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帝乙最後的輝煌

作者:練習生001
北宋,

  宋神宗看着天幕,內心中有無限豪情。

  帝乙在這種情況下都能改革。

  他也能成功。

  只要改革成功,他必定在史書上留下赫赫威名,爲了這個目標,宋神宗親熱的拉着王安石的手,問道:“愛卿,你自詡爲大宋第一法家,精通儒法道諸子百家,一定可以幫助朕改革成功,對嗎?”

  王安石的內心的是崩潰的。

  改革,成功?

  以前他覺得很簡單,自己爲大宋設計的改革之法,只要是頒佈,必定會像是商鞅變法一樣,讓老秦人驚歎不已,然後很多人擁護新法,他就成了商鞅第二。

  可如今,一看到帝乙改革,王安石突然感覺心裏不那麼瓷實了。

  帝乙每一次改革,都是在進行利益置換。

  這種手段,他真的學不來啊。

  看到了陛下對他殷切的目光,王安石只能硬着頭皮,擠出來一個笑容。

  “微臣一定能振興大宋!”

  王安石看到陛下看他的目光更加的曖昧。

  但他心裏卻越來越沒底了。

  學,趕緊學。

  王安石發誓,一定要趁着新法頒佈之前,學到這些人變法的精髓。

  天幕中。

  帝乙進行了一場殷商的公務員招聘會。

  在衆多小臣中選拔人才。

  “爾等能夠打破血脈,打破世襲制,坐上你們先祖永遠也坐不上的高位,知道要感謝誰嗎?”

  南仲在他們耳邊提點。

  一衆小臣,立刻跪下:“我等感念大王之恩,此生不忘。”

  帝乙點點頭:“廢話我也不多說,你們要的權力地位,只有孤能給你們,想清楚自己是什麼身份,莫要屁股坐在貴族那裏,就算你們跪舔人家,人家也會把你們污穢給丟掉。”

  “因爲你們佔有了他們子嗣的位置,懂嗎?”

  小臣們紛紛點頭。

  這點他們怎麼可能不清楚,現在他們身上已經打上了帝乙的烙印,其他諸侯肯定不會用的。

  “很好,孤就把你們下派到王畿內,各個諸侯的封地,你們擔任內服官吏,幫助諸侯們管理封土,子民,稅賦,懂嗎?”

  帝乙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是的,小臣怎麼用,就是委派成爲內服官吏,幫助帝乙對王畿地區進行強而有力的控制!】

  當一衆小臣都得到了符合自己的才能的官職後,王畿內的諸侯們日子更難熬了。

  他們總感覺有人在無時無刻的窺視他們。

  這種日子還沒有過多久,帝乙的下一次改革又來了。

  一隊傳令兵,來到了諸侯府邸。

  “大王有令:

  凡是王畿內的諸侯,每隔一段時間,必須集體前往殷商王都,當面向大王彙報封地的治理情況,包括但不限於,人口,耕地,賦稅,兵卒,武器,礦藏等等...”

  諸侯們感覺要瘋了,他們還需要向帝乙彙報工作?

  到底這封地是他們的,還是商王帝乙的。

  乾脆你收回得了。

  【這就是帝乙的這一次改革,他要求,自己能夠控制的諸侯,每隔一段時間,都必須給自己彙報工作,方便他掌控諸侯的各種情報,然後呢,就是指導他們應該怎麼做下一階段的工作內容。】

  【可以說,帝乙現在已經把諸侯當成朝臣在用了。】

  【看出來了沒,這就是商王在加強中央集權。】

  【只要是有作爲的君王,不管他是商王,還是周天子,不管當時的社會文化是殘暴的人祭文化,還是所謂的開明的周禮,君王一定要集權!】

  【只有集權,才能做大事。】

  【這跟分封這個制度無關,分封有分封的集權辦法,郡縣有郡縣集權的辦法,郡縣也能搞成了宋朝那樣的分權模式。】

  【所以呢,集權是一種思想,一種治國的理念。】

  (好熟悉的感覺啊!)

  (彙報工作,帝乙怕不是穿越過來的吧。)

  (我之前還想着,我要是去了古代,防止大臣們有二心,就每隔一段時間,給他們開一個會,感情殷商就有了這種做法。)

  (我們能想到的路,永遠都是老祖宗的套路。)

  (現在還有人吹分權嗎?殷商是不是分封制,人家有沒有在集權?)

  (看到這裏,我終於明白,爲什麼姬周的制度有問題了,分封並不帶着分權,只是一些人爲了吹姬周,才把分封和分權扯在一起的。)

  大漢,

  劉邦朝着地上狠狠的吐了一口唾沫。

  “哪個龜孫說的分封是分權了?”

