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酒池肉林,真的假的?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可這個門也開的太偏了吧,我以爲詩經就是文學作品,大吊哥,你出來說兩句。)
(詩經的可信度是很高的,基本上所有的西周時期的論文,都要以詩經爲史料,因爲詩經就是貴族發的朋友圈,熱點動態,這波人怎麼說呢,就是閒的沒事幹,就喜歡談論一些熱點新聞,貴族八卦,行業內幕啥的,這玩意比所謂的正史還可信,因爲,他不需要遵守政治正確。
之前,博主給你們講的周宣王,周幽王,周昭王,周穆王等等所有的周天子,都用詩經作爲原始史料的。)
(這麼說,周文王真有百子了?)
(不信謠,不傳謠,但我覺得這是事實,就不是謠言了。)
北宋。
司馬光怒了。
“我寫的話本小說,不是史書,他們寫的詩歌,倒成了史書?”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這就是歧視,是雙標!”
周圍人提醒一句:“人家是討論熱點事件,寫的是日常生活,寫的是當下。你那玩意是編造你沒有見過的事情,能一樣嗎?”
司馬光鼻子都要氣歪了,我怎麼沒有見過,比如武則天,她不殺女兒,能坐上皇后之位嗎?
我這叫做合理猜測,我做夢見過不行嗎?
大唐,
魏徵,房玄齡,杜如晦紛紛皺眉。
“不是我們挑刺,周文王有百子,從哪裏得來的這個觀點?”
程咬金一愣:“你們史書都不看嗎?”
尉遲恭搖搖頭:“老程,你這就錯了,人家是真不看,自己就可以編的。”
程咬金恍然大悟,魏徵不就是編寫史書的人嗎?
魏徵幾人要氣死了:“我們跟你談的是正經歷史。”
程咬金雙眼一翻:“你們還知道正經歷史啊!”
見到魏徵真的憋不住了,程咬金嘿嘿笑道:“要不要再打個賭,這次咱們剃頭髮,我討厭禿驢,要不你就變成我最討厭的樣子吧。”
魏徵:“....”
他可不敢再打賭了,輸怕了。
【那麼,從哪得出的結論,周文王有百子呢?】
【《詩經·大雅·思齊》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貴族說:《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
【什麼意思,意思是,姬昌的妻子大姒,她繼承了她婆婆和太婆婆的美德,她的美德是什麼,就是生養了一百個兒子。】
【大姒作爲嫡妻,是姬昌所有人兒子的母親,所以,周文王有百子的說法,就是來自於此。】
【這是正經史料,可不是野史,而是貴族自爆,說不定作者還是姓姬的。】
放屁!
大秦,
淳于越看到了天幕中給出的史料,長鬆一口氣。
還好,還好,不是從墳墓裏挖出的新東西。
他對着衆人說:“陛下,扶蘇公子,公子高,你們看看,博主在亂說,這句說的意思是:姬昌的妻子大姒,她繼承了她婆婆和太婆婆的美德,他的美德是什麼,是多生兒子,百,意思是多,而不是一百個!”
胡亥翻了一下死魚眼,恥笑道:“你當我傻,人家說的是百,你非要說多,既然要說多,爲何詩經不直接寫《多斯男》,而要寫《百斯男》,這不是脫褲子拉屎嗎?”
對大乾蹲大號不用脫褲子,因爲都是開襠褲。
贏陰嫚也說:“難道史書上每一個百,都要解釋成多?那麼史書你就看不成了,張良的百二十斤鐵錐,你怎麼解釋呢?幾百斤重?”
公子高也說:“歷史上的東西,不是你們想解釋成什麼,就解釋成什麼的,大家眼睛都不瞎吧。”
淳于越感覺人都懵了,啥時候,他們把百解釋成多,就行不通了?
以前他們可是想法怎麼解釋就怎麼解釋。
(博主,這裏的百是多的意思吧。)
(你這麼解讀史料,是被別人打的。)
(對啊,我從翻譯軟件上,看到的就是大姒有多個兒子,而不是有一百個兒子。)
(博主,你屁股得正啊!)
