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寒門14
要知道他特意把詩會設計成這種淘汰制的比賽,一部分原因確實是不想規則太複雜,但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爲了讓洪子睦在最短的時間內參與儘可能多的輪次、作儘可能多的詩。
——能流傳到後世的詩文必定其出彩之處,方暇相信以文抄公的能力還是足夠保證自己在晉級的那一半人中。
他本來想着,這麼多輪的比賽下來,就算是撞也能撞上一首,卻沒有想到居然第一場就成了。
驚喜來得太突然
現下和方暇心情彷彿的,只有在場外的楊守澈了。
後者的情緒比方暇還要複雜一點,畢竟不同於方暇那見的多了、對洪子睦的情況早就肯定下來的心態,楊守澈對洪子睦的所作所爲還是猜測居多,這會兒塵埃落定,他緊繃的情緒一下子鬆開,整個人都顯得有些恍惚。
不過在同一個身體中的另一個靈魂卻平靜多了。
【楊明流】的心情冷靜到了一絲波瀾都欠奉,像是對眼下的情形總有預料。
他也確實早有預料。
早在不怎麼相信鬼神之說的上一輩子,他對洪子睦的來歷就已經有所猜測,但同時也知道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蠢人,除了會拿出詩詞文章和一些上不了檯面的小心思之外簡直一無是處。
想到自己上輩子居然會被這麼一個蠢貨欺騙,甚至將之引爲知己,【楊明流】每每回憶起來都覺不可思議。
只不過這些年附在楊守澈身上再次重歷當年,他倒是不得不承認,原來那時候的自己還真是差不多的蠢——簡直比對方有過之而無不及。
【楊明流】本來有辦法破壞這次詩會的,畢竟這和他給洪子睦預設的結局一點兒也不相符:只是在小小的一家書院、或者了不起小半個應州範圍內身敗名裂,又怎麼能足夠呢?!
……就連上輩子的洪子睦都沒落得這麼幹脆利落的結局。
能讓楊相“念念不忘”的事情實在不多,上輩子死得那麼痛快的洪子睦算是一件,這會兒重來一回,他自然而然的將目光放在了對方身上。
但是看着楊守澈整理着那些舊稿冊集,【楊明流】心底嘲諷着對方連這種事都要倚靠他人,卻終究直到詩會的這一日、也什麼都沒有做。
爲何沒做呢?
這個問題和他這些年爲什麼對少年“自己”做的蠢事近乎袖手旁觀的態度一樣沒有答案。
很多時候,明明只要他一句點撥就能打開少年自己的困局,明明他只要多說一句話,少年面對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可是【楊明流】卻什麼都沒有做……甚至於他只要稍稍動個念頭,就可以搶奪來這個年輕的身體,但他依舊沒有動作。
【楊明流】心裏其實早已隱約有了回答,但是那個答案荒唐可笑到連他自己都不願意承認。
他居然是在羨慕少年時的自己。
他堂堂一朝宰相,大權在握,可着履入殿、面聖而不跪,居然在羨慕那個一無所有、又一無是處的書院學生。
……
在場的其他人大約是體會不到方暇等人的複雜心情了,那短暫的熱鬧聲被夫子敲着戒尺制止下來,作爲評委的夫子開始了對洪子睦這詩作的點評。
這當然不是每一首詩都有的殊榮,許多被評爲丙等以下的詩作都只能得一聲搖頭嘆息,更甚至於再差一點,都會讓夫子眉頭緊皺,直讓作詩之人心頭一跳,下意識的握緊了手掌心、覺得上面隱隱作痛。
但是很顯然,“洪子睦的詩作”是不會被那般對待的,開口的夫子都是連連讚歎、極盡溢美之詞,只是這點評轉了一圈最後輪到了山長的時候,這長者以一種略微嚴肅的語氣道:“此詩真的是你所做?不是家中的其他兄弟長輩不方便露面,使你代爲傳達?”
這話是在遞臺階、但也同時問得有夠直接的。
方暇的心下一跳,下首的洪子睦身形也有一瞬的僵滯。
不過除了幾個知道內情的,在場的其他人顯然把這話理解成了別的意思,就坐在山長旁邊、一個頗有些年紀的老夫子笑着插話,“山長也覺得,子睦的年紀居然能做出這般詩詞,實在舉世罕見?”
下面的洪子睦聽得這話,那瞬間僵硬的神情很快就恢復了往日的坦然,眉宇間的得色復又浮上來,但到底還是對說話的夫子施了一個禮節,“夫子謬讚,學生愧不敢當。”
老山長眉頭一跳。
方暇從楊守澈那裏拿到的詩稿自然早在詩會之前就給山長看過,老山長剛纔那話也是照顧年輕人、給他一個悔過的機會,而且這事還關乎書院的名聲,洪子睦若是順勢而下,山長未必會深入追究。
只不過很顯然,這些年過分順利的經歷早就將洪子睦那點警惕心和爲數不多的羞恥感一塊兒磨了乾淨,他自然而然地將山長的問話理解成了老夫子的意思,全沒注意到他那句話落後,山長一瞬間難看下去的臉色。
實際洪子睦心中對這個老山長的也生出點意見,覺得對方一則狗眼看人低,再則一點沒有見識。
——這年紀怎麼了?難道沒見過天才嗎?!