  “乃公一直堅定不移的執行秦始皇的中央集權制度,乃公用的是分封和郡縣並行,可乃公那一件事不是在集權。”

  “有些人啊,就是自己不學無術,硬要給乃公頭上潑髒水。”

  “蕭何,張良,你們說對不對?”

  這次,沒有人跟劉邦唱反調。

  蕭何贊同的說:“咱們大漢能夠戰勝項羽,就是採取了集權制度,項羽纔是分權。”

  張良也點點頭:“我雖然跟秦始皇有大仇,但不得不承認,集權是正道,分權纔是異端。”

  對於集權和分權之爭,是從春秋戰國,延續到了大秦,最後也波及到了大漢。

  經過了歷史的驗證之後,九成人都覺得集權是對的,分權是錯的。

  錯的那個人,墳頭的草都好幾米高了。

  大唐,

  李世民手裏捏着一本書,名字叫《帝範》

  現在這本書還是隻有草稿,並未成書。

  本來,他還覺得自己這書寫的很好,可以當成後世帝王的教科書,可是看了天幕之後,李世民感覺這玩意有點燙手啊。

  話說,這會不會成爲自己的減分項呢。

  天幕中,

  帝乙的改革還在繼續。

  這一次,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農業上。

  一條又一條的水渠被挖通,一個又一個先進的農業知識被傳播,他興修水利,推廣先進的種植技術。

  帝乙所控制的地區,糧食產量也在逐漸攀升。

  “這樣不夠啊!”

  帝乙站在大殿上,他看着輿圖,雖然殷商現在對王畿地區的控制加強了,但是,底層的日子還是很難熬。

  他要激發更多的底層力量。

  南仲建議道:“想要底層百姓奴隸愛戴大王,就得降低他們的稅賦。”

  帝乙想了想,降低稅賦不太可能。

  但,可以推廣成湯先祖發明的井田制啊!

  【帝乙時期,井田制在殷商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

  【爲什麼推廣井田制,就是降低稅賦呢?】

  【這跟生產關係有關了。】

  【在井田制出現之前,奴隸給奴隸主幹活,是沒有任何酬勞的,因爲奴隸是奴隸主的私有財產。】

  【這就比如你家狗子拍視頻火了,你會給你的狗子發工資嗎?最多就是給狗子換一個好一點的狗糧。】

  【但是井田制呢,卻又有了新的突破。】

  【井田制把田地分成了一個九宮格,中間是公田,周圍八塊是私田,雖然說,這私田的所有權還是奴隸主的,但使用權已經讓渡給了奴隸。】

  【只要奴隸耕作私田,就能取得一定的收入,這個收入是奴隸自己的。】

  【這就是井田制進步的地方。】

  【這已經形成了租賃土地的雛形。】

  【正因爲這點進步性,極大的調動了奴隸的生產積極性,他們第一次感受到了,多勞多得。】

  【帝乙時期,農業也到了巨大的發展。】

  【後來呢,其他諸侯看到了推廣井田制的好處,也有很多諸侯跟風,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姬昌。】

  (井田制還有這作用?)

  (這應該就是咱們歷史學者說,咱們沒有跟西方一樣,有一個奴隸制社會的原因吧。)

  (井田制這種土地制度,其實是介於奴隸制和封建制之間的一種過渡性制度。)

  戰國。

  秦孝公目光灼灼的盯着商鞅。

  “先生說的改革先改土地制度,就是如此?”

  商鞅點點頭。

  “土地是百姓的命根子。”

  “別看人祭制度,人殉制度,好像說的有多嚇人,可是土地制度一個搞不好,死的人,會是人祭人殉的十倍,百倍。”

  “敢動土地賦稅的君王,纔是真的強!”

  大漢,

  漢文帝心中一震。

  土地賦稅制度。

  也不知道說到朕的時候,朕能夠得多少分。

  皇帝中,他算是最懂土地賦稅對百姓的影響了。

  【帝乙改革一共用了八年時間。】

  【帝乙二年,姬周伐商。】

  【帝乙三年,昆夷伐商。】

  【帝乙都忍了下來,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內政改革上。】

  【經過八年的隱忍,殷商終於從瀕死的狀態迴光返照了。】

  【於是,帝乙也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一張輿圖出現。

  一隻箭頭直接指向了淮夷。

  【帝乙九年,殷商集結大軍征伐淮夷。】

  抱歉了,今天的腸胃太難受了,吃了一點東西就上吐下瀉,化身噴射戰士,只能寫這麼多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