本效應可是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割機,他們以爲自己最大的資產增值是理財,結果,最後成了他們最大的支出,但,你會發現他們下一次行情起來,接着會進去的,因爲他們的沉沒成本太大,總想着回本,不要問嗎爲什麼知道,我就是理財顧問。)
(沉沒成本效應這麼厲害嗎?)
(其實更高級的沉沒成本效應,是讓你覺得不買東西就是喫虧,比如現在的購物節日,他會給你一個心理暗示,不買就錯過了,而錯過了,就是會無形中給你帶來一種沉沒成本,你就會在他們宣傳的時候買買買,甚至掏了比平時還高的價格。)
(周宣王這麼厲害的嗎?)
(等等,沉沒成本效應不是西方的學說嗎?周宣王怎麼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