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通俗易懂(2/4)
尤其是騎這種沒有馬鞍的馬匹,騎術的增長相當之快。
他也沒有忘記幫青娘尋找兩個女兒,鄭良百忙之中來給他送稿費的時候,答應幫着詢問一下。
畢竟商隊平時也接一些驛傳的工作,打聽兩個人也只是順帶的事情。
至於能不能找到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不過鄭良覺得找到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畢竟他提供的信息還是很準確的,而一個區域的牙房也只有那麼一個。
王清晨自然也希望能夠找到,這樣青娘一家也算是團聚了。
不過找人需要時間,還需要一點運氣。
如果她的兩個女兒如青娘一般被賣到別的州縣,就難找到了。
不過,有希望總是好的。
至於另一件讓他哭笑不得的事情也終於發生了。
“來來來,幫我看看,這故事怎麼樣?”
王清晨木然地接過自己師父的鉅作。
沒想到老爺子效率這麼高,這纔多久,這麼一本著作就橫空出世了。
是的,完全可以算是鉅作,畢竟十幾萬字還是有的。
這是一點不考慮雕版的困難程度啊?
當初他字數最多的《梁山伯與祝英臺》也是刪了再刪。
就這樣,雕版也刻了足足一個月,至於他的《倩女幽魂》更是短了不少。
這個時代,短,才意味着有出版的希望。
至於故事,王清晨在嚴壽滿臉期待的目光中彆彆扭扭的看了個遍。
故事倒是勉強及格,只是這濃濃的策論味和引經據典,實在是讓其哪哪都感覺彆扭。
如果這是一篇範文倒是合適,但是用來寫故事就真不是那麼回事了。
嚴壽期待的等着小徒弟開口。
不過王清晨就難了,這怎麼辦?
誇?怎麼誇?
萬一老爺子當真,讓自己拿去發稿怎麼整?
這好像把自己架起來了。
“我就說,師父出馬肯定行,這故事寫的比那什麼‘破曉書生’強多了,而且這字數也比他的多多了”
他簡單提醒一句。
“哦?”
嚴壽也沉思了一下,他也不是蠢人,自然明白自家徒弟的話中之意。
字數這麼多,雕版得雕多長時間,這也是作者需要考慮的事情。
“行,爲師再看看”
嚴壽顯然比較上心,對於書稿他還是有信心的,此時想起來,也不得不動筆修改起來。
其實自從《梁山伯與祝英臺》發佈以來,襄陽城各家書店也都在收書稿。
發佈的也不在少數,但是能如《倩女幽魂》和《梁山伯與祝英臺》一樣火起來的,卻是一本沒有。
他們還沒弄懂其背後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其實很簡單,就四個字:通俗易懂。
四大名著爲什麼火?就是因爲老百姓也能看懂。
不過王清晨卻不好點破,畢竟自家師尊的面子他還是要顧及的。
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他成爲了自家師尊最忠誠的讀者。
每次易稿,王清晨都是最先品讀的。
幾次下來,老爺子的故事竟然有趣起來,甚至就連王清晨也覺得已經達到了發表的程度。
講述的是一個舉子被人陷害落榜,落河被一個浣紗女所救,浣紗女原是水神所化,感其才華,幫其平冤昭雪,陪其秉燭夜讀最終考取功名的故事,講述了一些水底神宮的描寫,雖然保守,但也有可取之處。
顯然嚴壽走的也是意識流,
前世這種劇情簡直爛大街,但是現在卻算是嶄新。
“師父,寫的太好了,我覺的比破曉書生寫的一點不差”王清晨說道。
“那是自然”這是他最滿意的一版。
遞過書稿,他可不覺得出書這種事,一個學政還需要自己幫忙,所以他也沒有大包大攬。
“你這策論已經不錯了,至少通過院試沒什麼問題,六藝練得怎樣?再有半年時間就該院試了?可有信心?”
收起書稿,嚴壽才關心起自家小徒弟的事情。
“還好,應該問題不大”
以前他的弱項只有樂和御。
但是經過大半年的練習,現在這兩項至少不會成爲他的短板了。
“那就好,你的幾個夫子對你的反響很好,再堅持半年,明年說不定還真有機會”
雖然嚴壽覺得失敗一場也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能考中自然更好。
“多謝師父”
自從拜了嚴壽爲師以後,他的各方面學習都有嚴壽操心,甚至每天一篇的策論都會認真批改,
這一堅持就是大半年,除了冬假幾乎從未間斷。
所以王清晨對於嚴壽是很感激的。
“你心裏有數就行”
嚴壽對於自己這個十分省心的弟子也是十分滿意,他教的用心,弟子學的努力,這種成就感什麼都比不上。
離開嚴壽的教舍之後,他便又去了馬場。
一般上午上課,課後批改策論,中午訓馬,下午還是上課,循環往復。
即便這樣他依然甘之如飴。
比起前世,這一世的學習輕鬆多了,畢竟超強的記憶力不知讓其輕鬆多少。
八月
炎熱中又有幾分涼爽,時不時吹過的清風不知道有多麼愜意。
這個時候正是縣學夏假,一方面爲了避暑,一方面爲了農收。
假期沒有冬假長,只有兩週左右,他並沒有回家,而是選擇留在縣學。
回家其實也幫不上什麼忙,在縣學也能多練練五御,畢竟馬場沒什麼人,老朱正好做他的家教。
主要是王清晨太過年幼,很多需要力氣的技巧他都使不出來。
就像他的硬弓,如今也只能拉十次左右,再拉,胳膊就脫力,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一切還需要年紀作爲支撐。
鄭良又送來一次稿費,兩次加起來已經差不多一千五百兩左右。
由此可見他的書賣的有多好,但是關於青孃的兩個女兒還是沒有消息。
錢財太多,
他又買了一個退伍老頭做門房兼護衛,
一個半大小子做書童,順便幫助青娘打掃家裏,
一個大娘幫忙洗衣做飯。
而青娘順理成章成爲了管家,不過仍舊負責他的喫食,對於這些賣身的人來說,這算是莫大的榮耀。
書童名叫墨滌,十二歲,很是老實,雖然是書童,但是一個字也不認識。
王清晨安排他幫忙打掃,順便跟着老蠻頭學幾手功夫。
老蠻頭,也就是門房,雖然退伍,但是不缺胳膊不瘸腿。
據說他是自己發賣自己,然後將錢全都給了一個戰友的家眷。
大媽名叫三嬤嬤,沒有名字,從小就被賣來賣去,這已經是她經歷過的第四個主家了。
粗手粗腳,話不多但是幹活很麻利。
青娘也是看中了她這一點,畢竟很多婦女嘴碎的很,還喜歡議論主家是非。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