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自於黑黃老油條的降維打擊
但是他一點都沒急,慢條斯理的洗漱,上牀,處理好班裏的雜事,然後纔打開狗星平臺。
頂着未註冊的遊客身份,他開始滿平臺亂逛,收集信息。
直播是一個大圈子,裏面又有幾十上百個小圈子,圈圈不重樣。
16年有點太早,對於蘇淮而言,這不是他最瞭解的那個環境,所以更要把準備工作做到最前頭,做到足夠細緻。
但是,不管是現在或者以後,每個平臺都有各自的基調,絕不相同。
比如二丫,大家的印象一定是男主播在那喊麥,然後一打pk就抑揚頓挫的喊:“兄弟們,給我……摟他!”
比如某手,後面一排奇形怪狀的小弟,大哥光着膀子戴着大墨鏡頂在最前面,一羣鄉村非主流擱那兒賊二逼的嘶吼:“xx出征!寸草不生!”
比如某魚:“一張辦卡,買不了喫虧,買不了上當,但是能變成摩托孝敬咱爸媽!”
再比如此刻正火的六間房,100票1釐米,多了一個字都不能寫。
校長的熊貓tv更猛,接近一半的深夜女主播200加v,然後……於是明年初求錘得錘,第二次被約談。
後來的抖音最正規,也因爲正規而瘋狂卷顏值卷內容卷公會輸出……
平臺的大基調能夠決定主流玩家是什麼樣的人,自然也就間接決定了主播怎麼生存。
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
回到自己最熟悉的領域,蘇淮顯得極其自信、沉靜、有耐心。
他爬着各種榜單,走進各種直播間,蒐集各種活動信息和獎勵,也觀察一哥一姐怎麼pk怎麼互動。
整整一個多小時,他一步都沒有踏進裴姝虞的房間。
但這一個小時的收穫,可能頂得上很多玩家稀裏糊塗的玩一年。
最起碼他搞清楚了狗星平臺的主基調,以及平臺主流玩家的類型。
玩直播的人,大概可以歸類爲四種常規類型。
和花不花錢白不白嫖沒關係,而是基本出發點的不同。
第一種,休閒型。
打發時間,只圖一樂。
大部分白嫖,小部分花錢。
但他們不是分幣沒有的純粹屌絲,而是相對更理智,懂得生活更重要的正常娛樂派。
第二種,發泄型。
玩平臺只圖一個發泄,有錢的自己當大哥,沒錢的跟着大哥混排面。
哪裏有熱鬧哪裏衝,特別投入,其中的極端分子甚至能在貼吧裏替不相干的主播罵出上千層樓。
平臺相當於生活的避風港,或者叫寄託了心靈的第二世界。
有意思的是,這個類型相當兩極化,要麼就是刷不出來幾分錢的嘴臭老哥,要麼就是咔咔上票前呼後擁的平臺大哥。
黑粉忠粉的源泉,平臺熱度的主要貢獻者。
第三種,事業型。
比如想要搞公會的大哥,前期咔咔砸錢。
比如活躍在平臺上面的倉庫商人,票販子,特殊中介。
比如跟着大哥和主播混好處的管理、小弟、投機分子。
比如各路騙子。
比如想靠跟主播處對象來翻身的夢想守護……
真的,什麼奇葩都有,但也確實有不少人靠着平臺賺到了錢,比如某手前兩批魔盒壟斷商,個個賺到了至少幾百萬身家。
第四種,刺激型。
這個大類又可以細分爲兩種,一種是錢,一種是色。
在16年這會兒,大部分平臺都有押一賠多的遊戲。
小平臺的gdp有50%是靠遊戲撐起來的,幾乎大半玩家都是遊戲愛好者。
大平臺管得嚴,那麼不搞遊戲,直接讓主播打擦邊球。
在現在的時間點上,虎齒平臺的主播抽獎搞得正熱鬧,熊貓有樣學樣,逗魚反而沒那麼狂,陳紹節眼下的態度是既不鼓勵也不反對。
至於後來他爲什麼那麼瘋,原因其實挺複雜的,暫且略過。
反正現在全網有很大一批喜歡在直播平臺上玩小遊戲的玩家,虧了罵娘,贏了刷主播,主打一個刺激。
可這部分人本身就是直播平臺的用戶,他們是先喜歡玩直播,然後喜歡玩遊戲的。
