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天高之恨一

作者:菜鳥精
突然響起的槍聲讓武文斌心裏一驚,照道理講,此處已經接近根據地,鬼子的松本聯隊根本不可能跑到他們的前面去,可是,既然響起槍聲,就說明走在前面的黃志剛班遇到了敵人,那麼,敵人是誰?從哪裏來的呢?

  黃志剛的一班的確是遭遇到了鬼子。就在山谷的出口處,與另外一個山谷的交叉點,相當於一個丁字路口。

  黃志剛他們行進的方向是由東向西,準備在進入那個山谷後向左拐,從而轉向由北往南。而鬼子行進的方向則是由南向北。雙方在這個丁字路口相遇。由於之前誰也看不到誰,而且雙方都沒有想到會在這裏遭遇,所以都沒有準備,等到互相發現的時候,雙方的距離也就是三十多米了。

  這一波鬼子其實就是中村大佐的那兩個中隊。昨天晚上他們接到中村的命令,今天一早便離開潛伏地,先向東行進了近二十公里,進入這個峽谷,然後再順着峽谷北上。因爲他們接到的情報是獨立排位於遼縣以南約十公里處,所以離這裏還很遠。因此行進時警惕性不是很高。斥候倒是放出去了,距離大部隊約五百多米。可是,由於他們主要的注意力是行進路線的前方,因此沒有在意旁邊的這個小山谷。最主要的是因爲所有人都認爲,獨立排應該從這個峽谷南下回根據地,根本就沒有想到他們會從另外一個小山谷中轉出來。而且也是機緣巧合,黃志剛的一班從山谷出來的時候,鬼子的斥候剛剛過去,因此誰都沒有發現對方。

  黃志剛也是大意了。這裏離根據地也就是二十多公里了,所以他也是完全沒有想到,從根據地的方向會有鬼子出現。

  獨立排走在最前面的是黃志剛的二分隊,隊長叫劉德勤,也是一個經過長征的老兵,戰鬥經驗非常豐富。此時,他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剛一轉過彎,就跟鬼子碰了一個正着。雙方都不由一怔。

  鬼子一共是兩個中隊,也是分成了兩個梯隊行軍,走在前面的是來自小李莊據點的那個中隊,中隊長叫藤田次郎,走在隊伍的中間,他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商學院。本來他這一生是應該做一個商人的,可是,侵華戰爭的爆發,他被“報效國家”地加入了軍隊,投筆從戎地參與了罪惡的侵略戰爭。

  不得不說,那個時候日軍的戰鬥素養的確是很高的,雖然兩軍以突然地方式狹路相逢,但是日軍並沒有慌亂,走在前面的小隊長審視了一下雙方形勢,立刻意識到距離太近,開槍是來不及了,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衝上去進行白刃戰。況且,憑日軍的拼刺水平,絕對不懼任何中國軍隊。更何況自己這邊是一箇中隊,而對方只有一個連左右的兵力,人數上也佔優勢,所以,便毫不猶豫的下達了拼刺的命令。

  雖然日軍下令的只是一個小隊長,但是其他小隊的日軍也同時看明白了當前的局勢,所以,整個中隊立刻端起了槍,向八路軍撲了上去。

  雙方相距只有三十米的距離,所以,不用衝鋒,只要隊形一散開,便馬上就看到了對方,於是,日軍士兵們立刻按照操典,關保險,擺出拼刺的架勢,嘴裏呀呀地喊着,挺起刺刀衝了上去。

  實際上,任何軍隊在行軍的過程中,槍支的保險本來就是關閉的,而且多數時候子彈都是不上膛的。否則在非戰鬥情況下行軍,子彈上膛,再打開保險,稍不留神,比如說摔一跤什麼的就會走火。這樣是絕對不安全的。所以,藤田中隊也不例外。不過考慮到現在是處於臨戰狀態。所以。子彈還是上了膛,只不過保險是關閉的。

  今天的情況,按道理講,日軍是不需要再關保險了的,但是,由於操典裏有這個規定,所以,日軍在日常的訓練中,把關保險列入了拼刺的預備動作。在長期的訓練中已經養成了下意識的習慣。所以,現在儘管槍支的保險是關閉的,但還是下意識的做出一個關閉保險的動作。然而,隨着這個動作,對面立刻響起了一陣槍聲。

  黃志剛班二分隊的戰士們畢竟戰場經驗欠佳。特別是這種突發性的近距離遭遇戰,從來都沒有遇到過。所以第一時間都懵了。好在隊長劉德勤經驗豐富,在紅軍長征中一路鏖戰累積下來的實戰經驗跟應變能力在此刻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第一時間,他喊出了那個獨立排獨有的,具有特殊含義的,然而也是極不嚴肅的口令:“打兔!”

  關於這個口令,也有一段讓人啼笑皆非的經過。獨立排設計了那個拼刺時的拒槍動作,被很多人戲稱爲打兔子姿勢。可武文斌說了,別是是打兔子姿勢,哪怕就是打耗子的姿勢,只要方便打鬼子就行。不過由於這個動作是一個非標準的動作,因此必須設計一個新的口令,用以對應這個動作,同時也是爲了跟其他類似的軍事口令區分開來。

  在討論這個口令的時候。武文斌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儘量與常用的軍事口令區別開。武文斌認爲,在需要應用這個動作的時候,一定是短兵相接的情況下,肯定是沒有反應時間的。所以,在日常的訓練中就必須讓戰士們對這個口令形成條件反射,也就是說要讓戰士們一聽到這個口令,不需要反應時間就下意識的做出抵腰據槍,打開保險,準備射擊的動作。那麼就要求這個口令不要出現經常聽到單詞,以免造成聽覺疲勞而影響反應速度。另外就是要簡潔明瞭,不能拖泥帶水,也就是說盡量縮短口令本身佔用的時間。至於內容,武文斌認爲並不重要,因爲不管是什麼內容,只要與一個特定的動作聯繫起來,那麼就成爲一個用來觸發人體本能反應的信號。通過反覆的訓練,讓戰士們對這個信號產生條件發射就行了。

  大家對這個口令的設定爭執不下,最後武文斌笑着說:“既然好多人都把我們這鐘方式說成打兔子的,那咱們乾脆就用打兔子作爲口令拉倒。也算名副其實啦。”

  韓戰梅氣的笑罵道:“你這個傢伙純沒個正型,你這個獨立排是打鬼子的還是打獵的?”

