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殺童(一)

作者:未知
柳芸問郭捕頭:“孩子丟失後家人有沒有報官?” “男孩子的家人,以爲他倆人結伴外出玩耍,從離家到發現屍體也只有二十來個時辰,姑而沒報案。” “這麼說兩個男孩子相識,是一起被人擄走的或者騙走的。” “是的,大人。” 柳芸問“他們家人提供什麼線索沒有?比如是否仇家所爲。” “還沒向他們家人詢問。” 柳芸站了起來:“我們走吧,先去死者家裏問問情況。” 柳芸走在前,郭捕頭與肖五跟在她身後。她看了院子四處,大人沒了蹤影。 “死者家遠不遠?”肖五問,若遠他好套車。 “不遠,就在朱雀橋附近。” 柳芸聽此名很熟悉:“朱雀橋?” “主人,朱雀橋附近是烏衣巷。” 柳芸點頭,她想起了那道唐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她以前幾次去南京就住在夫子廟附近,對那一片比較熟悉。烏衣巷在現代已是繁華的商業圈,王謝家也只留下一處小院落供後人參觀。 柳芸穿越後來到應天府,還沒有時間去烏衣巷秦淮河這一地遊覽。 三人走了一炷香的時間,來到了烏衣巷裏一處深宅衚衕,遠遠的便聽見有婦人泣哭。 郭捕頭伸手拍門,稍後有人匆匆前來將門打開,一名中年男子愁着臉探出頭看來者是官差,忙將門打開:“各位大人請進。” 那男子待三人進了院子,他將大門關上,轉頭衝室內叫道:“琴娘有官差大人前來,燒水奉茶。”女子泣哭聲漸停。 柳芸打量了一番,這一家是一處坐南朝北的正房。從外型上看,這房子木雕皆舊,有的地方還有破損,這是一處老宅。 男子恭敬地請三位去正房入座。柳芸道:“就在院子坐坐便是。”她在院子尋了一木凳子坐了。 郭捕頭與肖五也自尋了地坐下。男子站在院子裏,他道:“三位大人前來問案?小的雷雨知無不言。” 柳芸點頭,看樣子此男子還懂些規矩。她開口問:“兩名孩子屍體呢?” 雷雨哽咽道:“停靈義莊。大人,兩位孩子死得好慘呀。” 柳芸問:“他們是你何人?” “一位是小的小兒,另一位是妻弟之子。兩孩子從小在一處長大,同進同出,沒想到……” “你在何處當差?爲何你妻弟之子在你家?” 雷雨道:“小的在李家的一家鋪子做掌櫃。內弟帶着妻室在外守關,將兒子託付給我們夫妻二人照管。唉,孩子出這麼大的事,小的都不知道如何向內弟交待。” 肖五聽其中有一個孩子也是軍戶之後,有些惺惺相惜直嘆氣搖頭。 柳芸問:“哪位李家?” “李相之弟太僕丞李存義大人。小的過去是李家布料鋪子的一名店小二,李家生意越來越大鋪子開得越來越多,過去的一些小二就升爲了掌櫃。” 柳芸一聽李相之弟太僕丞李存義大人,她想到了那天強佔張小姐的那名紈絝,當時聽他說自己是李相之侄。那小子恐怕就是李存義之子。 柳芸繼續問:“兩名孩子也不小了,六七歲已開蒙唸書。你們可知曉他們出事那一日去了哪?” 一名女子手託茶壺從裏走了出來,她哭得雙眼通紅。她雙手將茶杯一一遞到各位手上。 “那日孩子們本是在私塾唸書,先生下午家裏有事,將孩子們放回了家。雷藝與田傑回家放了書籃,對妾身道,他們去尋李銀玩。”她的聲音已嘶啞。 她接着道:“李銀同他們從小一起長大,李銀家也在附近,其父在秦淮河上划船。” 柳芸問她:“孩子當夜沒回家,你們沒去李家尋找?” “他們常在李家過夜,妾身以爲當夜也會如此。” “第二日沒歸,爲何仍舊沒去尋?” “第二日夫君一直在鋪子,妾身回了趟孃家,回來天色很晚了,見孩子沒在家,以爲又跑到李家。直到昨天,有人認出護城河裏的孩子是……”她又悲傷地哭了起來:“孩子,孩子全身沒處好的,都是傷呀,遭了多大的罪死得好慘。” 雷雨也抹着眼淚;“我們夫妻二人爲人和善,從無得罪過人,老天爲何如此待我們。” 柳芸心情沉重,是哪個畜生如此兇狠:“出事後你們去問過李銀沒有?” 雷雨搖頭:“沒去,李父倒是來過,說了些關心安慰的話。” 柳芸問:“他兒子沒來?” “沒有。” 柳芸看了一眼郭七:“郭捕頭,知道李家的位置嗎?去尋李銀問問話。三人這麼要好,兩人出了事,一人不見蹤影,是何緣故?” 郭捕頭問雷雨:“李家在哪個位置?” “他家喫住都在船上,那條畫舫上掛着三排紅燈籠,船頭有一隻孔雀開屏。大家叫那船爲孔雀畫舫。” “大人,那容易找,我們去秦淮河尋孔雀畫舫。” 柳芸站了起來,她看了夫妻二人一眼,不知如何安慰,嘆了口氣轉身走出了雷家大門。 雷雨將三人送出門外,輕輕掩了房門。一名下人打扮的人,從巷子裏探出了頭,看了遠去的三人,又看了看雷家。他轉身消失在人羣裏。 白日的秦淮河上只有一兩隻船,船上有少許外來的客商,懷着興致遊覽着秦淮河兩岸風光。那些在燈紅酒綠裏度日,過着醉生夢死的女子們正在熟睡。 到了夜裏,秦淮河就會重新舒醒,河上人來船往,河岸兩邊的酒家燈火通明。濃妝豔抹的女子們撥弄琴絃,唱着宛轉悠揚的曲調,長袖善舞。伺候客人們飲着杯中酒,依偎在客人們懷裏賣笑取樂。 柳芸站在秦淮河的岸邊四處打量着,此時的夫子廟是以前廟後學的佈局。前爲孔廟後爲應天府學,右邊爲貢院,佔地面積非常大。讓柳芸覺得有意思的事是,上千年來學府緊挨着青樓。可能是覺得他們讀書太辛苦,需要身心得到放鬆。 讀聖賢的一些學子時不時爲青樓女子題詩寫詞,同情、愛憐她們。他們將一片赤誠給了風塵女,寫下一首首流傳千古的詩詞。他們博取功名是爲光宗耀祖、留名青史、高官厚祿。他們很少想着爲百姓乾點什麼事。 肖五指了指遠處停泊的一條船:“孔雀畫舫在那邊。” 那名下人進了離得不院的一處深宅,一名中年男子正在指着一名年輕公子罵:“你這小畜生,膽子越來越大,都玩出人命來,被你長姐知道,看她能不能饒過你。” 年輕公子道:“父親,不怪自己呀。是李佑給兒子擄的人,人也是他打死的。” “他沒**的惡習,說出去誰信是他打死的?” 下人走進屋內,跪了下來:“大人,今天錦衣衛帶人去雷家了。” “前去的是哪一位?” “就是那位破案高手,錦衣衛同知柳大人。” 中年男子想了想,輕聲對下人說了幾句話,下人回答:“是,大人,小的這就去。”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