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周宣王不敢算計姞姓楊國

作者:練習生001
(我去,這也太誇張了吧,姞姓真的這麼強?)

  (考證出來的姞姓國也才十幾個,博主直接吹成了佔有諸侯國數量的十分之一,是不是太誇張了?西周可是有八百諸侯。)

  (誇張嗎?找人問問,大吊哥。)

  (西周初年是有八百諸侯,但是,周宣王時期,這已經是西周末年了。

  經過了兩百多年的諸侯兼併,尤其是申侯對西北的兼併,徐偃王一脈對東南的兼併,晉國對於北方的兼併,楚國對於南方的兼併,鱷國造反時候對東方的兼併,齊國魯國勢力擴張對於東夷的兼併。

  你覺得當時諸侯國能有多少?數量減少三分之二應該沒問題。

  所以呢,姞姓諸侯國的數量佔十分之一,應該算是比較中肯的。

  (我的媽啊,現在我才明白貴族是什麼實力。)

  (同理,我也明白了歐洲爲什麼是貴族打架了,以血脈爲權力傳承方式的時代,階層固化的可怕。)

  (我這波覺得,得站周宣王了。)

  (我也是。)

  大周,

  周宣王長鬆一口氣,終於有人肯聽他說的了。

  “上古八大姓,實力可不是你們以爲的那麼簡單。”

  “其實就可以理解爲,這天下就是八大姓的。”

  “當然,殷商子姓,純屬就是意外。”

  子姓是遊牧出來的,以野蠻戰爭了文明,才造成了那麼一點點的意外。

  但也不多,很快就被上古八大姓給推平了。

  要不是很多人在改革變法,上古八大姓起碼統治兩三千年沒問題。

  北宋,

  百姓們交頭接耳,一個個的痛罵:“哎,官吏世代承襲,就是姬周搞出來的,人家周宣王還改革變法,多好的天子啊,比我們大宋的要強多少倍。”

  “這些人還要站在晉文侯姬仇隊伍了,哎,我都替周宣王心寒啊。”

  “對,尤其是有些人不要臉,還硬要抹黑周宣王,說他後期昏庸,人家那裏昏庸了,明白着呢,陰謀陽謀一套一套的。”

  這些話傳到了司馬光的耳中,讓他很不爽。

  現在的大宋風氣不好,張嘴閉嘴改革變法,都是王安石的惹的禍。

  等到他上位,一定要叫停這種虐民行爲。

  但現在,司馬光還是要積累人氣,名望,才能取代王安石。

  而如何取得這些,就是要造勢。

  要拿到解釋經典的權力。

  這樣纔會得到天下讀書人的認可,成爲丞相。

  於是,司馬光繼續給周宣王找事:“大家不要被唬住,周宣王只說了這是諸侯國,諸侯國的實力不一,大的能夠媲美天子,小的還不如一個縣。

  這樣不足以說明姞姓很強,起碼不能讓我信服!”

  讀書人有人點頭,覺得司馬光說的對,有人鄙夷,這就是擡槓。

  【我知道,很多人覺得諸侯國實力大小不一,很難衡量姞姓的實力。】

  【那麼,咱們就用另一種方式,給你展示一下上古八大姓的統治力。】

  【看什麼呢?官吏的數量。】

  【上古八大姓真正的統治力,就是他們對官吏階層,對權力職位的壟斷。】

  【要知道,一個家族,只有一個人能當族長,姞姓在一個諸侯國內,只能有一個國君,那麼其他姞姓幹什麼去了呢?】

  【去當官了!】

  【當什麼官?就是給天子當大臣,比如三公。】

  【那麼姞姓有沒有人幹到這個位置呢?】

  【有!】

  【這個人叫做尹吉甫,又是咱們的老熟人。】

  【他就是姞姓尹氏的人。】

  【他的權力有多大呢?最厲害的時候,就是在周宣王前期,他不但是三公,還是天子六師的統帥,曾經帶領天子六師征伐獫狁,還立下了赫赫戰功。】

  北宋,

  讀書人哈哈大笑。

  “司馬兄,你看,你剛一說,人家就啪啪打你的臉。”

  “姞姓的統治力,是在官吏羣體中。”

  “你說,諸侯國實力不一,不好統計衡量,現在人家用官吏數量,你沒話說了吧。”

  司馬光只感覺流年不利。

  他剛吹的牛逼,一秒就被揭穿。

  他死鴨子嘴硬道:“尹吉甫不是尹國國君嗎?這也能算?”