後來陳紹節搞得烏煙瘴氣,吸引了很多不玩直播的人上去單車搏摩托,其中不乏初中生高中生,屬實該殺。
刺激型的另外一大類自然就是爲了睡主播。
沒錢的靠才智,有錢的拿錢砸。
不過拿錢砸的反而喫不上什麼好肉,這是最不講理,但也最講理的結果。
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哐哐砸錢的愛情大哥和正經女主播只有兩種相處模式。
第一種,大哥賊吉爾強勢。
女主播小心翼翼的哄着大哥,生怕大哥一個不開心就跑了。
但女主播也是人,情緒是有極限的,天天上播就夠累了,下播還要再哄一個牛氣沖天的支配者,肯定心累。
這種單方面的一味輸出不可能催生感情,只有厭煩疲憊,而這個時候,就特別容易被直播間裏的陪伴型玩家趁虛而入。
——輸出太多,她也需要情緒價值的補充了。
縱觀整個直播界,能把真美女主播抱回家的玩家,都是那種一邊刷錢,一邊陪伴,情緒穩定,心態正常的類型。
但是這種類型一般都不會太有錢,或者說,“特別有錢”和“特別有耐心”原本就不可能在一個男人身上共存。
於是,神豪大哥贊助金錢,小哥哥和主播悄悄戀愛,逐漸成爲常態。
悄悄到什麼程度?
很多時候兩個人已經分手了,直播間裏仍然沒人知道,只有背後的運營隱約感受到了。
如果直播間裏沒有這樣一個陪伴型,她們就有可能跟性格好的運營發泄,喝酒、吐槽、滾牀單……蘇淮前世的好多次大肉都是這麼喫到的。
第二種:一邊刷錢一邊低姿態哄着女主播的大哥。
那這種大哥必被拿捏,沒有別的可能。
別以爲不可能有這麼蠢的有錢人,其實例子特別多。
14年以來,國內先後經歷了兩輪棚改拆遷、一輪大牛市、房地產全面上漲、微商、幣圈、海外代購、電商出海等等數波財富大潮,催生出了太多的暴發戶,完美鑲嵌在直播行業的成長週期裏,讓不知道多少主播網紅喫到滿嘴流油。
這個暴富羣體在現實裏存在感很低,但是他們也有急劇拔高的被尊重需要,於是就在直播平臺上得到了巨大的滿足。
主播在滿足他們的同時,也獲得了財富自由。
關於如何收割這類暴發大哥,好公會內部是有一套完整流程的。
從最早的粗糙劇本和常規話術,再到後來的性格側寫人物畫像線下維護……
可惜,一切都在口罩降臨時戛然而止。
所以特別有意思的是:當後期的專業mcn機構終於練出一身高超武藝的時候,卻沒有那麼多暴發大哥給他們收割了。
而早期沒什麼理論支持的主播,反而憑藉懵懂的本能展翅高飛。
再等到22年之後,第一個經濟下行週期,那會兒的女主播全都開始瘋狂內卷,哪裏體會過前輩們隨便撿情懷大哥、隨便圈愛情大哥的舒服日子。
蘇淮也算是生不逢時,20年才進入直播行業當運營的他,其實也沒有混到太多好處。
不過十多年間一直在網上兜兜轉轉,這片戰場他太熟悉。
所以哪怕剛剛開始爬一個新平臺,他仍然以最高的效率捋清了頭緒。
整體而言,狗星是一箇中小型平臺,主流玩家以刺激型爲主,休閒、發泄型爲輔。
這裏沒有虎鯊歪那種熱熱鬧鬧的白嫖大軍,能長期留下來玩的,基本都有一點消費能力。
小平臺的通病,流量不高,沒有lol之類的競技板塊,主打一個秀場。
好處是,戾氣沒那麼大節奏沒那麼多。
壞處是,主播同質化嚴重,大哥數量少,拼搶激烈,直刷大哥多半抱有情感需求,遊戲大哥又不穩定。
另外,整個平臺擦邊風氣嚴重。
當然,這是當下直播圈的通病。
其實主播也分好幾種的,顏值不夠又沒有突出才藝的假美女在哪個年代都只能瘋狂內卷,大美女纔敢吊着也能吊得住大哥,但是那種頭部腰部最多隻佔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