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丈母孃送來的菜餃子
燃氣竈廠到現在爲止正式生產還沒超過五天,現在一天的產量堪堪達到70臺,這還僅僅是單竈燃氣竈。
如果生產雙竈的,這個數量還沒法保證。
現在燃氣竈剛開始工作,人員也不富裕,這種現象現在很正常。
那些學徒工要頂上崗位,還需要一些時日,等他們可以單獨上崗工作,產量會有一次質的飛躍。
萬帆不在的時候,燃氣竈廠的管理暫時落在一個叫韓桂發的師傅身上。
韓師傅是青山鎮牌坊村人,今年有四十多歲,原來是青山鎮一家企業立的資深工人,因爲不滿新廠長的瞎搞憤怒辭職,準備回家種地。
已經做好種地打算的他無意中看到了萬帆的招工啓事,也就抱着試試看的想法來到了姜崴。
這一試試他就留了下來。
這些學徒工學的怎麼樣?在韓桂發的機牀前,聊完了工作之後萬帆問起這些學徒工的情況。
韓桂發的徒弟是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正在他的指導下熟悉機牀。
這些學徒工正式入廠已經三天了。
總體看來還行吧!都挺努力的,也都是中學生學什麼我覺得挺快的。
韓桂發的徒弟衝着萬分略顯靦腆地笑笑。
萬峯向他點點頭。
小哥!哪隊的?
下埔子。
下埔子隸屬於孤山鎮大窪大隊,離姜崴大隊大概有十七八里地。
住宿嗎?
沒有,通勤。
好好幹。
今天是蘇平的瓦匠班進駐萬家大院的日子,萬帆還要回去看看他們有什麼需求。
因此他在燃氣竈廠待了不長時間就回到萬家院子。
蘇平和他的瓦匠班在西邊的那些地基前正在比比畫畫。
今天是過年後蘇平的瓦匠班第一次出來幹活,主要是看看萬帆這裏的備料情況。
到這裏一看除了去年就有的沙子外,其他的料都沒備進來。
這個問題萬帆不是忘了,而是沒準備備料。
冬天凍天凍地的,現備也來的及。
蘇平列了一個單子交給了萬煩。
單子上列着紅磚十萬塊,水泥五十噸,鋼筋XX噸,沙子若干方。
去年剩下的沙子數量不夠,還需要重新補充。
蘇平的要求是明天他的瓦匠班就正式開工,他希望最低限度明天要有充足的料工作。
萬帆粗略了算計了一下,就這些材料就得一萬好幾千元。
因爲地基去年已經裝好,現在迫切需要的就是紅磚,水泥,沙子。
沙子這裏還有一些暫時不需要,當務之急就是紅磚和水泥。
有了這兩樣東西,起碼他們可以先保證開工。
萬帆沒有一刻停留,馬上開始行動,先騎電動車跑了一趟姜崴磚廠。
本大隊就有磚廠解決紅磚不是問題。
此時的紅磚四分錢一塊,萬帆在磚廠開了十萬塊紅磚的磚票,然後把支票交給了兩輛在磚廠等着送磚的姜崴大隊的四輪子。
四輪子一車能拉一千塊磚,運費是一分錢。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從磚廠到小圩屯三裏地,他們一天跑個十趟八趟不是問題。
一個四輪子一天就能送來一萬磚,十萬磚兩輛四輪子有五天就能全部送來。
磚的問題解決以後,萬帆又馬不停蹄地跑到了雲華公社。
這輛自制的電動自行車還真發揮作用了。
當時雲華公社經營水泥鋼筋的只有一家建材商店。
在確定對方可以送貨後,萬帆在這裏下了五十噸水泥的訂單。
明天上午八點前,他們最少得給萬帆送五噸水泥過去,以保證瓦匠班開工。
剩下的水泥可以慢點送。
萬帆再次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將近三點,感覺到有點精疲力盡。
他疲憊地坐在辦公桌後面掏出一支菸點燃。
看到萬帆的樣子,謝美鈴心疼地給萬帆倒了一杯熱水,然後關切地問:你中午喫飯沒有?
萬帆想了半天,忘了自己是吃了還是沒喫。
謝美玲跑到鍋爐房拿過來一個鋁製飯盒飯盒。
這是我媽今天中午包的菜餃子,她讓我拿幾個給你喫。你回來一趟嗖又跑出去了,就老放在鍋爐房裏熱着。
未來丈母孃讓她女兒送菜餃子給他喫,這讓萬帆有點意外。
不過謝美鈴這麼一說,他確實感覺肚子有點餓了。
萬帆打開熱氣騰騰的飯盒,謝美玲給他找來了一雙筷子,他拿起筷子夾起一個菜餃子,送進了嘴裏咀嚼着。
好喫嗎?
好喫!未來丈母孃現巴巴讓她女兒帶來的,就是不好喫他也得說好喫。
何況這菜餃子味道真的不錯。
一飯盒菜餃子大概有六七個,萬凡一頓吧吃了個乾乾淨淨。
把謝美玲樂得夠嗆。
萬帆摸着肚子:飽了,晚飯都不用吃了。回家告訴你媽,就說我謝謝丈母孃了。
貧嘴。
謝美鈴莞爾一笑,收拾着空的飯盒。
突突突突!外面響起了一陣四輪子拖拉機那種獨有的單調的發動機聲音。
那兩輛收了萬帆磚票的四輪子一人拉了一車磚,使進了萬家院子。
他們從收到萬帆磚票的那一刻起就開始給萬帆送磚,這已經是他們每輛車送來的第三車磚了。
磚被整齊的碼在西邊的地基旁。
這些磚已經夠瓦匠班明天開工用了。
由於沒有水泥,蘇平的瓦匠班並沒有在西邊工作,而是轉移到了北邊,把萬向陽的那個大棚拆卸掉了。
大棚拆卸調後這裏要挖出深達兩三米的地基,然後灌水泥柱子爲將來蓋樓做準備。
到天黑萬帆也沒有看到趙永泉來拉貨的卡車影子。
按理說今天卡車怎麼都應該到了,這都跑了兩天了。
萬帆預測卡車可能是在紅崖縣城留宿了,預計明天可能會到姜崴來。
萬帆猛地站起來來到了倉庫,他要問問他老子倉庫裏現在有多少節能網。
燃氣竈數量不夠,萬帆準備給趙永泉的卡車裝些節能網回去,反正都能賣錢。
萬向陽告訴兒子倉庫裏現在有一萬七千個節能網。
萬帆鬆了一口氣,給趙永泉五百臺燃氣竈再加一萬個節能網,這回趙永泉就不用生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