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陳屍(四) 作者:未知 在場所有人聽了柳芸的話後,都覺得很有道理,也認爲韋清遠是兇手的可能性很大。 尹九的大兒子這個時候想到了一件事:“我想起一件事,我曾在舅舅的房裏看見過繡着鴛鴦的紅肚兜。舅舅同我道,讓我別對外說起此事,這東西是他在秦河紅樓裏帶回來的。” 尹九的小兒子也說了:“我還在店鋪關門後看見一名女子進了店,又在宵禁前從店裏從出來。我一直以爲是舅舅招的青樓女。” 柳芸對周大人道:“周大人,派衙役去九江拿人吧。” 周大人道:“剛纔尹九說韋清遠的岳父是九江縣衙縣丞,他不會不讓拿人吧?” “他不想要烏紗帽就攔吧。” “好,郭捕頭,你安排人前去九江拿韋清遠。若是九江縣衙縣丞前來阻攔,就問他要不要烏紗帽。”周大人安排道。 “遵命大人。” 至此,尹九幾人才鬆了一口,若不是刑部的那位大人查出韋清遠,他們這幾個人恐怕不只是挨板子這麼輕鬆,還有可能會被打到招供爲止。他們幾人想想都後怕,特別是尹九,他的兩個兒子還在其中。 尹九嗑頭道:“謝謝大人找出真兇。” 幾個人也跟着嗑頭:“謝謝大人還我們清白。” 柳芸對他們道:“你們都回去吧,以後要想起什麼跟案子有關的事,就前來府衙提供消息。”她又提醒他們:“親情固然重要,但你們要想想自己的性命與前途。他殺人後,又將屍體埋在院內,就是想在事發後,由你們來承擔後果。” 尹九幾人連連道:“知道大人,想想就很後怕。” “大人,我們想到什麼就來提供消息。” …… 幾人從府衙離開後,恍如做夢一樣,他們一直以爲自己要被認定成兇手的,哪知查到了真兇,放了他們。 尹家看熱鬧的人,都在說尹家這次恐怕要塌了。尹九妻子也這樣認爲,正在後院痛哭,一會叫夫君一會叫兒子。大家猛然見這幾人被放了回來,都驚訝地問:“官府怎麼放了你們?” 尹九道:“大人找到兇手了。” “是誰呀?”大家都很好奇,真兇是誰。 尹九真不想說,但不說出真相,自己與二個兒子在別人眼中就是兇手:“唉,是我那內弟呀。” “啊,他可是舉人呀,怎麼會殺人?” “大人是不是查錯人了?你內弟可是讀書人,怎麼可能殺人。” 連尹九的妻子也這麼說:“怎麼可能,我弟弟可是舉人,他怎麼會殺人?” 尹九冒火道:“他不會殺人,那是我殺的?我們兒子殺的?” 尹九的妻子低聲問:“是不是你?你同我說實話,我不去府衙舉報。” 尹九與二個兒子哭笑不得看着她,三人都不想說話,直接各自回了自己的房間。 * 柳芸帶着侍衛往朱府走去,幾位侍衛看了半天,一直沉默不語,如今他們才低聲議論:“真不敢相信,這事會是舉人做出來的。 “是呀,他將人納了便是,何苦要殺人?” 柳芸爲他們分析道:“韋清遠有可能是買成衣時認識了蔣氏,他一人在外寂寞難耐,去青樓又要銀子又容易出事,他就打起了單純的蔣氏的主意。在韋清遠的哄騙之下,蔣氏信了他。後來蔣氏懷上了孩子,還打算跟他回家做名妾。但是韋清遠怕妻子,他的妻子出身官宦人家,嫁給他算是低嫁。也許是蔣氏用孩子的肚子威脅他,要將此事告訴他的妻子,或者是告訴給她的家人,韋清遠就動了殺機。殺人後他一名讀書人自然也很害怕,他選擇了就地埋了屍體,再捱到了春闈落榜之後就跑回了家。” 侍衛們笑道:“柳大人,若不是您查出這案子,尹家那幾個人就要頂罪了。” 柳芸回了府,進了二門就聽見笑聲。她今天難得早早歸府,聽見這笑聲她快步走進了後院。 “你們這是做什麼?這麼熱鬧。”柳芸笑着問。 冬梅夏荷見柳芸回府,上前迎接她:“夫人今天這麼早回府。” “忙了一件案子就回家了。”兩人爲她脫了官服,換上寬鬆棉袍。她轉身進了東廂房:“在笑什麼。” 小蘭坐在椅子上,笑着道:“這兩個孩子爭東西,星雲爭不過一哭,林柳就將東西遞給他,可懂事了。” 春梅笑道:“這個熊猴就故意在這裏逗二位少爺。” 柳芸上前抱起林柳親了一下:“乖兒子懂事知道讓弟弟了。” 林柳道:“弟弟,下去。” 柳芸將他放在地上,兩個孩子又在一處玩起來。 小蘭看着兩個孩子道:“孩子還是多點好,有伴。” 柳芸笑着問:“那你打算生幾個?” “能生幾個生幾個。” 柳芸驚住了:“你當自己是下豬仔呢?” 衆人都笑了起來,小蘭也捂嘴笑:“同所愛之人生幾個都不爲多。” 柳芸伸手抱抱小蘭,還是古人的感情比較單純,爲愛可以獻出一切。 小蘭擡頭問:“主人今天查案子了?” 柳芸搖搖頭,她現在不想去說剛纔的案子,也不想同小蘭這個懷着孩子的人談死掉的那女子也懷着孩子。 柳芸坐在椅子上,她問小蘭:“女孩子出嫁送什麼嫁妝最好?” 小蘭看了她一眼:“是肖大人的女兒出嫁之事?” 柳芸點頭:“是呀,我覺得送銀子給她,程家家大人也多,補貼家用,不多久銀子就會用完。” 小蘭道:“送銀子不好。要不,我倆各出一半銀子,給她買個店鋪吧,可以自己打理,也可以出租收房。” 柳芸驚訝地看着她:“你怎麼也送這麼大的禮?” “肖大人同夫君關係很好,過去一直照顧夫君。後來又照顧主人和我。”小蘭輕聲道:“女兒嫁妝厚些,在婆家也硬氣一些,何況程家是四世同堂的大家,更是要如此。” “好,就這樣,明天就叫人去尋個店鋪。” 小蘭從懷裏掏出一個荷包,從裏面翻出一張銀票,遞給柳芸。柳芸伸手接過看了笑着道:“五百兩,哪要得了這麼多?” “主人安排吧,不夠我再給。” 柳芸笑了:“夠了,只多不少。” 這個時候普通人家嫁女頂上天用一百兩銀子,除非是家裏的確很富的人,那嫁女兒就會是很多擡嫁妝。 經林管家四處找尋,買到的店鋪之前是蒙古人在經營皮毛生意。經過正旦蒙古人仇殺任府滿門之事後,應天府裏的蒙古人呆不下去了,紛紛賣了店鋪回老家。林管家用最低的價格買了其中兩間店鋪。 他回來給柳芸交差:“夫人,陳夫人,小的見那處位置好,店鋪便宜就將兩間都買了。每一間才一百兩銀,以後轉手都能賺。” 柳芸誇他:“管家有眼光,也有決斷。這樣的機會很難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