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都要搞

作者:不笑生
再次坐上船,所有人都放下心來,盡情享受美好生活的開始。

  終於要離開戰場了,終於一直要去那個心心念唸的昆明瞭。以老菸袋爲首的雲南人,臉上全都露出了喜悅。

  他們一個個跑向甲板,望着家的方向。

  與他們一起的還有赦爾曼等一衆德國教官,他們倒是無所謂,穿着迷彩軍服坐在新船上的悠哉遊哉的曬着冬日,絕不多見的太陽。

  是的他們搭的是一艘新船,而張四行正領着人蔘觀着這艘在安慶新建造的船。

  “張校長,這種船喫水相當淺,咱們華夏現在通航的河流中都能走。”

  “嗯,這船不錯,不過一是裝的太少,二是造的太慢,將來在瀘州那邊建個造船廠,咱們還需要更然,又能造的更快的船。”

  聽着張四行雄心勃勃的計劃,湯仲明心中不以爲然。在他的想法裏,這樣的船造起來已經夠快了,他還想多快。

  因此他提醒似的說,

  “張校長,如果不是您的設計,我根本不敢想象,船居然能這麼造,還能造這麼快。”

  嚴格來說眼前的船不算新船,它的雙船體是兩艘載重兩百噸的平底江船。只不過把船上除去殼子之外的所有東西都拆了。

  然後使用麻布、竹蓆、魚鰾膠一層層複合而成的木工板,把整個底艙做成了有多個水密艙,並使用清水充當壓艙水面。

  然後整艘船就有意思起來,因爲它是這時不但在華夏,甚至在整個世界都不多見的大型雙體船。幾臺一氧化碳氣體發生器與兩臺汽車發動機,就佈置在底下兩艘大船的後半部分。

  三層甲板,除去張四行他們住的那層之外,都完全是大統艙的設計。

  說造這艘船快,原因在於除了最下面的兩艘作爲承載艙的舊式木船之外,所有的上層建築都是使用那種輕盈的複合板材建設的。

  這是張四行離開安慶前,給湯仲明以及後勤營的匠人們留下的作業。

  “不算快,另外上面幾層艙室可以做成模塊化的,運人、運貨要隨時能更換,還有方便裝卸貨……”

  眼下聽到模塊化的湯仲明立即就兩眼放光,因爲當建設頭一批次的幾艘雙體江船時,湯仲明就聽過“模塊化”這個詞。

  因此整個上層建築製造時完全是標準件,完成生產後留下適當的榫卯結構。安裝的時候既省事又省心,就算不會識圖的人,也完全能夠按照預留標記把零件安裝到位。

  看看下面兩個用舊木船改裝的艙室,張四行搖搖頭,

  “用老式木船也就是權宜之策,等到了昆明我們要建立生產流水線,生產適合長江全流域航行的載重五百噸左右的木船。”

  “張校長,還用那些膠合板?”

  點了下頭,張四行回答,

  “還用膠合板,只不過用的膠要使用化學手段生產,魚鰾膠的粘接質量還可以,但和化學樹脂比還是差了點。”

  “膠合板造船?”

  湯仲明不敢肯定這樣生活船舶的手段對不對,在他的印象裏船舶都需要使用特殊木料,又或者乾脆就是鋼鐵來生產的,可偏偏華夏是個貧鋼國。

  “那有什麼,英國人還用膠合板製造飛機呢,用來造船絲毫沒有問題。”

  的確英國人的蚊式轟炸機就是用膠合板製造的,因爲速度快而靈活,在將來經常被盟軍當成偵察機使用。

  不管湯仲明的疑問,張四行繼續觀察這艘他專門根據華夏國情製造的交通工具。

  與這時的帆船相比這種使用汽車發動機的船當然是一種進步,而且使用的是膠合板,只有發動部分使用了金屬,其餘船上幾乎不使用金屬。

  比如操縱船舵的鋼纜,這裏直接使用了結實的麻絲混織的繩索。雖然不知道價值如何,但這兩樣東西在華夏都不缺。

  張四行還有其他一些適合這時華夏生產能力的設備、機器,都要等到昆明後再開始生產。

  照樣爲了節省金屬材料,用這船使用了明輪推進,只用了兩個汽車上用的軸承,除此之外全部使用膠合板或者乾脆就是土玻璃鋼製造。

  張四行他們乘坐的是這支艦隊中的旗艦,因爲是湯仲明主持生產的,因此也被稱爲“仲明號”。

  最後看的是仲明號的動力系統,

  “除去兩臺汽車發動機充當動力源之外,順風的時候還能放幾張降落傘上去當風帆。可現在不巧的是風向不順。”

  張四行注意到,有一臺小型的壓縮機。它能把一氧化碳發生器生產的煤氣補充進土玻璃鋼製作的氣瓶中去。這樣就能在停泊時生產一定量的氣體,好供兩臺汽車發動機使用。

  “湯先生,現在制約我們的就是發動機。而且汽車發動機用起來還是不大合用,湯先生您在汽車廠也在飛機制造廠呆過。到了昆明那邊,搞出適用的氣體發動機也很重要。”

  氣體發動機很重要,張四行這麼說湯仲明完全沒想到。他瞪大眼睛不相信的看着張四行,不明白他怎麼會有這樣的要求。

  搞專用的氣體發動機一直是他的心願,但他也知道,倘若國外進攻的汽油足夠多足夠便宜時,也許到時木炭代油爐就到了要淘汰的時候。

  “張校長,您真的要我搞氣體發動機,那麼我想問一聲,是搞車用、船用還是……”

  試探着問,湯仲明想搞明白的是,張四行只想讓他搞出一款臨時應用的氣體發動機還是說,要搞出專用的還能供長期應用的氣體發動機。

  看着湯仲明黑色圓框眼鏡後面,眼睛裏那灼熱的要透出鏡片的渴望,張四行回答,

  “都要,不但要而且要作爲一個長期的,重要的事業去發展。”

  爲什麼,湯仲明好想這麼問一句。可像他這樣的工程師,最想的就是自己的技術路線得到什麼人青睞,並得到好的發展機會。

  這件事張四行當然沒法告訴他,在將來需要低碳出行時,氣體發動機可以依託天然氣製造出綠色汽車。可惜的是,一直以來它都沒有受到過重視,結果天然氣這種真正低碳出行的燃料,全都被用在做飯、取暖上。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