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挖個大儒(給“愛喫貴陽烤雞皮的道童”五星加更)
那手裏是有真東西的,張倉從山腰一直考到山頂。
起初還只是一些簡單問題,但是隨着問題的深入,竟無一題能難住此子。
他的震驚比昨晚更甚,爲什麼?
這可是登山途中,完全都是心算,而此子完全不假思索。
大多數問題都能幾息之間給出答案,少數問題也不過盞茶功夫。
直至山頂,他不知問了多少問題,竟無一道錯漏。
越問他的心越沉,那眼神就好像見了鬼一般,這可做不得假,每一道題都是他臨時出的。
有些他甚至都不記得答案,但是王清晨的答案一出,他便知道肯定正確。
現在他確定嵩陽書院真的出現了新算學,而新算學更是顛覆性的。
此時他哪還有心思爬山,他直想投入其中,精心算學。
山頂仍是那個山頂,但是人卻不是那些人。
第一次王請晨是陪着嚴壽登山;
第二次是陪着書院同窗登山;、
這第三次是陪國子監一衆師生登山。
第一次興奮,第二次沒什麼感覺,這一次他只想挖人。
“看,這還有詩哎”國子監的學子卻是有所發現,頓時圍攏過去不少人。
看那方向,王清晨四人對視一眼,便目不斜視。
也不知道是誰這麼沒有素質,肯定不是我。
“哈哈,重陽四友,這打油詩寫的不錯,至少有我等三成功力”國子監學子的話頓時引起四人側目。
想要看看國子監哪個學子功力如此深厚,下山肯定要討教一二。
“不如我等也作詩一首?”有人提議道。
此次登山,大多都是國子監衆人,書院只有閻乾寥寥幾人相陪。
畢竟在書院這麼久,哪個一年不登個三四次的。
所以場中詩興大發多是國子監衆人。
王清晨找個石頭坐下,這小胳膊小腿真是有點累的,再加上山頂風大,他還是不去湊熱鬧了,省點力氣爲好。
“我看兩院學子都在,不如作詩比一比如何?”
張啓出言卻是讓國子監的學子齊齊一愣,畢竟昨晚已經吃了一癟。
現在趁着人家人少,有欺辱之嫌,非君子所爲。
不過畢竟是自己書院夫子,他們面面相覷,卻不好拒絕。
“不如還是劣徒出戰好了,也好向貴院學子領教一二”似乎看出衆人難處,張啓對着葉豐說道。
他身後的國子監學子無語了,昨晚是沒領教過嗎?第一次見把臉伸上去捱打的。
張啓在賭,賭王清晨詩才一般,一個小傢伙總不能樣樣精通。
這次不僅是爲弟子揚名,更是爲了他大儒的面子,如果能戰而勝之,也能挽回一二。
張倉有意勸阻,但是想了想還是算了。
其實他不喜歡國子監的氛圍,裏邊權貴子弟太多,搞的烏煙瘴氣的,而且書院的神童計劃在他看來。
難免譁衆取寵,也爲他所不喜,而且書院急功近利,喫相難看。
他之所答應在國子監任教也是爲了那半本《綴術》。
“你們四人誰去?”葉豐看向四人。
“葉師,昨晚王兄一展風采,令人記憶猶新,學生希望能繼續向王兄討教一二”
只不過還不待四人決定,丁成文卻先開口道。
景陽三人看着歇腳的王清晨,卻是有些同情。
人怕出名豬怕壯,小五這是長壯了呀!都被人惦記上了!
王清晨無語了這真是沒完沒了了,怎麼就是認不清形勢呢?
這就是神童?也就那樣吧!
“行吧!”王清晨無所謂,畢竟身爲掛哥,今天就教你認清現實。
看到王清晨答應,周圍衆人頓時興趣大增,畢竟昨晚一戰,讓所有人都重新認識了這個小子。
現在算是二番戰,是真材實料還是曇花一現?衆人都想見證。
“那誰來出題?總不會是……”
良朝是個膽大的,直接開問,意思不言而喻,場中兩撥人,張啓出題和葉豐出題顯然都不合適。
“如果信得過的話,由老夫出題如何?”張倉抽身說道,他也想趁此下定決心。
“儲良兄自然可信”
“勞煩儲良兄了”
張啓自然高興,畢竟屬於己方陣營,或許多少會有偏頗。
張倉聲譽不錯,葉豐自無不可。
“好好寫啊!小五”景陽三人開口加油。
“小王夫子,看你的了”閻乾突兀之間卻是說漏了嘴,讓張倉爲之側目。
“我看不如就以此詩登高爲題再寫如何?”張倉不再多想,對着國子監學子口中的所謂打油詩說道。
“多謝張師”丁成文躬身行禮認可。
“可以開始了吧!”
王清晨無所謂,現在正值暮秋初冬,山頂的風是真的冷,他只想趕緊下山。
而他的舉動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畢竟這纔多久,別人是七步成詩,你是七息成詩?
其中最好奇的非張啓和張倉大儒莫屬。
“賢兄莫非已經構思好了?如此,賢兄先寫便是,不必理會我”
“筆墨可否一用?”這玩意這次他可沒有帶。
“自無不可”
丁成文隨即將自己的筆墨遞過去,倒是很有禮貌。
他也想看看王清晨的詩才如何,畢竟是自己視爲一生之敵的男人。
王清晨也不客氣。
“登高
他日登高天地寬,
人間春色從容看。
縱有狂風拔地起,
我亦乘風破萬里。”
(《登高》出處有待考證,一說唐白居易,一說現代佚名所做
衆人原以爲王清晨會寫登嵩山之經歷,是他們狹隘了,沒想到他的詩立意如此之高。
其中的抱負和雄心、堅定和從容簡直要蓬勃而出。
這已經沒有比的必要了,這立意除非詩仙轉世或可一試。
丁成文頓時愣在原地。
他自然知道自己有多少斤兩,這種詩別說自己即便是自己師父恐怕也寫不出來。
差距如此之大嗎?大到他連提筆的勇氣都沒有,而且這纔多久。
“還你筆”王清晨倒是雲淡風輕。
“真可怕,這道心怕是要碎啊”良朝幸災樂禍。
“確實”景陽和孔卓表示認同。
葉豐則專注詩詞本身,他沒想到小傢伙詩詞竟有如此造詣,實在出乎意料。
“我輸了”經昨晚他師父痛敗一事,他現在也從容許多。
張啓似乎想要說些什麼,但是最後還是放棄了,不會有機會了。
“賢弟承讓”王清晨又裝了起來,現在不裝更待何時。
一首詩文讓大家對其有了新的認識。
此時已經是十月初,既沒有雪景,也沒有林海,風景大大不如其他時節。
而且山上風大,衆人只是慨嘆一番便匆匆下山,好在有王清晨的詩文打底,此行不虧。
整個下山過程,張倉大儒都是心事重重的,王清晨甚至得不時提醒,要不然肯定出現意外。
“你說的那個新算學?”張倉此時已經心癢難耐。
“什麼新算學,我可不知道”
一切沒有塵埃落定,他自然不會承認,至於想要知道什麼是新算學,那只有書院自己人才能知曉。
張倉此時才明白,眼前小子的挖人之言不是說說而已。
王清晨此時不着急,餌既然已經下了,釣不釣得上來魚得看耐心。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