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院試案首

作者:有所
院試放榜並沒有耽擱太多時間。

  第二天午時,考院門口便站滿了人,其中多數都是看熱鬧的。

  畢竟每隔兩年纔有這樣的盛會,錯過豈不可惜。

  時值正午,考院大門分出兩撥人,一波人負責張貼所有高中考生的試卷,另一部分人負責張貼院試榜單。

  襄陽王清晨赫然高居首位

  這次襄陽算是大豐收,不僅王清晨高中案首,襄陽縣本次一共高中四人,這在往年也算是了不得的成績。

  尤其是案首之位,這可是襄陽縣自科舉以來第一個案首,意義非同凡響。

  一大早嚴壽就帶着一衆收拾利索的學子,在襄陽驛館等候報喜官的到來。

  隨着一陣敲敲打打的聲音自遠處傳來,所有學子的目光都在那幾個參加第二輪學子的身上巡視。

  “襄陽縣鄭舉公子高中院試三十七名,小的恭賀秀才老爺”

  報喜官的聲音由遠及近入得衆人耳中。

  “中了,我中了”有一個年紀二十出頭的學子興奮的拍案而起,這種時候他的心情是任何人都難以形容的。

  一邊謝過周邊同窗的道賀,一邊向旁座的諸位夫子行禮,這纔去接報喜官的賀表,順便打點喜錢。

  而襄陽驛館,也直接將巨幅賀表掛在驛館之外。

  有第一個就有第二個。

  “襄陽縣秦璜公子高中院試三十二名,小的恭賀秀才老爺”

  隨即又是一個陷入癲狂的學子,王清晨也很羨慕,還有點緊張。

  第三個緊隨其後。

  “襄陽縣趙鐸公子高中院試一十七名,小的恭賀秀才老爺”

  這人王清晨認識,和他同考樂科,看樣子考的不錯。

  不過趙鐸的報喜過後卻是陷入一片沉寂,衆人心中一沉,因爲往年襄陽縣差不多也是三人高中。

  今年如果再有很可能就是位列前十名,這就十分難得的了。

  畢竟荊州府城之中的世家和府學質量都不是襄陽縣能比的,所以往年前十名大多都是荊州城世家所得。

  如今有沒有可能?

  嚴壽也不禁將目光看向自家小徒弟,雖然他沒有期望小徒弟這屆就能高中,但是應該也有希望,憑藉那首詩。

  “恭賀襄陽縣王清晨公子高中院試案首,小的恭賀秀才老爺”

  隨着隆隆的敲鑼打鼓聲傳來,衆人的心再次提了起來,這次的動靜要比前三次大得多,肯定是前十名。

  “案首?”

  “案首?”

  ……

  就連嚴壽和幾位夫子此時都不禁站了起來,看向門口的報喜官,期望剛纔他們沒有聽錯。

  “恭賀王兄”

  “恭賀王案首”

  ……

  自從他的那首詩傳揚開來,他的這些同窗就對其尊敬很多,畢竟一個人想要更快出名,詩詞文章肯定是首選。

  王清晨也如夢初醒。

  連連道謝。隨後恭敬地和嚴壽行禮之後。

  這才從報喜官手中接過賀表,順便將袖兜內早就準備好的銀子遞了過去。

  這種沒有必要遮遮掩掩的。

  “謝案首大人賞”報喜官也是懂人情世故的,這麼大聲的說出來,自然讓人高看案首一眼。

  “多謝各位父老鄉親”王清晨又對着門外的諸多圍觀者躬身施禮,一個好的印象勝過千百口舌。

  荊州百姓也沒想到案首竟然讓襄陽的一個毛頭小子奪了去。

  不過看其彬彬有禮大家也出聲恭賀,如果是個不懂禮數的,說不得要說上兩句不好聽的。

  “好了,明天老夫帶你們四人去更換識認官印結,都回去吧”看得出來嚴壽很是高興。

  自秀才開始,識認官印結就有些不一樣了。

  首先其材質會變更爲絹帛和上好的宣紙,也就是和奏摺所用規制相同。

  其次上邊不僅有荊州府的戶房大印,還會蓋上學政大印,

  再次這份識認官印結還會在荊州府戶房留檔,如此纔算真正有了士子身份。

  同時還會頒發另一份秀才牘文(相當於學歷證明),領取各項特權時需要出示。

  諸位學子起身躬身行禮送諸位夫子離開。

  而考中秀才的幾人此時還是有些發懵,同行學子則是求着想要看看案首的賀表。

  王清晨自然也不吝嗇。

  他沒想到自己竟然能考中案首,畢竟自己答題有些太過規矩,都是耳熟能詳的論點。

  唯一出彩的可能就是雜文,但是學政應該不會草率到憑藉雜文錄自己爲案首吧!

  他一時也想了很多。

  而當天一道消息傳遍荊州縣城,十一歲神童高中案首,成爲了家喻戶曉的事情。

  也成爲諸多家庭教育自家孩子的口頭禪。

  王清晨一下子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雖然一衆學子對於案首的名字有諸多爭議,但是考院外就貼着諸位學子的答卷,不服辨一辯就是。

  還真有學子在考院之前針對前幾名的文章展開了一場口水戰。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其他人的文章多少還有可以指摘的地方,案首的文章就一個字“穩”,實在是太穩了。

  完全不像一個十餘歲孩子的筆力,更像是一個沉浸幾十年的老童生所寫。

  而最後的點睛之筆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實在讓他們無話可說。

  考中的學子更換案牘的時候,都會經由學政馮流耳提面命一番,王清晨也不可避免。

  不過畢竟在樂科考試的時候兩人有過交流,所以馮流也沒什麼特別的表示,只是尋常鼓勵。

  這兩天,送抵襄陽驛館的宴請函衆多,其中多是一些低階世家和一些想要叫好的本地學子學社。

  其目的無非招婿、招攬以及交好,還有一些想要資助的。

  這也是小世家的生存智慧,畢竟家裏人不爭氣的話,只好引進外援了。

  這些仕途上有希望的士子,自然是招攬的好選擇。

  王清晨收到的請柬更多,但都被嚴壽一一回絕,畢竟他可是在自家小徒弟的身上傾注了諸多心血的。

  萬一讓外邊的一些不良環境毀了這麼好的苗子,悔之晚矣,所以嚴壽幾乎處於嚴防死守的狀態。

  幾人更換完案牘之後,就開始規劃返程。

  至於下一階段的鄉試時間還早。

  因爲去年是大朔建國五十年,所以景佑帝特開恩科。

  經過數層遴選,鄉試安排在今年八月,以至於下一屆鄉試就在三年之後。

  而今年的鄉試他是沒機會參加了。

  正好三年時間,他也能多積累積累。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