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軍人的勇氣和尊嚴
收到情報之後,便在伏擊路段着手準備,伏擊部隊較爲單一,伏擊方式也較爲傳統。
就像這次七裏口伏擊戰,一旦小鬼子有所準備,或者咱們對於敵人的情況瞭解的不夠充分。
戰鬥打響之後肯定會喫大虧。
鬼子藉助優勢火力將咱們反過來壓制之後,別說是全殲小鬼子了,咱們的隊伍甚至有覆滅的風險。”
此次七裏口一戰,宋時傑對此是深有體會。
要不是系統的隨機情報來得及時,自己又當機立斷,在部隊沒有被日軍拖垮之前,集中力量奪取了日軍的左翼陣地。
李雲龍又及時增援過來。
想要消滅村上中隊,基本沒有可能。
“所以我認爲咱們應該吸取教訓,以後再打伏擊戰的時候,一方面要確保情報的準確性。
另一方面,咱們在伏擊準備方面要更加的充分,考慮周全。
傳統的單一伏擊模式可以試着改一改了。”
“老宋,具體怎麼說?”程康問道。
當年當兵的時候,部隊也是教授過不少關於戰略戰術方面的課程的,也研究過早期的一些經典戰例。
宋時傑是胸中有溝壑,說出來的話語自然令人信服。
他指出:
“一場伏擊戰打響,咱們的最終目的是全殲日軍,從傳統角度來講,一方面是伏擊,另一方面是打援,提防鬼子的增援部隊,思路上肯定沒什麼問題。
咱們還是着重研究伏擊的過程。
從情報收集,地形選擇,伏擊前的戰術佈置,到具體開打的時機把握,這些都是咱們通常考慮的幾個點。
情報收集就不說了,地形選擇由咱們團營指揮部牽頭,一般也不會出現什麼太大的問題。
核心是在戰術佈置上。
爲了對付更加狡猾,精明,強悍的對手,我認爲咱們不能再延續以往較爲單一的伏擊戰術。
應該由單一式的伏擊分佈,轉化爲多點式伏擊分佈。
可以將伏擊部隊劃分爲多支作戰小組,形成多點式伏擊分佈,進行多點式配合伏擊。
一方面,以更加明確的分工,高效的配合,更好的打擊日軍,另一方面,多點分佈的伏擊部隊抗壓能力也明顯更強,不會像單一分佈的伏擊部隊那樣,一旦被日軍壓制,就直接失去了反擊的機會。
具體戰術佈置方面:
有兩翼分佈的側射火力組,防止日軍突破伏擊圈的堵擊小組,以及防止日軍後撤的尾擊小組。
甚至可以增加一些針對性作戰的手榴彈投擲小組,火力衝鋒組,擲彈筒小組等等。
更加明確分工的多小組配合作戰,往往能夠發揮出更強的戰鬥力,這也是在戰爭的演變過程中,爲什麼會出現步兵,炮兵,工兵等多種作戰兵種。”
“另外就是撤退方案,這一點也得提前準備好。”
“這次七裏口伏擊戰,我們一營就是因爲撤退方案准備不足,被日軍火力壓制,糾纏住之後,根本無法從容撤離,只能被迫和日軍拼命。
雖然最終運氣比較好,打贏了,可誰能保證次次都運氣好呢?”
程康對此深以爲然,幾位幹部又在指揮部畫了些草圖,研究具體伏擊戰的一些方案,包括一些口袋陣型的伏擊戰術,多點分佈的伏擊戰術,以及兩段乃至多段伏擊戰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