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唱響
四海梨園這個名字一日之間便唱響整個京師。
王清晨特意叮囑花車上的幾人,只唱最經典的唱段,而不演唱完整劇目。
這樣,所有感興趣的百姓都要到梨園捧場。
傍晚時分
屬於四海梨園的時代纔剛剛開始。
鑼鼓乍響,如驚蟄之雷,打破了四下的吵鬧。
四海梨園不大的舞臺之上,大幕緩緩拉開,仿若時光的閘門開啓,將那後世梨園盛景徐徐展露。
臺側,樂隊諸位師傅各就各位。
司鼓者,雙臂懸而欲發,手中鼓槌恰似靈蛇,只待令下便要狂舞。
琴師微微俯首,弓弦輕搭,那二胡似有幽咽之意,欲訴千年的梨園傳奇。
盞盞明燈如皎潔月華,將舞臺點亮。
飾演梁山伯的晚秋儀步堂堂而出,身姿挺拔,瞬間讓人眼前一亮,仿若新科舉人,一顰一笑,盡顯大朔盛世的陣陣鏗鏘。
他身姿挺拔,皓齒明眸,額間英氣勃勃,輕啓皓口,欲訴還休,只是簡單幾步便讓人浮想聯翩。
隨着樂聲漸起,唱腔婉轉悠揚,恰似夜鶯啼鳴,清脆悅耳又飽含深情。
隨着“祝英臺”登場,那聲音,初時如涓涓細流,在空氣中緩緩流淌,繼而似長江奔騰,一瀉千里,充滿了整個梨園。
臺下觀衆,皆屏息凝視,沉浸於這開場的絕妙氛圍之中。
似癡似傻,若迷若醉。
老者面帶微笑,眼神中透着對往昔觀戲時光的追憶;年輕人則瞪大了眼睛,好奇與驚歎寫在臉上,被戲劇的魅力深深折服。
臺下,衆人皆側耳沉醉,其中不乏平民百姓,商家巨賈,官吏生員。
臺上,演員粉墨登場。
或許是從王清晨身上得到了不少靈感,
飾演梁山伯的晚秋,將梁山伯一介書生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
而那扮演祝英臺的雲霞,更是光彩照人。
她女扮男裝時,英姿颯爽,透着俏皮聰慧;恢復女兒身後,則嬌羞婉約,眉目中滿是深情。
“書房門前一枝梅,樹上鳥兒對打對……”二人的對唱,猶如兩隻黃鶯在林間穿梭啼鳴,一個嗓音清朗,一個腔調婉轉,配合得絲絲入扣。
臺下的百姓,有些嘴裏還不時跟着哼唱幾句,許是花車遊街時多多留心,臉上滿是愜意與享受。
而更多的反而是憧憬愛情的年輕士子,雖初聽此曲,卻也被那優美的旋律、動人的表演深深吸引。
有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舞臺,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瞬間;
有的微微張着嘴,滿臉都是新奇與讚歎,已然沉浸在這悽美的愛情故事與精妙的戲曲藝術之中,彷彿隨着梁祝二人一同經歷那同窗共讀的歡樂、十八相送的纏綿、生死相隔的悲愴。
鄭良在側幕緊緊盯着,此時心中的焦慮和緊張已經完全放下,今日之後,四海梨園便算立住腳了。
而王清晨所規劃的藍圖也正式邁出第一步。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