  讀書人現在可不相信他的話,必須問一問真假。

  有一些真正的愛國文人就發了彈幕:“尹吉甫是尹國國君嗎?博主,你這麼算,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對啊,尹吉甫能夠當三公,是因爲他是諸侯國君吧。)

  (每一個諸侯國君,都是可以在中央掛名的。)

  陳勇笑了,這就是一個誤區了。

  【很多人以爲尹吉甫是尹國國君,這是錯誤的!】

  【爲什麼呢?】

  【很簡單,尹吉甫如果是尹國國君,那麼他的爵位就應該是尹侯,但是呢,尹吉甫的爵位卻不是尹侯,而是兮伯!】

  【這說明了什麼?】

  【就說明了尹吉甫沒有繼承尹國國君之位,他爵位是靠着軍功晉升來的,不是家族世襲的爵位,而是自己的爵位。】

  【尹吉甫的情況跟商鞅類似,他自主創業,最後成功,然後族譜單開一頁。】

  【尹吉甫,既是姞姓尹氏的人,也是姞姓兮氏的鼻祖,他的子孫可以叫尹氏,也可以跟着他的爵位,因官爵而氏,被叫做兮氏。】

  【就跟商鞅一樣,他是姬姓衛氏的人,但他也開創了姬姓商氏,族譜單開一頁,又創造了一個支脈。】

  (我去,厲害了,博主這歷史功底簡直神了。)

  (對啊,古代稱呼人的時候,一定會用他最高的頭銜,尹國國君之位,肯定比兮伯的爵位要高,叫兮伯而不叫尹侯,這就說明了尹吉甫是沒有繼承國君之位。)

  (估計是尹吉甫實力強,看不上尹國國君之位,跑出去單幹了,這是一個富二代創業成功的例子,剛好解決了尹國兄弟爭奪家產的問題。)

  (大吊哥,真的嗎?)

  (真的啊,有考古證據,兮甲盤!這就是爲尹吉甫製作的,表彰他的豐功偉績,尹吉甫就是姞姓兮氏的鼻祖。)

  (尹吉甫這麼牛的嗎?)

  (你以爲呢,他兒子評價他的功勞,繼續擔任三公之位,你就知道這位的權力有多大。)

  【尹吉甫,能文能武,武可以擊敗犬戎,文,可以治理天下,更是被古代認定爲《詩經》的作者。

  被稱爲炎黃詩詞之祖!

  當然,詩經可能他創作了一部分,整理了一部分,但,尹吉甫的實力可見一斑。】

  【這就是上古八大姓的另一個優勢,叫最知識壟斷。】

  【所以呢,姞姓當不了諸侯國君的人,紛紛跑去了中央當官,周宣王時期,歷史記載的不到十個重要大臣,姞姓就有兩個,一個是尹吉甫,一個是韓姞之父,他們都屬於三公九卿的級別。】

  【韓姞女的父親,也跟尹吉甫一樣,他也沒有繼承國君之位,所以他的爵位是屬於自己的。】

  【因此呢,韓姞女,名字就從夫也就是跟着韓侯,如果她父親繼承了國君之位,她的名字應該從父,就跟楊姞女一樣。】

  【你看看,光是中央,姞姓的權力就這麼大。】

  【地方呢?姞姓在中央不能當官,就會以自己的知識爲籌碼,去給幫諸侯國管理內政。】

  【所以呢,上古八大姓,幾乎壟斷了西周官吏職位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剩下的百分之十,是子姓,風姓。】

  【更可怕的是,因爲歷史原因,嬴姓,姜姓都是被姬周排斥的,姬姓因爲跟諸侯是對立關係,所以也會被地方諸侯排斥,所以呢,最後其實上古五大姓,瓜分了整個天下所有的官吏職位,姞姓分的蛋糕就更大。】

  【姞姓最恐怖的勢力不在諸侯國上,而是在中央和地方各級官吏的數量上,應該佔有了天下官吏數量的大概五分之一左右,也就是姬周天下當官的,五個人中至少有一個是姞姓!】

  天幕中。

  周宣王對着姞姓重臣說:“有句話,孤就明說了。”

  “只有你們姞姓背叛孤的,孤是不敢背叛你們姞姓的。”

  “因爲,孤如果這麼幹了,會被你們姞姓集體抵制。”

  “我就算是得到了楊國,又能怎麼樣?”

  “一個楊國,跟天下姞姓的支持,你覺得孤會選擇哪一個?”

  【所以,這裏又出現了一層博弈。】

  【選擇一:用陰謀詭計吞併楊國,違周宣王得到了楊國,但同時失去了姞姓整個族羣的支持,並且成爲了死敵。

  這個選擇呢,收益不大,風險很大。】

  【選擇二:不去幹這種蠢事,他依然能得到姞姓的支持,還可以坐看申侯姜姓,姬姓小宗跟姞姓不死不休。

  真個選擇了,收益巨大,風險爲零。】

  【如果你是周宣王,你是執棋者,你會選擇哪一個?】

  晚上還有一章下一章解釋,爲什麼周宣王要接手楊國,這是一個陰謀,針對周宣王的陰謀,聰明的人可以猜一猜,誰在害周宣王,怎麼害?

  求催更,求免費的爲愛發電。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