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攻入暹羅
那就是國際聯軍的一些軍隊,戰鬥力已經渣渣到無與倫比的程度,這個國家就是歐洲帝國國家之一的意大力。
意大力軍隊的戰鬥力,簡直是讓人無語到極點。
軍隊內部紀律渙散、作戰意志無比薄弱,幾乎可以用一觸即潰來形容。
這個現象也讓抵抗聯軍高層比較詫異,隨後抵抗聯軍高層仔細研究了一下意大力的情況,發現意大力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
意大力是唯一一個貧窮的帝國國家。
這個國家的統一,是其王室通過談判的方式來達成的。原先的意大力是分裂的,被法蘭西、意志聯軍所操縱。在普法戰爭期間,意大力王室通過外交談判,以及內部用人民的愛國力量來威脅內部既得利益集團的勢力,然後許諾統一之後給與這些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保障。
通過一番對外、對內談判之後,這個國家終於是統一了。
好處是統一沒流什麼血,壞處就是內部問題根本沒有得到解決,其王室的權威、號召力都很低,進而導致了由普通人民組成的軍隊,根本不願意爲了王室賣命,上了戰場以保全小命爲主。
同時意大力的地理環境註定了,那些性價比很高的殖民地已經被瓜分了,只能去開闢一些鳥不拉屎的殖民地,或者是向滿清這種。
結果在非洲埃塞爾比亞開闢殖民地的時候,一萬五千名殖民軍人,竟然被十幾萬手持冷兵器的土著打得全軍覆沒,連總司令都被俘虜了,還對埃塞爾比亞賠款。
更奇葩的是,面對軟弱的滿清,他們開着六艘軍艦到神州門口耀武揚威,也想要讓滿清割讓一塊租界港口給他們,結果滿清水師直接開了過去,意大力的六艘軍艦嚇得一炮未開就回歐洲去了。
意大力的對外殖民地開闢,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的狀態。
開拓殖民地不順勞民傷財一無所獲民衆不滿程度提高對集權更加厭惡不願意在戰場上給集權賣命開拓殖民地繼續失敗。在這一輪接一輪的頹運中,由普通民衆組成的意大利軍隊,其軍紀之鬆散,戰鬥意志之薄弱,也就合情合理。
此時意大力又參與了國際聯軍,向東亞戰場派遣大量軍隊,其人民更加不買賬。
他們的士兵到了戰場上之後,根本一點拼命的想法都沒有。
不論是直接面對抵抗聯軍還是面對中南半島各國人民軍,無一不是一觸即潰,宛如爛泥一般完全扶不上牆,裝備再好也是幾乎毫無戰鬥力。
對此蘇陽並不意外,原時空的意大力,在二戰的時候簡直就是全方位的丟人現眼,而且有專業坑隊友的美稱。
抵抗聯軍則是按照蘇陽的指示,柿子先挑軟的捏,指揮着中南半島的各國人民軍,在面對各國目標的時候,先打那些軟柿子。
結果在中南半島戰場上,意大力軍隊顯得格外悲催。
毫無戰鬥力的同時,各國人民軍還專門毆打他們,很快就被打得鼻青臉腫、狼狽不堪。
國際聯軍指揮部的一羣指揮官也是隻能捂臉,最後決定讓意大力軍隊去負責後勤運輸,結果抵抗聯軍又指揮着中南半島人民軍頻繁襲擊國際聯軍的後勤補給線。
簡直是走到哪都捱打。
越怕打,就越捱打。
意大力軍隊在戰場上的不斷失敗,也讓意大力國內出現了極爲強烈的反戰情緒,不過意大力內部的利益集團全是支持戰爭的,屁民也說不上話。被迫徵召入伍的士兵更加沒有戰鬥意志,戰鬥力被打得已經降到了冰點,用一坨爛泥來形容是絲毫不過分。
這場戰爭,幾乎是徹底打廢了一個國家的軍隊。
而被這場戰爭打廢的軍隊還包括暹羅王國動員起來的軍隊,暹羅亡國對於抵抗聯軍發動的這場中南半島革命心驚膽戰,在國際聯軍的支持下,瘋狂武裝了將近兩百萬大軍。
這麼多的軍隊武裝起來,就是試圖將復興派拒之門外。
然而他們根本擋不住抵抗聯軍對暹羅的革命,安南人民軍、緬定人民軍、老鍋人民軍三路大軍從東、西、北三路陸續攻入暹羅北部、東部、西部。
暹羅國內以平原地形爲主,但是平原上也是一大堆的叢林。
只要有叢林的地方,就意味着各國人民軍可以輕鬆攻入,敵人要打就在叢林裏和他們大打。敵人要是不打,就依託叢林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發動一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並且依託叢林和敵人大打游擊戰,小股部隊到處靈活穿插。
暹羅復興派也成立了,在神州復興派的指導下,暹羅人民軍也正式組建。
同時在鬥爭路線上,充分按照神州復興派的指導,即組建主力部隊,又在各地搞革命根據地,進而依託根據地到處遊擊。同時每個百姓都是人民軍的雙眼,敵人動向被看得一清二楚,主力部隊再伺機而動。
