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山梨成筐買
對他們來說,萬帆就是財神爺,自然不能怠慢。
蓋這所學校,學校冬季的取暖煤錢,鍋爐房員工和打更員工的工資錢,都是萬帆出的。
三大節時候每個教師還有物品,和千帆實業員工三大節時發的物品一樣。
姜崴學校的校長是崴後人,萬帆的姥爺家就在崴後對住,和萬帆就更加的熟絡了。
其實說句心裏話,萬帆是不願意和這些教師打交道的。
他們辦事情斤斤計較的性格他受不了。
校長和教導主任向萬帆詳細地介紹了學校現在的狀況,還帶着萬帆到教室裏去看了看。
教室裏的學生果然是不用穿棉衣的,萬帆穿着棉襖進屋就感覺渾身熱氣騰騰,站了一會兒就趕緊跑了出來。
再不出來就好出汗了,一出汗到了外面冷風一吹就有感冒的可能。
安校長!學校有什麼困難和要求儘管提出來,我如果能解決的,就替你們想想辦法。
萬總!現在學校挺好的,暫時還沒什麼困難和要求,將來如果有什麼困難和要求,我們一定會去找你的。
從學校出來,萬帆沿着那條油漆路一路向北就走到了商業街。
下雪和下雨的區別還是非常大的。
下雪天商業街裏依然人頭攢動,如果這換成下雨人就會少很多。
這些在商業街裏晃悠的人大多都是千帆實業的員工。
成雙成對的佔很大比例,這些都是今年結婚的小兩口,他們主要的消費目標是蔬菜,水果這些東西。
那些小夥和小夥在一起姑娘和姑娘在一起的單身狗羣體,他們的消費目標和這些蔬菜水果攤聯繫就不太大了,他們轉悠的都是賣服裝賣小百貨的店鋪。
電動車一廠加上影碟機一二廠就有三千多人,再加上謝斌和欒神家的廠子,還有林志久欒勇家以及安全的企業,共有三千七百多人。
在蒜上小圩屯本隊的人,這塊彈丸之地就有超過四千幾百人在這裏工作和做生意。
這麼小一個商業街面積就有點小了。
不過這種事情現在已經無需萬帆操心,孔祥明自己就着急了。
商業街的稅收可是小圩屯的。
這一年下來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隊裏那兩三個幹部還指着這些稅收六零花錢呢。
他的想法是把商業街王南和西再擴充一點。
東邊過了柏油路就是千帆實業的羣衆活動中心,沒有擴展的空間了。
北面是電動車廠,往那邊擴展更加的不可能。
現在,南邊還有米左右的耕地再往南就是住戶。
也就是到來許廣那幾家的後面。
南邊能擴展的就是這二三十米的空間。
西邊就是河,當年萬帆建電動車廠的時候,這段河道他系統地收拾了一次,全部用混凝土做的河底和兩岸。
孔祥明的意思就在這河道上打主意,他準備做一個全封閉的河道,商業街通過河道擴展到河西岸,一直擴展到欒深家廠子的東牆外。
萬帆一算計,把這個核桃打用混凝土板封閉起來,這得花多少錢呢?
這錢明擺着就在他掏。
他夏天給姜崴村修了一條直通山後砂石場的公路,已經花了幾十萬了,要是把這個河道全封閉起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沒一百萬根本下不來。
他不是掏不起這筆錢,而是覺得太不划算,這個造價物非所值。
一百多萬也不過能擴大一千四五百平的營業面積,這不是扯淡嗎?
孔叔!咱們小圩屯將來會有更多的人賴,既然想擴就一步到位,一下子就整個擴出來。
可是哪有地方?
三角地學校佔了小頭的一半,那還剩下大頭的一半,三四十畝地的面積,你把它擴成商業街什麼問題都解決了,未來十年八年再不用考慮了。
如果商業街轉移到了三角地裏,過了烏雲公路就是南大灣了。
南大灣裏可是有幾百畝的地方,那要是開發出來你要幹多大的企業都有地方。
省得自己今天在這裏弄個地方,明天在哪裏弄塊地方。
那你投資不?孔祥明不知道萬帆的算盤,他關心的是投資的問題。
沒人投資這個商業街肯定弄不起來。
萬帆搖頭:咱們小圩屯現在好幾個老闆,你們非可着我的腦袋上薅毛,沒看我被你們薅得都快禿頂了。
還把自己的帽子摘下來讓孔祥明看看他的腦袋。
其實他頭上一顆毛都沒少。
淨瞎說!你的頭髮不好好的嗎?
去找林志久,安全,欒深家他們,如果一個不行就把他們都找上湊份子。當然你得給人家好處,將來收到的管理費什麼的都有人家的份,白掏錢沒人會幹。
人家投資了自然是想要收益的,讓人家投資什麼看不找,人家就是傻也還沒傻到拿錢扔高玩的程度。
這個是當然的,誰投資誰收益嗎。你萬老闆現在是財大氣粗了,這點小錢根本看不上眼!
你看!你這不就揣着明白裝糊塗嘛?明知道我看不上眼還來問我。
算了!我聽你的去找別人。
孔祥明屁顛屁顛就走了。
萬帆一個人在商業街裏轉悠,不時的和和他打招呼的人致意。
本來已經走過了一個水果攤了,想了想又退了回來。
他看到了這家水果攤上有大框的山梨。
他這人是個賤皮子,大部分的水果她都不怎麼願意喫,就願意喫山梨。
如果山梨是細沙的,他一晚上能喫六七個。
謝美鈴有一次就在她邊上看着她喫山梨,生生地把自己的牙看倒了。
當時,萬帆還揶揄她,說她將來懷孕的時候保證喫得比誰都歡。
謝美鈴把腦袋搖的像荷蘭風車似的,發誓堅決不喫。
萬帆當場泄氣,人都說酸兒辣女,謝美鈴將來怕是要生小姑娘了。
這個老婆的考慮換一個了。
謝美鈴一聽當場改口,說將來保證猛喫山梨。
將來她喫不喫還是未知,反正萬帆看見了是一定要買回去品嚐的。
水果攤的攤主拍着胸脯告訴萬帆,他這回進的山梨保證個個細沙。
某人當場就買了一大筐,讓水果攤攤主送他家去。
這一大筐山梨一百二十斤,攤主當場傻眼。
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零買的人一下買一大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