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斧頭幫
第四百七十六章斧頭幫
我聽說過五個關於詠春起源的傳說,那天你有時間找葉師傅求證一下。”
這個年代,因爲沒有電視機什麼的,所以一說故事,貌似都能吸引很多人,所以現在一個很火的職業就是,說書先生。
劉博然看大家都不喫飯了,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他就說道:“說法一,與清廷“火燒少林寺”有關。當時福建莆田南少林因暗中“反清復明”遭到圍剿。少林古剎也被官兵一把火燒成廢墟,只有5個絕頂高手號稱“少林五老”逃了出來,其中一個是五枚師太。她在南少林鶴拳的基礎上創立了一套更重技巧的拳術,並傳給嚴二、嚴詠春父女。嚴詠春進一步發展了這種拳術,後稱“詠春拳”說法二,福建泉州嚴詠春觀蛇鶴相鬥有悟,融合永春一帶拳術和少林搏擊技法而自創。說法三,五枚創詠春拳後,並非直接傳給了嚴詠春,而是傳給了少林弟子苗順,苗順傳少林俗家弟子嚴二,嚴二再傳女詠春及婿梁傅儔。”
劉博然一口氣說完,這時候歐陽倩給他倒了一碗湯,劉博然喝了,繼續說道:“說法四,詠春拳的創編與五枚師太或嚴詠春均無關係,更沒有什麼蛇鶴相爭,而詠春拳的前身應爲詠春拳,是清初反清組織“天地會”的一種鬥爭的武技,爲河南嵩山少林弟子一塵庵主所創。她首先傳給汀昆戲班的武生張五,人稱“攤手五”,據說有“一隻攤手獨步武林”之譽,張五後來落難來粵,落腳於南海縣佛山鎮大基尾的“瓊花會館”,便將詠春拳傳於粵劇界諸弟子。後咸豐年間李文茂起義,諸弟子爲避禍而將“詠春拳”的“詠”字改爲“永”“泳”。紅船中人黃寶華、梁二娣、大花面錦等人學得此拳,又再傳給在佛山筷子路開中藥店兼行醫的梁贊,此後梁贊將詠春拳發揚光大。說法五,詠春拳應爲永春拳,得名於福建泉州少林寺的永春殿,乃當年進殿者所習的南派內拳法,全稱是少林永春,總教習是少林弟子至善禪師。南少林被焚,至善逃避到佛山,曾一度藏匿於粵劇紅船中當伙伕。後因在東莞打抱不平露出行藏,戲班中人便紛紛拜他爲師。弟子中有惠州人氏蘇三娘,爲戲班中花旦,所學尤精,被人譽爲“永春三娘”。後三娘將武功傳於紅船中人黃華寶、梁二娣等人,黃、梁又傳佛山樑贊,使永春拳得以在佛山發揚光大。”
劉博然說完,這時候埋頭喫飯,但是大家聽得津津有味的。
看到大家都有些意猶未盡,劉博然這時候就說道:“都喫飯,喫完飯給你們講楊過和小龍女的故事!”
程雪瑩那小丫頭這時候纔沒有繼續追問。
而喫完飯之後,劉九兒接了一個電話,皺了皺眉頭,對着劉博然說道:“小弟,跟我去一趟工廠。”
劉博然這時候點了點頭。
劉九兒這時候上去換了衣服,劉博然也換上了一件西裝,但是皮鞋他穿不慣,就算了一雙布鞋,有點不倫不類的。
然後出了門,這...-->>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