敵人要在叢林裏打就大打,敵人不打主力部隊就集中優勢兵力,盯上目標後打快速的殲滅戰,或者圍點打援。光是那些革命根據地的游擊隊,就讓暹羅王國足夠頭痛了。
土改分地之後,人民都被收買了,一個個死心塌地的跟着鬧革命。革命游擊隊就算是有所損失,也能迅速從人民羣衆中得到人員補充,並且有地方可以修整,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強。
最頭疼的還是這些游擊隊的游擊戰術非常成熟,這明顯是抵抗聯軍指導之下的結果,抵抗聯軍本身就算一支在敵後根據地成長起來的軍隊,游擊戰已經有成套的體系。而且這些游擊隊在抵抗聯軍的支持下,輕武器還非常精良,甚至連100、120迫擊炮都有,60、82迫擊炮那是標配,狙擊步槍更是一大堆,還有各種輕重機槍。
很多暹羅軍隊正在行軍的時候,莫名其妙的就飛來幾顆子彈、炮彈,那都已經是越來越習以爲常了。
甚至有時候還會遭到重機槍的持續掃射。
等他們開始還擊的時候,游擊隊又一溜煙的跑了。
最危險的則是那些後勤部隊,經常被這些游擊隊給一鍋端了。
面對這些游擊隊,唯一的辦法就是把還水抽乾,只有執行三光政策了。
但是暹羅集權如果敢用三光政策,那就意味着徹底反動,只會讓其他革命根據地的百姓更加死心塌地的跟着復興派走。
這簡直就是無解的,革命的星星之火,正在暹羅王國境內瘋狂蔓延。
暹羅王國的軍隊中的普通士兵,都是出身於普通階級,這場戰爭他們不是爲了自己的利益而戰,本身戰鬥力就戰五渣得很,加上覆興派在暹羅的革命又是符合這些普通階級的利益的,復興派打點宣傳彈出去,就讓他們的戰鬥意志更加薄弱。
上了戰場之後,和意大力軍隊差不多,幾乎也是一觸即潰。
這個所謂的兩百萬大軍,就像是一個笑話一般,即便又國際聯軍給他們提供比較好的裝備,依舊沒有半點戰鬥力。
一上來就動員兩百萬部隊,抵抗聯軍都不敢這麼搞,抵抗聯軍武裝的各國人民軍加起來還不到一百萬呢!
兩百萬的暹羅陸軍,這麼多的新兵怎麼可能有戰鬥力,完全就是虛胖。
這讓這些暹羅軍隊,很多時候面對數量比他們少十幾倍的游擊隊都打不過,游擊隊也非常喜歡打殲滅戰,殲滅一批就繳獲一批裝備,就能武裝更多的游擊戰人員。繳獲的裝備雖然沒有抵抗聯軍提供的先進,但起碼也是國際聯軍提供的制式裝備,萬國牌不要緊,大部分的武器在性能方面還是很可靠的,打游擊戰還是很好用的。
隨着神州境內的剿匪戰陸續結束,以及蘇陽成立的兵工廠遍地開花,各省分發下去的那些從國際聯軍手上繳獲的裝備也陸續收了上來,然後送到中南半島進行廢物再利用。
而神州各省的民兵隊,則是開始走上正規化的建設階段。訓練所用的武器裝備,開始換成和正規軍一樣的制式槍械。
而且民兵隊開始年輕化,進而戰爭一旦發展到必要階段,可以迅速動員一批已經掌握一定軍事技能的年輕人入伍參戰。
抵抗聯軍在北軍可是殲滅了將近六百萬國際聯軍,繳獲的裝備實在太多了。
不僅僅是繳獲了大批輕型裝備,還繳獲了大批重型裝備。
原本這些裝備繳獲之後,除了那些輕武器用來武裝一下各省民兵隊之外,也沒什麼用處,只能放在倉庫裏生鏽,畢竟抵抗聯軍有自己制式裝備,不會去使用這些繳獲的玩意。
如今開闢了中南半島戰場,這些裝備頓時發揮了作用。
大批的裝備在修理廠進行了一番修理、調試,甚至是改造之後,成批成批的運往中南半島,用來武裝那些游擊隊。
例如那些三八大蓋,被大量的安裝了瞄準鏡,改裝成狙擊步槍之後丟給了中南半島各人民軍、游擊隊。
這些三八大蓋安裝了瞄準鏡之後,在叢林戰當中非常好用,聲音小、口焰、硝煙少,很難找到狙擊手的位置。
暹羅王國被打得只能呼叫國際聯軍增援了,國際聯軍的支援也幾乎沒什麼卵用,抵抗聯軍根本不怕打叢林戰,抵抗聯軍可以動員的炮灰幾乎是無窮無盡,叢林戰那是求之不得。
國際聯軍要是不主動進入叢林作戰,那就等着抵抗聯軍指揮者各國人民軍利用叢林的掩護,集中優勢兵力將他們包圍。
國際聯軍在開闊的平原地帶也站不住腳,一旦開闊地帶周圍的叢林失守,他們不撤退就要被包圍、殲滅。
國際聯軍被打得節節敗退,暹羅王室眼看國際聯軍不頂用,試圖和抵抗聯軍接觸、談判,以妥協換取革命的消停。
只不過暹羅王國的想法,抵抗聯軍理都不理。
只要中南半島存在異族統治者,那麼中南半島就永遠存在反華勢力的原始動力。
要保障中南半島的神州人利益,唯一的辦法就是消滅掉各國的種族精英,讓他們的人民都變成受神州支配的羊羣。
革命是個很好的套路。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