  武文斌一臉滿不在乎:“打獵也沒錯啊,那鬼子就是畜生,本來就是我們的獵物嘛。這件事就這樣定了,不過打兔子繁了點,就兩個字,打兔好啦。”

  於是,這個怪異的口令也就成爲了獨立排的一個特色。不過也正如武文斌所預料的那樣,在經過反覆的強化訓練之後,這個口令完全成爲了一種信號,也就是說在任何情況之下,只要聽到這個口令,獨立排的戰士們就會立刻不由自主的做出反應。

  而今天,也正是這個口令挽救了二分隊。隨着劉德勤喊出的這個口令,那些還在發矇的戰士們也下意識的完成了那個練了千百遍的“打兔子”動作。同時人也從蒙圈中驚醒過來。

  驚醒過來的戰士赫然發現鬼子離自己只有十來米遠了,那閃着寒光的刺刀也也眼看就要刺到自己身上。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對着他們就扣動了扳機。

  隨着槍聲,衝在前面的鬼子倒下了一大片。跑在後面的鬼子也倒下一大片。不過跑在前面的鬼子是槍響後還向前衝了五六步才倒下的,甚至有鬼子竟然直接倒在了獨立排戰士的腳下。而跑在後面中槍的鬼子卻是隨着槍響就直接倒下一大片。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正是因爲鬼子的三八大蓋的穿透力極強。那六點五毫米的子彈,帶着強大的動能,並不甘心停留在鬼子的體內。而是很輕鬆的就穿透了第一個鬼子的身體,向第二個鬼子飛去。進入第二個鬼子的身體之後終於力竭,但是仍然不甘心的胡亂翻滾一通,把他的身體裏面攪了個亂七八糟。因此,第二個中彈的反倒先死。所以這也是小鬼子拼刺時要關掉保險的原因之一,據說是因爲白刃戰時雙方人員前後疊更,開槍很容易傷及己方人員。日本人認爲是不合算的。

  其實,這個帳要看怎麼算,實際上,就算在白刃戰中,雙方人員混在一起,但是你向對方開槍的時候也不一定每次都有一個自己人站在對方身後,好吧,就算每次都有一個,那戰損比也是一比一,平局。

  但是日本人不是這樣算的,日本人也有專家,日本的專家概率學肯定是師妹教的,因爲按照他們的邏輯,你就根本想象不到他是怎樣得出結論的。

  首先,日本人極度信賴自己的白刃戰術,堅信日軍士兵的拼刺水平世界第一。不過,關於這一點也還算是靠譜,起碼在當時的中國戰場上,進行白刃戰的時候,三到五的戰損比也就說明了日軍在這方面的確訓練有素。日軍自己也號稱,在白刃戰中,一個日軍士兵可以輕鬆應對三個以上的中國士兵。可是問題出來了,既然一個日軍可應對三個以上對手,那麼假定在某個戰場的局部,二十個廝殺中的人羣裏,日軍只有五個,而對手則有十五個之多。此時,絕對不可能每一個對手身後就有一個自己的同伴,而是有更多的對手。那三八槍打出的子彈穿透力是很強,也絕對不會像自家養的狗一樣,拐着彎專門往主人身上跑。所以,子彈穿過對手再打到自己同伴身上是小概率事件,而打到對手身上纔是大概率事件。爲了一個小概率的可能而強令禁止一種高效的殺敵手段,那纔是真正的不合算。

  關於這一點,二戰之後很多專家都進行了研究和討論,各種說法無所不有。可是,大家可能都忽略了一個因素,那就是當時日本軍國主義的殘忍本性。因爲比起用槍來說,用刀殺人更容易滿足那種殘忍的嗜血心理。從這一點出發,也許可以解釋爲什麼日軍那麼鍾情於冷兵器,以至於給九六式輕機槍上面都要裝上一把刺刀。用這個東西在戰場上與對手打白刃戰,絕對是個笑話,可是拿來屠殺沒有抵抗能力的人,倒還是很趁手的。僅通過這一點,也就不難窺視到當時日本人的陰暗心理。

  八路軍的算法顯然跟日本人不同。八路軍的算法就是中國人的算法,那就是民間常說的拼一個夠本,拼兩個賺一個。哪怕一比一的戰損比也是勝利。諒你小鬼子就那幾個人也拼不起。而獨立排則在武文斌的帶領和影響下,要求就高了許多,你說老子像打兔子也好,像打耗子也好,只要把鬼子打倒就行。至於拼命,對不起,俺獨立排的戰士金貴着呢,要拼也得換你三五個。所以,鬼子關保險,俺們開保險,鬼子你拼刺不是不開槍,要玩那個什麼武士道嗎?俺們就專門用槍,先打倒你一批,有了本錢再說。

  喜歡抗日傳奇獨立排請大家收藏:抗日傳奇獨立排更新速度最快。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