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杜伯家族刺殺有多容易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有人真的以爲杜伯家族刺殺周宣王很難吧,傻子纔會爲自己一律承擔,聰明的人都應該去找盟友!)
(刺殺周宣王是一個大活,他符合了當時所有貴族的利益,周宣王因爲變法得罪了那麼多人,在當時的姬周,只要誰敢去刺殺周宣王,肯定是到處能找到願意幫忙的人。)
(這叫什麼?就是傳說中的得道多助,雖然這話用來形容反對周宣王的勢力,但話糙理不糙。)
(從杜伯家族刺殺周宣王這件事情可以看出,有些人讀歷史真就是比照本宣科還可怕,他們竟然懷疑杜伯家族有沒有能力幹這種事?)
(春秋戰國時期的幾個大刺客,什麼荊軻刺秦啊?難道是荊軻他們自己有實力嗎?還不是靠着支持他們的勢力,給他們提供各種便利條件。)
(杜伯家族,充其量就是一個刺客,他幹不了的事,自然有其他投資人爲他解決。)
大明,
崇禎點點頭,這次他都懂。
“這件事,我都知道。”
“杜伯家族刺殺周宣王真的不難。”
“就跟我們大明皇帝易溶於水一樣。”
崇禎剛當上皇帝的時候,也是怕的要死。
他深有體會,有一個龐大的貴族勢力想要弄死君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甚至當初他當不了皇帝,只能當王爺的時候,還自我安慰,當皇帝有什麼好的?
自己容易死不說,還容易絕後。
“接下來,就是杜伯家族刺殺周宣王的過程了吧。”
天幕中,畫面一閃。
杜伯家族向上古八大姓展示了自己要刺殺周宣王的決心後。
當天晚上,一個個蒙着面的死士絡繹不絕的來到了杜伯家族,獻上了自己的帶來的禮物。
“杜家主,這是我家大人送給您的東西!”
杜伯家族一看,倒吸一口涼氣,竟然是周宣王府邸的圖紙,守衛的情況,以及侍衛換崗時間。
還不等他們震驚完,又一個人帶着一張羊皮,放到了杜伯家族的桌案上。
“上面是我家大人整理出的天子的這半年的日程安排,包括了祭祀,祭祖,狩獵,祭天,等一系列天子必須要參加的事務。”
最後有人給杜伯家族遞上了一個名單,名單上面的人是天子六師新招募的成員,其中一些人可以被收買。
“我家大人說了,這些名單中的人,可以聽從你們杜伯家族的指揮和調動,這是命令他們的令牌。”
杜伯家族把所有人都送走後。
就驚愕的發現,當所有資料彙總在一起,他們對周宣王何時喫飯,何時睡覺,身邊接觸什麼人,周宣王的出行路線日程安排,甚至是他出宮參加祭祀和圍獵時,負責護衛的人員名單都一清二楚!
最重要的是這些人員名單中,有些人就是他們可以調動的,可以說,周宣王放個屁,貴族都給他們調查清楚鹹淡。
有了這些東西,杜伯家族覺得自己刺殺周宣王,用一個字來形容——穩!
“諸位,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們,該請天子歸位了!”
“善!”
於是,在杜伯家族和姬仇成合作的幾個月後,一場針對於周宣王的刺殺完美的完成了。
而這件事情,也被一些人記錄進了家族筆記中,成爲了歷史傳記的一部分。
【杜國家族能夠這麼輕易的自殺周宣王,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1個原因就是:周宣王對於貴族的壓迫感太強了,他的變法讓所有貴族感覺到了危機,讓這些原本分散的勢力團結在一起,聯手對付周宣王。
正所謂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
周宣王再厲害,他也頂不住天下所有貴族都想讓他去死。
杜伯家族能夠刺殺周宣王的第2個成功點,就歸功於姞姓楊國事件,貴族都不接手楊國,逼的周宣王分兵去治理楊國,調走了很多周宣王的心腹,尤其心腹單逨被調走輔佐楊國。
這導致周宣王近衛力量的缺失,空缺讓很多人把自己的棋子安插入了周宣王的身邊。】
【最後,一代傳奇天子,就這麼被貴族聯手殺害!隕落了。】
(這事情不就通順了吧,所以說每一個歷史事件,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前有因後有果。)
(博主之前給我們講,周宣王接手楊國,是人家給他布的一個局,我之前聽的朦朦朧朧,現在終於明白了,人家在這裏等着他呢。)
(我明白了,貴族這是刻意調走周宣王的親衛力量,把單逨都給弄走了就等着給他親衛力量中安插間諜,然後一波送走周宣王。)
(這些貴族之間的戰爭鬥爭方式也太無所不用其極了,寧願丟掉一個楊國,也要乾死周宣王,這本下的有點大。)
(這真的叫防不勝防,我是完全沒有想到,周宣王接手楊國,會造成這麼大的連鎖反應,現在我也才清楚這些人爭鬥的時候,手段有多麼的弔詭。)
三國
張飛直呼好傢伙,他轉頭問自己的二哥關羽。
“你整天懂春秋,你讀懂了這些沒有?”
關羽一陣默然。
說實在話,他根本就不清楚這裏的門道,一個武將能懂得用點計謀,對付一下同爲武將的人,感覺就很厲害了。
但是在真正的這些權謀爭鬥中,尤其是涉及到了政鬥,那真就是門外漢了。
不說別的,光人家佈局的如此長遠就可以看出來,跟一般人的水平差距有多大!
在關羽的認知中,周宣王接手了楊國,好像還是周宣王賺了大便宜,能夠多獲得了一些封土,掌控更多的區域,是勢力增加的體現,豈不知,卻是衰弱的開始。
可就是這麼一個舉措,卻埋下了一個巨大的禍根。
關羽轉頭問諸葛亮:“先生,如果周宣王不接手楊國的話,能行嗎?”
諸葛亮輕抿了一口酒,搖了搖羽扇問道:“知道什麼叫做陽謀嗎?
這不是說你想怎麼做,而是你無論怎麼做,你就要着了人家的道!”
得罪所有貴族的下場,可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大漢
劉盈羨慕不已。
不管是姬仇怎麼利用杜伯家族,還是那些貴族,用楊國給周宣王挖坑,到最後杜國家族爲了達成目的,也展現出了自己的智慧。
每一個人幾乎都顯得比他要聰明的多!
“這纔是真正的政鬥嗎?”
“我真的能當好一個皇帝嗎?”
如果他沒有呂后的知識,他真的能夠治理好整個王朝嗎?
他能鬥得過朝堂中這些老狐狸嗎?
劉盈表示真的沒信心。
一旁,漢文帝暗暗的攥緊了拳頭,心裏想着:我想試試!這樣的人生才精彩啊!
北宋,
讀書人都一臉鄙夷的看着司馬光,有人忍不住當時就調侃了。
“司馬兄,你這水平差的有點遠呀!”
“你竟然還懷疑一個刺客,在刺殺周宣王這種天子的時候實力夠不夠?”
“人家是有盟友的。”
司馬光被這些讀書人懟得心浮氣躁,很多事情就沒有過腦子了。
直接反駁問道:“憑什麼說是杜伯家族刺殺了周宣王呢?”
“歷史不是說,你想要怎麼改編就怎麼改編,改編不是亂編,得拿出證據來!”
這也是司馬光最後的倔強了。
求催更,求免費的爲愛發電,今天開始恢復兩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