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姬昌兒子的用法

作者:練習生001
(奇謀,我基本上猜到了,生兒子,不就是爲了繼承家業香火嗎?

  (我曹,你一說還真是的。)

  (尼瑪,這不會就是推恩令的原始版本吧。)

  大秦,

  扶蘇眼睛瞪大,多生兒子,繼承家業。

  分封制!

  當時的制度以及姬昌百子的事情結合在一起,這答案還不夠明顯嗎?

  “我知道了,帝辛是想讓姬昌多生兒子,然後讓這些兒子都繼承姬周的封土,如果這些兒子都繼承了一部分,那麼姬周瞬間就被瓜分的四分五裂,成爲諸侯國中最小的那一種。”

  胡亥當即嚷道。

  淳于越等人也想明白了。

  一想到商紂王用這種方式對付姬昌,就感覺商紂王此人心術不正啊。

  大漢,

  漢武帝哈哈大笑。

  “推恩令,推恩令,千古奇謀,這纔是分封制度下最應該出現的奇謀。”

  主父偃點點頭。

  漢朝雖然是郡縣封國並行的制度,但封國畢竟不多。

  而夏商周時期,纔是真正的封國制度,他們怎麼可能不清楚多分封諸侯,可以讓諸侯的實力變弱呢?

  如果老祖宗這點水平都沒有,也不用爭霸了,直接菜雞互啄算了。

  大唐,

  李隆基攬着楊貴妃,滋溜一口酒,吧嗒一顆荔枝,喝的很上頭。

  他呵呵笑道:“推恩令朕就學的很到位,多封一些節度使,可以確保大唐高枕無憂。”

  你確定嗎?

  楊貴妃雖然不懂,但總感覺不對勁,因爲安祿山每次看她的眼神,像是把她要喫掉。

  楊貴妃甚至給李隆基說了幾次,李隆基的說法是:“越粗鄙的人,越無法成事,這纔是應該要重用的人。”

  楊貴妃心裏認爲,道理是這個道理,但總感覺哪裏不對。

  【我看大家都猜到了,商紂王允許姬昌在朝歌娶妻生子,就是爲了分化姬周。】

  【你想想,姬昌的兒子生下來,誰養呢?】

  【肯定商紂王啊。】

  【這些姬昌在朝歌生的兒子,想要獲得姬周的繼承權,分姬周的封土爵位,他們必須死死的依靠商紂王,因爲姬周是不會承認的。】

  【因此呢,姬昌只要在朝歌有子嗣,那麼,必定都是商紂王的義子。】

  【他們會把商紂王當成金主爸爸。】

  【一切都會聽從商紂王的安排。】

  【然後呢,這些被商紂王養大的姬昌的兒子,就是對付姬周的最恐怖的武器。】

  (我曹,把仇人的兒子養大,對付仇人,這是什麼歐洲中世紀行爲?)

  (果然,人類的智慧是雷同的,以前覺得歐洲出現這種事情,我們炎黃沒有,是因爲我們有禮法,可是,我天真的,在禮法並不是絕對主導的年代,這種事情還是發生了。)

  (我曹,真是推恩令啊,也就是說,姬昌被定下了生產任務,怪不得貴族說他百子,要是一天沒事幹,只讓他生孩子的,女的肯定不行,但男的可以啊,那個中山靖王,不就生了一百多個兒子。)

  (按照商紂王的打算,姬昌的兒子越多,姬周拆的越散,肯定是讓姬昌死命的生,只要生不死,就往死裏生。)

  (我猜錯了,我以爲是要把姬昌的日子獻祭。)

  (獻祭有啥作用,只能出出氣,但這可是治國的大策。)

  三國,

  曹操鬱悶的抓了把鬍子。

  “中山靖王太能生了。”

  “要不是他怎麼能生,古人還真不相信有人能生一百個兒子。”

  “他要是生不出一百個兒子,劉備也不可能假冒啊。”

  一旁,荀彧說了句公道話:“主公,劉皇叔並非假冒,那是有族譜的。”

  曹操哼了聲:“這事我還不熟嗎?我也幫過其他人生兒子,這算我的,還是算他的?寫進誰家的族譜?”

  啊這!

  荀彧被問懵了。

  他都忘了,還可以這麼整。

  你們真是不當人子!

  不對,你是不能這麼污衊劉皇叔啊,之前你們不是還惺惺相惜。

  曹操表示,我沒有看清劉備的狼子野心啊,不然,我早就統一天下了。

  【看明白了姬昌兒子的用法,你們大概就能明白趙構爲什麼不能迎接二聖回朝的另一個原因,有人說,二聖都死了,還怕什麼,正是因爲死了才更怕。】

  【萬一,迎接回來的是二聖的兩百多個兒子,扶着棺材回來呢?】

  【趙構怎麼安置這些弟弟和大侄子。】

  【人家也許不要他的皇位,但,你多養兩百多個宗室,你財政喫得消嗎?】

  【更害怕的是,這些人在金人那裏長大,他們萬一是金人的奸細怎麼辦?】

  【所以呢,看歷史不能只看一個方面,得要用多種維度分析。】

  (尼瑪,我還真沒有想到這一層。)

  (的確我是想的簡單了,我以爲,二聖回來會引起的是皇位的正統性,可是就算是不是皇位,兩百多個兒子,也是一個大坑啊。)

  (二聖能生這麼多嗎?)

  (他們生不了,他們的皇后和妃子可以幫忙啊。)

  (皇后生的兒子,四捨五入就是皇帝生的,只要別是胡人的血統,你能分的清?)

  (這麼說的話,民間的野史,未必是假的?)

  (金人不在乎這個,你覺得是真是假呢?)

  (我曹,我曹,我曹!)

  南宋。

  趙構忍不住流下了熱淚。

  “有人懂朕,有人真的懂朕!”

  “他們都以爲朕是小家子氣,可是,朕真的迎回二聖,知道會給大宋帶來多大的負擔嗎?”

  “兩百多個宗室,還有公主,他們喫的都是百姓的血汗錢啊。”

  “朕是爲了百姓減負。”

  這一次,趙構喊的是理直氣壯。

  因爲他早就想到這個問題,甚至,朝廷中也有人討論過這個問題。

  二聖在金人有子嗣,這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還有,皇后妃子,是否遭到了欺辱,也生下了孽種,這也是要考慮的實際問題。

  治國,不是理想主義。

  你得解決現實存在的問題。

  有些人呢,連現實存在的問題都不清楚是什麼,還自大的說,自己很厲害。

  “打賞,必須要打賞!”

  趙構激動的讓人取金子來。

  岳飛認同的點頭,是的,他也知道啊,所以呢,他也是喊口號,皇帝喊,他就喊,皇帝不喊了,他也不喊了,他纔不會傻到真的迎接二聖回潮,這是激勵士氣用的。

  他岳飛生在這個時候,怎麼可能不明白,皇帝多子並不會多福,反而是給百姓造成了巨大的負擔。

  今天身體不太舒服,就只能更新一章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