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打破王朝週期律的王朝
崇禎感覺天雷滾滾好怕怕。
“原來孟子說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是這個意思,就是擁抱貴族。”
“孟夫子果然是實誠人。”
“這纔是史書中的密碼吧。”
他終於明白了自己爲什麼治國,越治越爛的原因,感情沒有把握住中心思想。
這時候,有錦衣衛過來。
“陛下,陝西大災,是否要撥賑災的銀子?”
錦衣衛原本不問的。
可是看了天幕之後,他也刷新了自己的世界觀,感情自己以前學的東西都是錯的。
爲了能夠永遠拿到金飯碗,他覺得大明這艘破船千萬不能沉,至少在他這一代不能沉。
於是過來再次確認一遍。
崇禎用力的搓着臉,內心做着痛苦的掙扎。
“救災,還是不救災?”
以前,他是被人忽悠瘸了,覺得君王應該愛底層,才救災的,現在他懂了。
原來他爲底層付出多少,都無法挽救大明。
這時候,纔是人性的抉擇。
最終,崇禎一咬牙,做出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救!銀子足額撥下去。”
錦衣衛聽了之後大驚,勸諫道:“陛下,您也看了天幕,應該明白,救災愛民並不能讓大明永續存在,可能,還會縮短大明的壽命。”
是的,這些銀子可是國庫的錢,用一筆就少一筆。
現在大明的稅收怎麼說呢,用一個詞來形容,叫做:如有!
現在國庫的銀子都是先帝積攢的家業。
崇禎眼睛微紅,怒吼:“朕能不知道嗎?可是,朕能看着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易子而食還無動於衷嗎?大明就算亡在朕的手中,朕也要救災,也許這是朕一輩子做的最對的一件事。”
錦衣衛張了張嘴,最終嘆口氣了,行禮,“遵命,陛下!”
等錦衣衛離開,崇禎癱坐在地,感覺失去了所有的力氣。
“呵呵呵,我還是不能當一個暴君啊。”
南宋,
岳飛都被幹蒙圈了。
他呆愣愣的看着天幕,腦子一團漿糊。
朝堂中的聲音都感覺像是蒼蠅嗡嗡。
他腦海中只有一個念頭。
古代的臣,竟然是男奴隸。
而且,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爲什麼如今的讀書人一個個都不清楚呢?
不,至少尚書裏面的解釋,就是這個意思。
這時候,趙構也想說一句我曹,可惜,他在天幕中還沒有學到這個詞的精髓。
一口老槽憋在心裏不知道該怎麼吐。
就差開一個大宋版本的吐槽大會了。
北宋,
讀書人炸開了鍋。
“天啊,真是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古代很多經典中,臣不就是男奴隸嗎?”
“我們一直沒有臣的解釋跟聖賢的經典結合起來,一旦結合,細思極恐!”
“史家的天要塌了!”
“不,是我們儒家的天要塌了?”
司馬光沒有說話,說再多也沒用,後世子孫不聽啊。
大漢。
漢武帝哈哈大笑。
“都說秦皇漢武是暴君。”
“卻說其他皇帝是愛民如子。”
“他們愛的是哪門子的民,這個民又是誰呢?”
“司馬遷,乾的好!”
“史書就該這麼寫。”
司馬遷摸了摸鼻子,這次真的不是我寫出來的。
不過,我只是收錄了一些。
(天啊,如果臣是男奴隸,民是貴族,孟子所謂的民爲貴,君爲輕,該怎麼解釋?博主,你可要給我們到時候好好說道說道。)
(民爲貴不可怕,你再品品,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仇寇,這才猛吧。)
(這個應該算精華了,大復仇思想。)
(還好,孟子的人設沒有完全塌方。)
(博主,古代所有爭霸戰爭的勝利者,都是得貴族得天下嗎?)
陳勇看着彈幕一層層的刷着,他知道,第一次知道了所謂的民,所謂的臣,誰纔是底層的時候,很多人的世界觀都崩了。
他曾經也崩潰過。
知道這種感受。
那是固有觀念被徹底摧毀的迷茫。
【我很想說,擁抱底層,纔是正途,但現實卻恰恰相反。】
【擁抱貴族能夠成功,是有着底層邏輯支撐的。】
(我的個親孃,擁抱貴族,還是符合邏輯呢?)
(這到底是什麼邏輯?)
(我想看更加黑暗的東西,博主,你大膽的說,我們不差這點流量。)
大唐,
魏徵,房玄齡,杜如晦,都死死盯着天幕。
他倒要看看,博主怎麼論證。
程咬金雙手抱胸,一副看人鬧不嫌事情大的模樣。
“如果,真的給論證成功了,很多歷史都要重新看,仔細看,用平民史觀看。”
“儒家評選的那些所謂愛民如子的皇帝,什麼一心爲民的丞相,可得要小心了。”
天幕中,
周公旦還是孜孜不倦的希望周武王能夠採用商紂王的改革政策。
周武王姬發冷笑不已。
“旦弟,你覺得我蠢嗎?”
旁邊,一直看人鬧的姜子牙發話了,“大王,其實我也希望你採用商紂王的改革辦法。”
爲什麼?
這次,召公畢公都驚呆了。
之前,反對商紂王最狠的人,就是你姜子牙了吧。
“大王,雖然採用商紂王的改革策略,會很難,但效果好啊!”
“你可以擁有無上的權力,還能確保大周越來越強,擁抱底層改革的會很徹底,如果成功,王朝的壽命,會更長,殷商就是一個例子!”
【是的,殷商之所以能從武丁時候開始不斷做大做強,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武丁開始,商王在不斷改革,釋放底層力量。】
【從而讓腐朽的殷商王朝,開始逐步擺脫王朝週期律,開始活出了第二世!】
【這種改革爲什麼會逆着王朝週期律呢,因爲他解決了一個,就是人和地的矛盾。】
【衆所周知,王朝週期律,就是王朝自然死亡的時間,有兩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就是完成了土地兼併,土地完全掌控在了貴族手中,用一句來形容,叫做:富者阡陌連田,貧者無立錐之地。】
【第二個條件,土地上的糧食無法承載人口總量。】
【而殷商的改革,就是通過釋放底層力量,然後用底層力量,開疆拓土,然後用新獲得的疆土,緩解了第二個條件,殷商的土地無法承載殷商的人口了,但其他地方的土地可以啊!】
求催更,求免費的爲愛發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