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變化與饑荒
自從上一年結束了陽泉基地保衛戰之後,山西這邊的鬼子華北方面軍第一軍所部,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傷。
因此在這一年時間裏面,鬼子第一軍基本上都沒有大規模的行動。
山西這邊的鬼子兵,大都龜縮在太原城、臨汾城、運城、忻州、大同、晉城這幾座大的據點裏面,修築工事,死死防守。
連附近一帶,也很少外出了。
而且,因爲正太鐵路線、同蒲鐵路線,被華北抗日同盟軍各個縱隊破壞殆盡,所以城內的鬼子兵,不管是支援,還是撤退,行動都非常不便。
不過饒是如此,北平方面的華北方面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還是從東京軍部那邊討要了數個新編師團,準備加入到山西戰場這邊。
另外,在河北戰場上,鬼子兵所部,也沒有大規模的行動。
不過在山東那邊,鬼子華北方面軍第十二軍所部在海軍艦隊的協助之下,對沿海一帶的華北抗日同盟軍進行了圍剿。
礙於沒有重炮的協助,山東那邊的局勢,有些緊張。
不過,山東那邊的三個縱隊,現如今也在山區一帶活躍着,不時還出擊一下,倒是也沒有怎麼落入到下風之中。
只是,原本在海邊的一些根據地,現如今都開始收縮了。
就連濱海一帶史恆所部的第七縱隊,也是如此。不過河北這一帶的濱海,多是灘塗地帶,所以鬼子的海軍艦艇,也沒有能夠給第七縱隊造成大的傷亡。
反倒是第七縱隊和魏大海所部第二縱隊聯手,在河北平原地帶,四處出擊,再一次擴大第二縱隊、第七縱隊的地盤。
與此同時,鬼子兵其他部隊在長沙會戰之中,再一次遭到慘敗。
接連在華夏大陸這邊的敗仗,讓鬼子東京軍部那邊十分震怒。
尤其是海軍馬鹿在南洋地區的高歌猛進,更是讓陸軍馬鹿的人們,擡不起頭來。
被羞辱了數次之後,東京軍部的陸軍人員,也再一次制定了一個龐大的募兵計劃。
爲了應對華北方面的頹勢,東京軍部甚至決定在未來半年時間內,至少在華北地區投入三十個師團,反攻收復失地。
另外,還準備在湖北、湖南地區投入十五個師團,打通中部交通線。
新編練的師團,也制定了一個相應的作戰計劃,打通華北至湖北一帶的交通路網,恢復山西等地的交通線,維持鬼子在這一帶的統治。
這一份計劃,制定完成之後,命名爲一號作戰計劃。在東京軍部會議裏面,以高票通過了一號作戰計劃。
一號作戰計劃通過之後,鬼子兵就開始大肆招募士兵,派遣新編師團從天津登陸,進入華北等地。
而河北的第二縱隊,得到這個消息之後,也開始應對這件事情。
陽泉基地那邊的林峯,也得知了鬼子再一次增兵的消息,不過對於鬼子具體增兵多少,還不是很清楚。
林峯一方面吩咐魏大海、史恆那邊,繼續偵察鬼子的動向,另一方面也吩咐宋秋明所部情報處人員,加大對天津、北平一帶鬼子兵的情報打探。
而就在林峯等人,應對鬼子兵的時候,河南地區發生了連續大旱。
從去年秋的大旱,一直延伸到1942年夏秋季節。
接連的大旱,讓去年的秋糧顆粒無收。百姓們將存糧喫完之後,等到了1942年,期盼着今年的夏糧和秋糧能夠有所收穫。
卻沒想到,夏秋季節,再一次遭遇到了接連大旱。旱災過後,糧食乾枯而死,又使得蝗蟲四起將僅剩的糧食、草木,也啃食殆盡。
這一場大旱、蝗災,綿延了整個河南省一百多個縣,上千萬人員受到影響。
河南省內各縣的百姓們,開始啃樹皮,開始逃荒。流離失所的百姓們,沒有辦法之下,開始逃荒。
成羣結隊的百姓們,帶着行囊、帶着子女老人,開始朝着西邊的陝西趕去。
路上餓死的、病死的、扒火車掉下來摔死的,數不勝數。一路上餓殍遍地,饑民易子而食、慘不忍睹!
也有些一些饑荒的百姓,進入到了河南北部的第五縱隊那邊。
當第五縱隊司令趙棟將這個消息,稟報給林峯的時候,林峯才恍然想起歷史上還有這件事情。
當下,林峯意識到情況嚴重。
隨即,林峯直接給何朝軍、趙棟所部的第六縱隊、第五縱隊下令,讓他們派兵進攻河南北部、晉城一帶的鬼子兵。
只要能夠讓華北抗日同盟軍的勢力,進入到河南,就能夠聯絡上災民。
到時候,也就能夠讓這些災民,進入到山西這邊休養生息。
對於這件事情,林峯親自做了佈置。
他再一次吩咐李勇所部第一師南下進入到晉城一帶,包圍了晉城。而與此同時,林峯和何朝軍率領着第六縱隊一部分弟兄,越過山西河南交界的山區,進入到了濟源、沁陽等地。
在這一帶,林峯吩咐第六縱隊的弟兄們,在黃河上搭建浮橋。運送河南的災民,進入濟源、進入山西一帶。
一方面搭建浮橋,運送災民。
另一方面,林峯也直接從超級軍備系統裏面,兌換了大批糧食,在渡口這邊,爲這些災民們免費發放米粥,讓這些百姓們活下去。
不過饒是如此,百姓們也因爲長時間飢餓,有很多人生病。
無奈之下,林峯也從各個縱隊裏面臨時抽調醫護兵,前來濟源這邊,救治災民。
看着那些受災的百姓,林峯的心情有些沉重。
天災最爲可怕,而這些百姓們都是無辜之人,卻受到牽連,讓林峯的心中十分難受。
現如今的林峯,幸好有超級軍備系統在手,能救多少就是多少吧。
剛開始的時候,第一戰區的蔣鼎文還處處刁難,甚至派兵驅趕這邊的百姓。
林峯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大爲震怒,直接派遣第六縱隊一個團的兵力,渡過黃河,在孟津一帶保護百姓。
華北抗日同盟軍再一次和中央軍劍拔弩張,也讓重慶方面意識到不妥,蔣委員長接連下令給蔣鼎文,讓他保持克制,因此雙方纔沒有發生大規模衝突。
一起看書網手機閱讀請訪問,全文免費在線閱讀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