陳勇笑了,說實在話,這就是話語權,最終解釋權的問題了。
【你們都聽過文王有百子吧!】
【我告訴你,古人從來沒有認爲這個百是多的意思,人家一直認爲就是有一百個兒子,包括封神榜的作者,都是這麼認爲的,周文王有百子,在古代叫做共識。】
【只是呢,近代一些學者認爲,百應該代表多的意思,理由是什麼,因爲姬昌沒有一個個兒子,史書上,能夠考證的,只有最多二十三個,其中幾個還存疑,所以百就是虛指。】
【因此,他們才把這句話翻譯成了,大姒美德就是兒子多,認爲這是最貼近歷史的解釋。】
【那麼對着沒?】
【明顯錯了。】
【那麼是誰推翻了這個說法呢?】
【是姬昌自己!】
【因爲姬昌又又又寫日記了。】
【在日記中,他表示對於朝歌妻子思念。】
【對!是對朝歌妻子的思念,這個妻子不是大姒,大姒在姬周呢,姬昌覺得此生不復相見,這肯定見不着了,妻子都在朝歌呢,是人質啊!】
【於是,咱們的一些學者就做出了一個結論:姬昌在朝歌,被囚禁的時候,寂寞空虛冷,於是他娶妻生子了!而且,還沒有帶回姬周,留在了商紂王手中。】
【而更可怕的是,這個日記呢,又跟詩經中的內容完美契合了。】
【姬昌在姬周是沒有生出那麼多兒子,但加上朝歌的,那不就夠了嗎?】
【詩經是貴族嘴裏的八卦,你覺得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這個你自己判斷。】
【選擇一:我覺得是真的,有句話叫做,圈子裏的祕密,只有圈子裏的人懂。】
【選擇二:就算是日記裏寫了對朝歌妻子的思念,我也不相信姬昌在朝歌娶妻生子了。】
(又是一個大瓜啊!)
(所以,正經人真的不要寫日記,這有社會性死亡的風險。)
(不得不說,姬昌是個好學生,寫日記習慣得保留,不然我怎麼能聽八卦呢?)
(說一句實話,很多人圈子裏是有一些外人不知道的信息的,懂得都懂,比如狗仔,你認爲不可能的事情,也許在圈子裏已經成了公開的祕密。)
(說句說話,我知道詩經是西周貴族寫的,我就基本上認定了他的真實性。)
大周,
姜子牙笑的揉肚子。
“好好好,姬昌這是屬於自爆型人格。”
“我就喜歡這樣的。”
一旁,召公,畢公都傻眼了。
日記還記載了這個?
他們回頭怒瞪周公旦:“你不是把史料都給毀了嗎?”
這個玩意太高端,他們是沒有資格看的,畢竟,按照當時的思想,這玩意可是隻有天子纔有資格看。
周公旦嘴角抽了抽,解釋道:“這可是父王的心血,是我們宗周的發家史,他雖然黑暗血腥,可能並不完美,但,那畢竟是父王一生爲之奮鬥的事業啊!旦,怎麼可能毀掉?”
周公旦雖然可以毀滅殷商一些人存在的痕跡,但,這可是他父王,抹掉了這些,他父王豈不是也成了白板?
所以呢,周公旦最後還是沒有銷燬這些,而是選擇了讓這些東西陪着父王的故居一起長眠。
召公,畢公長嘆一聲,完犢子了。
大唐,
魏徵,房玄齡,杜如晦幾個人都愣住了。
真,真寫日記啊。
話說,周文王啥時候得的這個臭毛病。
你寫什麼不好,寫日記?
你這是要坑死後輩子孫啊,我們想給你洗地都洗不成了。
魏徵則是暗暗的擦了一下額頭的汗,差點他就變成禿驢了。
南宋,
秦檜盯着天幕,心裏祈禱着,千萬別相信,千萬別相信。
他覺得一些人肯定是證據擺在面前也不會相信。
秦檜猜的還沒錯。
因爲呢,對於日記的解讀,還存在着分歧。
認爲周文王在朝歌娶妻生子,並沒有像一些人改史那麼成爲共識,畢竟日記也才發現時間不長,還未被廣泛接受。
天幕中的投票也出現了兩極分化。
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選擇了相信,而百分之四十的人選擇了不相信。
陳勇並不意外,畢竟學術界暫時也把這種觀點當成一種新觀點,在沒有更多的證據下,學術界暫時無法形成共識。
【咱們先放下分歧,不管你信不信,我給你說,爲什麼姬昌會在朝歌娶妻生子呢?】
【爲什麼貴族說他在朝歌生了八十個兒子。】
【姬昌到底在朝歌經歷了什麼?】
【這就跟商紂王的酒池肉林有關了。】
【商紂王的酒池肉林存在嗎?】
【是存在的!】
【先說酒池肉林,第一種錯誤的解讀,就是用酒灌滿了池子,把肉掛滿了樹林,用於顯示商紂王的奢靡無度,這種說法就是完全的錯誤,就是典型的覺得皇帝用金鋤頭幹活。
殷商時期,貴族不缺酒肉,不需要用這種方式來炫富。
他們的炫富的方式是什麼,人祭!
看誰的規模大,看誰的祭品規格高。】
【那麼酒池肉林的第二種解釋呢?】
【是一種祭祀的規格。】
【什麼規格呢,血流如池,祭品如林,跟一頭頭生豬一樣,被掛在了祭壇的木頭架子上,看起來如同一座樹林。】
求催更,求免費的爲愛發電,還有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