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章:家庭農場模式
這一情況讓關東軍司令部措手不及,甚至是小鬼子朝野上下都如同遭遇了十二級大地震一樣。
“這不可能!抗聯軍怎麼可能迅速在宮原火車站所在谷地迅速修建那麼多防禦工事!還有他們的彈藥爲什麼還能持續支撐作戰?”本莊樊震驚不已的看着戰報。
“這些問題確實難以解釋,但這更加證明抗聯軍的神祕性,以及並對帝國的威脅性。”鋼村寧次同樣想不通。
關東軍司令部其他參謀同樣也想不通,一羣鬼子茫然不已的看着戰報。
這不科學!
抗聯軍怎麼可能如此迅速的就能修建出一條長達二三十公里的山體防線?
然而人家修出來了!
抗聯軍怎麼可能還有彈藥?以抗聯軍使用的大量自動火力的武器,以及那麼多迫擊炮不斷的炮擊,他們到底儲備多少彈藥?
可人家的彈藥好像多得打不完一樣。
這些難以解釋的情況,讓關東軍司令部很抓狂。
“本土已經決定,向滿洲增援十個師團,用於圍剿抗聯軍,同時會將空軍、戰略炮兵部隊全部抽調過來。”本莊樊宣佈道。
“那就太好了,這樣一來我們就有絕對把握蕩滅抗聯軍。”
“可是第二師團怎麼辦?”鬼子的一名參謀說道,頓時所有人都沉默了。
“本土的增援需要一定時間,所以……”本莊樊沉吟了半天,憋出了一個:“原地等待救援吧!或者自行突圍。”
第二師團接到關東軍司令部的電報之後,多門二郎等人心裏一片冰涼。此時第二師團的處境極爲困難,軍糧基本上都已經喫完了。
多門二郎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殺馬充飢了,第二師團有五千多匹軍馬,倒也還是可以支撐一段時間。
只不過這些軍馬,可是大帝國辛辛苦苦培育出來的優良品種。
但在生存面前,只能殺馬充飢,希望能夠支撐到大帝國的重炮部隊、空軍和大批師團支援到的時候。
至於突圍,多門二郎現在根本是想都不想。
抗聯軍已經把工事修到山谷兩側的山頭上來了,第二師團也完全無法阻止。在山上作戰,抗聯軍的自動火力太猛烈的了,第二師團在山上都站不穩腳跟,就被抗聯軍給趕了下去。
而且抗聯軍在山頂修築工事,是一段工事掩護下一段工事的修建,採取步步爲營、層層推進的模式。
包圍圈已經非常小了,第二師團現在幾乎是動彈不得,只能躲在河谷的陣地裏面。好在這個陣地足夠堅固,抗聯軍給他們留下了很好底子。
只不過多門二郎的計劃是落空了,抗聯軍根本沒有半點進攻他們的意思,而是打定主意,要把他們圍困到底。
此時根據地的局勢已經穩定了下來,外面兩個師團的鬼子打不進來,內部把第二師團成功包圍。
根據地面積也擴大了800平方公里,爲蘇陽帶來了8萬點積分,加上5萬人口的增長,蘇陽從根據地擴張中得到了13萬點積分。
這時候蘇陽考慮的是開春後農業的問題了,所以立即花了1萬點積分,成立了一個年產10萬噸氮肥的大型的氮肥製造廠。同時拿出礦產圖尋找磷礦準備開採,結果發現磷礦的位置竟然在東部50公里外。
“根據地還要擴大,爭取開春多耕種一些土地,這樣纔能有足夠的糧食儲備。”蘇陽頓時有了規劃,擴大根據地還能獲得人口、積分。
於是蘇陽立即召開了一次臨時集權會議,要求根據地向東、向南擴張。
“向東我們要擴張到鴨綠江邊,向南我們要擴張到丹東北部山區,這些地區都是小鬼子兵力空虛的地方,爭取在開春前儘量向這兩個方向擴張。”蘇陽說道。
“領導,那土地方面?”陳保堂問道。
“維持現狀,打倒惡霸。”蘇陽說道,現在根據地實在沒能力進行土改,如果強行土改的話也不是不行,但是會遭到很多阻力,根據地的擴張就會成爲問題,還可能會把地主全部推到小鬼子的陣營。
那麼維持現狀也有問題,現在臨時集權的行政人員,幾乎都是那些地主鄉紳在擔任,實在是因爲缺人。
日後要土改,肯定會遭到這些地主的反對。蘇陽儘管手握軍權,甚至可以把這些地主鄉紳給咔嚓了,問題是那樣就掀桌子了,大家都別想好好喫飯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趕緊解決知識分子緊缺的問題,然後成立一個思想統一的思想派,逐漸從這些地主鄉紳手上接管行集權。
到時候搞土改就是不是掀桌子了,而是單方面的砸盤子。
土改還是每個朝代的必修課,神州的朝代都是均分田畝,然後奠定200年的週期。每個朝代的中興,都是因爲地主豪強的崛起大量兼併土地導致了中期出現了問題,然後中興派打擊地主豪強則中興成功。如果中興派被清君側了,那麼中興就失敗了。
蘇陽現在搞的這個把土地給地主用現代化農業技術進行經營,那是暫時迫不得已的辦法而已。實際上農業生產還是更復雜,民族資本也並不能完全應對。
最好的模式,還是小農現代化模式,即發展家庭農場。
大農場那是西方人的產物,儒家文化圈裏面的國家,沒有一個搞大農場模式的。後世的小鬼子、棒子、彎彎哪一個搞大農場了?城鎮化都90以上,人家還是搞家庭農場的模式。
大農場就意味着要大量僱工,既然要僱工,那爲什麼不讓那些工人成爲農場主?而非要把土地集中到一個人手上?
至於說什麼機械化生產,國家資本同樣可以搞。很多農作物是沒辦法搞機械化生產的,大農場和家庭農場的生產效率並沒什麼區別。
家庭農場也可以使用大量的現代化農業機械提高生產力,而且家庭農場也可以解決現在農村人口不足的問題。在東北這樣的氣候下,一個家庭負責200300畝土地的生產,是可以照顧得過來的。增加一個農民家庭經營的土地面積,發揮出他們的勞動力潛力,完成資源配置纔是重點。
只不過目前沒辦法完全實施土改,所以蘇陽只能先分化地主了。先把作風不好的那一批打倒,然後把土地收回公有,再承包給農民成立家庭農場。
相當於是一部分完成了土改,一部分沒有完成土改。
“不對,沒土改的也可以搞家庭農場,這些地主不是用佃租制的麼?”蘇陽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一個模式。
既然這些地主用的是地租制,自己不參與土地經營,而是翹着腳收租子。那沒問題啊!繼續搞地租制,不過佃農數量減少,每戶佃農多租點土地,即達到可以發展成爲家庭農場的面積。
然後繼續交租唄!禁止地主搞打上租的農村金融模式,只能搞用實物交租的打下租模式。
加上現在根據地在減息降租,一畝地的租金已經降到了50斤麥子。到時候蘇陽提高了農業生產力,畝產直接爆炸,一畝地交個50斤的麥子還不是輕輕鬆鬆。
同時佃農租了土地,就要固定下來,讓地主不能隨便從農戶手上收回土地。
固定下來之後,等時機成熟了直接土改一波,把土地都收爲國有,集權再取消地租就行了。
想到這個模式,蘇陽決定套路一波這些地主鄉紳。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