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前妻(三) 作者:未知 大家看着郭捕頭遠去的背影,心裏充滿了期待,若是能查出粉裏有毒,再查粉的來處就容易了。 柳芸轉頭看了一眼站着的兩母女,對周大人道:“可能還得要些時辰才能查出來,讓她倆人先下去吧。” 周大人招手叫進來一位衙役:“帶她倆人去……”他頓了一下,覺得如今再送她倆人去牢裏不太合適,就接着道:“送她倆人去燒水的尤大嬸那裏呆着。” 周大人警告兩母女:“別跑,跑了罪加一等。” 李淑芬行了一禮:“兩位大人放心,民女同母親無路可去,會老實呆在此處。” 衙役上前帶着兩母女往後院的燒水房去。府衙後院有廚房,每日會爲當值的官差們做喫食燒茶水。 明朝早期時代,會爲官員們提供一日兩餐,官員當差的時辰是相當的長,天不亮出門當差,天黑才收工歸家。 洪武皇上因爲自小貧窮,受朝廷的盤剝,他做了皇帝后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打壓欺負百姓的官員。他總覺得官員們不勞而獲,給官員們的俸祿都非常的底,在這個時代做朝廷官員是很憋屈的事,只拿俸祿不夠養家,一伸手又要被殺頭。 他也是歷來皇帝中最爲民的一位,他不但在各地建學府,還制定了一系列的福利,比如爲所有年老者發放一些銀子。只要有地方受災他立馬減稅,甚至還進行補貼,正因爲如此,之前郭恆一干人才從中貪了相當於朝廷半年的稅收。 但是洪武皇上有軟肋,就是他的子女們。他自小父母雙亡,兄弟姐妹多數被餓死,所以,他對親情特別的看重。 也因此魯王擄小兒事件,大家都在期待與觀望中,想看一向嚴厲不講情面的皇上,會如何處理此事。 周大人對柳芸提到了這事:“聽說,魯王與王妃在回來的路上了,不日便會到達應天府,也不知會怎麼樣。” 柳芸長長嘆了一口氣。 周大人也不管柳芸說不說話,他繼續輕輕道:“恐怕這事會讓錦衣衛或者大理司查辦,也有可能皇上責罰一下魯王與王妃便算了。皇家的事過去不就一向如此嗎?” 肖五帶着人從外走了進來,他手上拿着一張紙:“我這一趟沒白跑,有大收穫。” 周大人急忙問:“肖大人,查到了什麼?” 肖五走進來行了禮,然後坐在一把椅子上就開始細細說着查到的事情:“查到大房是抱養來的,姜家老夫人以爲自己不能生養,將自己妹妹的兒子抱了回來,剛開始的幾年,姜家還是對長子很好。可是,沒想到五年後,姜老夫人老蚌結珠,連續產下兩子,就對長子越來越差。本來姜老夫的妹妹見姐姐生了兩個兒子後,就想將自己的兒子領回去,省得被人嫌棄。可是姜老夫人不願意還子,因爲姜老太爺已將姜大培養出來跑生意賺銀子,還給別人後,老太爺又老,自己親生的兩個兒子還小不能跑生意。 就這樣姜大從十二三歲就賺銀子養家,後爲兩兄弟娶了妻,這時候開始姜家人都嫌棄姜大夫妻是多餘的。 自從姜大的兒子死了後,姜大就生出了警覺,將賺的銀子藏了起來,不再拿回姜家。姜家人就更加的恨他,姜家二房媳婦時常同長房媳婦吵架甚至動手。 前年姜大與姜二一同去蜀地販貨,姜大失蹤,姜二完好歸家。姜大媳婦李氏就更被姜家所欺負,她在姜家守了一年孝就只得回了孃家,一直到死她就沒再回姜家了。” 柳芸問:“李氏雖歸家,但長房在姜家仍舊還有財物?” 肖五點頭:“暗探給銀子向姜家的小二打探的消息,長房名下還有房產、貨物,錢莊的銀子。李氏只是歸孃家住,沒有改嫁就仍舊是姜家長媳。” 柳芸對周大人道:“姜家有謀財害命的動機,如今就看那粉是不是有毒……” “死了,死了,雞死了。”郭捕頭從後院跑了過來,他打斷了柳芸正在說的話,接着說道:“在下用粉試了兩隻雞,只有一隻雞死了,另一隻沒事。” “好,如今只要查到李氏所用的粉是從何得到,就可以尋到兇手。”柳芸指着地上的那一堆瓶子接着道:“姜家二房常去蜀地販貨,最有可能得到此毒藥,可以着重查姜二。” 肖五彎下身子提起那一包東西:“我與郭捕頭立刻帶人前去查問。” “走吧,肖大人。”肖五同郭捕頭兩人又匆匆出了府衙去查粉的來歷。 周大人搖頭:“姜大有可能就是姜二害死的,唉,姜家卸磨殺驢呀。” 柳芸感慨:“若不是李淑芬是個孝女,前來爲母頂罪,哪還查到案中有案?” 周大人爲了彌補自己的過錯,他提出:“待案子結了,爲李淑芬請封孝女。” 柳芸另有自己的看法:“這些虛名只會害她活得不自由,還不如爲她尋位可靠的夫君。” “那本官爲李淑芬尋摸一個如意夫君。” “周大人那你就是位活菩薩了。”柳芸誇他。 周大人扯着鬍鬚笑了,他還真就在心裏想着自己有沒有認識的男子沒娶妻的。 在後廚幫着燒火的蔣氏,正埋怨着女兒:“李家正在爲你相親,你這樣跑進府衙來,以後還有哪位敢娶你喲?要是嫁不到個好人家,李家又不爲你準備多少嫁妝,以後也不會管你。” 李淑芬無所謂地道:“嫁不掉正好,女兒就守着娘過日子。” 蔣氏唉聲嘆氣:“唉,娘成了你的拖累。” “娘呀,與其像你嫁到李家,一輩子都在伺候李家人,還要被他們欺負,我還不如不嫁,就只伺候您一人。” “女子哪能不嫁?到了年紀不嫁,官府也會強行配婚。”尤大嬸接過話勸說李淑芬。 李淑芬聽了這話忿忿不平的揚起手上的斧頭,狠狠的衝一堆木塊劈了下去,只聽劈啪一通響,大木塊被她劈成了一條一條的小塊:“不嫁不嫁,我就是不願嫁。” 她的這舉動與這些話,被守着她們母子的一位衙役看在眼中,他的心微微動了一下,突然覺得自己若是將此女娶回家,她會是一位過日子的好女人。 前院的周大人想了一盞茶的功夫,終於想到一位合適的人選:“柳大人,我這還真有一位合適的男子。他的妻室嫌棄他俸祿低,同一位商人好上後跑了,他將妻室的嫁妝退回了岳家,稱兩人算是和離。男子至今也沒有說親。” 柳芸聽了覺得這男子人品還行,妻子給他戴了綠帽,換成別的男人,早就不依不饒,結果他放了妻室的生路,也給自己留了後路。 “我看行,待這起案子水落石出後,就讓他倆見面相親。” “要是他們能成,哈哈,本官就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了。”周大人哈哈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