他這麼憤憤不平,全然忘了那個“天才”並不是他自己。
洪子睦有心給對方點厲害看看,以一種盡力謙虛、但還是顯得頗爲傲氣的姿態接着道:“學生見那蓮蕊顏色嬌嫩、霎時可愛,一時頗有感觸……”他說着脫口便是另一首與剛纔所作風格迥異,但仍舊足可傳世的佳篇。
方暇在旁邊都不知道該做出什麼表情。
他見過有人踩陷阱,但是還沒見過這麼主動給自己挖坑往裏跳的。
洪子睦第二首詩與前一首風格迥異,顯然原作者不是同一個人,這一首也並沒有在楊守澈的稿子裏。但是詩會的前一天,【楊明流】送來了幾首詩作,他倒是難得沒有在方暇這裏留下,只扔下一句“到時候用得上”便離開了。
可就這麼巧、這正好是那幾首之一。
方暇對【楊明流】的身份越發犯起了嘀咕,但還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眼下的情況。
那邊洪子睦第二首詩作完,山長的臉色更難看了。不過這一次他倒也沒說什麼了,反倒是方暇趁機插了一句話,“這兩首詩可是你當場所作?”
方暇這會兒插話其實有點冒犯,畢竟作爲這個書院的主人,山長的點評可以算得上總結髮言了,在他之後再開口,未免有不知禮數之嫌。
不過,託先前開口的那個老夫子的福,方暇再說話倒不怎麼突兀。而看山長這會兒的臉色,大概也沒有心情計較這些禮節,方暇這才趁機爲之後的事打個補丁。
有了剛纔的“虛驚一場”,洪子睦這會兒心態穩得很,聽方暇這麼一問,當即毫不遲疑地應了“是”。
洪子睦早些年還是非常謹慎的,爲了以防萬一,許多詩作都說是“早先所作的詩稿、覺得和當下情景正相和纔拿來用的”。當然,更後世的詩洪子睦是不會這麼說的,能被他如此搪塞的都是屬於同一時代的楊明流的詩。
因爲穿越之後腦子裏面突然多出來的記憶,他對楊明流的詩更熟練、也更清楚,自然用得更頻繁。只不過洪子睦雖知道那些詩是楊明流所做,又倒背如流,但卻不知道對方是何時、又是何種年紀寫的。
洪子睦也擔心哪天楊明流突然冒出來,拿出證據來指責他抄襲。
他說成是自己早先寫的手稿,那就算事發、也有很大的還轉餘地。
洪子睦自然爲自己想出的這主意得意,但是時日久了,心裏也有些不大得勁兒。
畢竟和“把以前做出的詩拿出來”相比,當然是現場揮毫而就、直抒胸臆來的更能體現他的“天才”之名。畢竟歷數各個朝代的才子名人,那些傳世佳篇多半都是有感而發、一蹴而就,雖也有字字推敲而成,但是總顯得沒有那麼爽快。
與此同時,久久沒有出現的楊明流更是讓洪子睦逐漸放下戒心,越發認定了自己帶着腦海中東西來這個時代走一遭就是爲了替代對方的,因此用起對方的詩詞文章來更加沒有心理障礙了。
這會兒被方暇問起來,洪子睦的應答非常坦然。
而且洪子睦心裏也有想法。
他剛剛在這個方夫子面前顯露了詩詞的才能,書院裏轉眼就舉辦了詩會,還是山長親自牽頭,這讓洪子睦越發認定這個方夫子身份不凡,而且也隱約覺得這詩會就是專程爲他辦的。
方暇要是知道洪子睦怎麼想的,大概要拍着他的肩膀嘆息:確實是專門爲你辦的,就是辦的原因可能和你想的不大一樣。
洪子睦當然是不知道方暇的打算,他有心想討得這位“貴人”的歡心,以期對方在未來多多提攜,這會兒當然不會簡簡單單一個“是”字就把人打發了,而是在稍稍沉吟之後又繼續,“風吹蓮動,蓮瓣同荷葉都陣陣搖曳,學生觀此情景不由心生感觸,故而做得這一首詩。倉促而成、字句有不到之處,還望夫子斧正。”
方暇:“……”
以方暇的詩詞造詣,面對這種能流傳到後世的作品,當然沒有什麼可“斧正”的地方,他強行繃住了表情,順着之前幾位夫子的話讚賞了幾句(當然,讚的是詩),只是等別過臉去的時候,表情卻忍不住複雜起來。
方暇本來以爲“挖坑給自己跳”這種事已經夠罕見了,卻萬萬沒想到,這位文抄公不僅跳了、跳完還給自己埋了點土。
雖然方暇提出問題的時候就抱着這種想法,但是這麼輕而易舉的達到目的,還是讓他有點恍恍惚惚。
這下可倒好,洪子睦真是徹底把自己的退路給堵死了。
方暇都快不忍心去看側邊山長的表情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