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章 三個目的(第二更)
用更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貓冬。
外面被大雪覆蓋,連走路都很困難,更別說在野外進行軍事行動了。
這期間不僅老百姓會貓冬,小鬼子同樣也處於貓冬狀態。
除非到了萬不得已地步,否則絕對不會輕啓戰端。
外面太冷,光低溫就能給部隊造成大量非戰鬥減員,就更別說打仗了。
以往的這個時候鐵道守備隊都會按照慣例減少鐵路線上的巡邏頻次,鐵路線也沒有因爲減少巡邏而發生意外。
但今年不一樣。
接下來會有整整三個師團的兵力走鐵路線南下。
整個過程不能發生一丁點兒意外。
如果有軍列在行駛途中發生意外,關東軍不僅會損失大量武器裝備跟彈藥,還會損失很多即將南下的老兵精銳。
下意識就像讓鐵道巡邏隊再堅持一下,等南下增援部隊全部進入華北以後再減少巡邏頻次。
結果話到嘴邊兒他又咽了回去。
鐵路沿線惡劣的環境確實不適合守備隊繼續巡邏下去。
在聯想到鐵路已經好幾個月沒有遭到過攻擊,東北境內的敵對勢力似乎已經被關東軍肅清,不再有對手,那鐵路線遭到攻擊的可能性肯定更低。
抱着這種想法,梅津梅次郎最終同意了鐵道守備隊請求。
…………
石山……
錦州東北方向大約五十公里的一片羣山。
關東軍南下增援部隊必須經過的鐵路線從山腳穿過,最後消失在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茫茫大山中。
黃宇帶着一個加強連昨天早晨趕到這裏。
遼寧雖然剛剛如東,地上仍然積累了腳腕那麼深的積雪。
黃宇躲在半山腰一片灌木叢後面,正帶着段鵬一起觀察山腳鐵路。
沿着鐵路往錦州方向一公里位置被日本僑民建了一個屯墾點。
裏面住着五十多個小鬼子僑民,五百多個老百姓。
附近開墾出來的土地全部屬於鬼子僑民,老百姓則相當於鬼子的佃戶,幫小鬼子僑民種地,小鬼子分一部分守城給他們。
本來他們都是有自己土地的老百姓,養活自己跟家人肯定沒問題。
日本人來了以後,爲了避免當地老百姓支持抗日武裝,斷掉抗日武裝的彈藥補給,開始在東北境內大肆圈地,製造所謂的無人區。
好多老百姓被日本人娶離家園,失去土地。
爲了活下去,不得不變成小鬼子佃戶,幫他們墾荒種地,換取用以果腹的口糧。
所以這五百多個老百姓都是因爲小鬼子到來而失去土地,對小鬼子充滿恨意。
至於給他們種地機會的小鬼子僑民,同樣只有恨沒有感激。
因爲小鬼子僑民每年分給他們的口糧實在是太少了。
一家老小拼了命的忙活,好不容易收穫一萬多斤糧食,結果落到他們自己手裏的口糧只有一千多斤,連果腹都不夠,只有就着野菜才能撐到第二年秋收,不然就會被餓死在屯墾點。
儘管如此,爲了能夠讓家人活下去,他們不得不卑躬屈膝,壓着怒火跟委屈繼續忍受小鬼子僑民的壓迫跟剝削。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