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慶功會
冀魯豫根據地用事實證明,人民羣衆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將人民羣衆放在心裏,人民羣衆就會將你舉高高。
既是慶功會也是動員會,既是對過去大生產、大基建運動的肯定,也是對接下來豐收的憧憬。
在這個過程中涌現許多不畏艱辛,甘於奉獻的勞動模範,更有不少散盡家財的開明士紳和商戶,冀魯豫根據地的建設離不開廣大人民羣衆的支持。
慶功會的當天,天空中揮灑着濛濛細雨,但是雲集在會場的勞動模範和各地代表心中火熱的激情是無法被澆滅的。
邊區政府爲慶功會準備不少榮譽證書和獎章,隨着一個個人被喊到臺上,現場的氣氛越發熱烈。
有常年在地裏刨食的農戶,有在建設期間負傷的民兵,有身穿老於世故的商戶,他們所代表的身份不同,但是所有人上臺的時候,身上那股榮辱與共的認同感是無法被掩蓋的。
“下面有請石守業上臺發言!”
臺下幾個人簇擁着一個老漢,看樣子是在生拉硬拽的鼓搗他上臺,爲首的村長急了:“老石,多好的露面機會,身子站直了,昂首挺胸,大大方方的上臺!”
老漢拗不過衆人,只得亦步亦趨的上了臺,可是剛一到臺上,看着臺下烏央烏央的人羣,原本挺直的身子頓時就垮了下來,臺上的主持人急忙給他使眼色。
可是石守業兩條腿如同灌了鉛一般,怎麼也邁不動步子,坐在後邊的譚林看出來老漢的窘迫,抄起桌子上的茶缸子走到老漢跟前:“老哥哥,喝口水,別緊張!”
老漢這時候也顧不上別的,接過茶缸子一飲而盡,譚林將茶缸子遞給主持人,然後將老漢拉到話筒跟前。
“鄉親們,同志們,這位老哥哥可是一個大能人,是十里八鄉有名的獸醫,這段時間修路的時候,可是累病了不少牲口,全憑他妙手回春,今天將他請過來那就是給大傢伙傳授經驗的!”譚林沖着臺下朗聲說道。
臺下的老百姓來自冀魯豫根據地各縣,雖然好多人沒聽過石守業的名號,但一聽是獸醫,於是各個鼓起掌。
許是譚林平易近人的作風鼓勵到石守業,他這會逐漸緩過勁來:“俺叫石守業,家在南樂縣大流鄉公社大嶽莊大隊!”
“俺原先在村裏經常給人看牲口,其實都是自己瞎琢磨的,大前年公社成立之後,俺們村長說縣政府給公社派了獸醫,於是就讓俺去公社學習,俺的手藝都是跟八路軍同志學的!”
譚林聽後微微一笑,隨即問道:“老哥,我問問你,你是怎麼瞧牲口是不是生病的?”
這一問算是讓石守業來了精神:“等看出來牲口生病就晚了,老話講得好,防患於未然,平時俺沒事就在圈裏溜達,就得看牲口拉的糞便對不對勁?是拉的乾的還是稀的?味道正不正常?.”
“有的人可能說這活邋遢,可是這牲口比人都金貴,俺們大隊除了每家每戶在田裏的收成,其他的收入全在集體養殖的這些牲口身上,那必須得上心纔行!”
石守業下去之後,按照順序又上來一個代表,來人上身穿着一件發黃的汗褂,下身的褲子挽到膝蓋處,輪到他發言的時候反倒比石守業流暢多了。
“我叫李忠厚,其實我不想來,因爲我不知道說什麼,可是我們村長說,伱平時總說八路軍好,邊區政府好,那你就上臺說說爲什麼好?”
李忠厚說着竟然手掌抹了抹眼角:“我祖籍在夏津,原先是走街串巷的麥客,老婆跟孩子在家經營幾畝地,可是這兩年地裏種不出來糧食,最後地賣了,孩子他娘也餓死了,我只能帶着孩子一路討飯喫!”
divclass=contentadv“去年我跟孩子來了根據地,全身的家當只有兩把鐮刀,幾件破衣服,公社給分了地,分了房子,給了糧種和口糧,我和兒子這纔有了家!”
“今年公社評種田能手,把我選上了,汗珠子我寧可掉在田裏也不想掉在炕上,爲啥這麼賣力氣的幹,是不想再捱餓!”
“我沒有別的想法,就想以後能喫飽飯,再給兒子說個婆娘,可是我家大小子不想跟着我種地,他說當八路軍的兵保護根據地的家鄉父老,是一件光榮的事!”
“他還說,就算他哪天死在戰場上,政府也不會虧待家裏,臨走之前他跟我說,讓我安安心心種地,糧食下來多交公糧,一定要讓妹妹繼續上學!”
“我心裏捨不得他去當兵,我怕他哪天死在戰場上連個屍骨都找不到!”李忠厚淚珠子止不住的往下流:“可是他應該去,不然誰去保衛根據地?誰去打小鬼子?我支持他去!”
石守業和李忠厚是根據地人民羣衆的代表,也是兩千萬人民羣衆的縮影,是邊區政府和八路軍的堅實後盾。
譚林私下說,慶功會是有必要的,我們不僅要踏實肯幹,還要積極宣傳,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所以纔有了這場慶功會。
譚林站在臺上,對着臺下說道:“鄉親們,同志們,田裏糧食的長勢是做不得假的,根據各縣彙報上來的情況,今年將是一個豐收年,這是根據地軍民共同勞動的成果!”
“我在這裏代表邊區政府向大家保證,不會向大家多要一粒糧食,之前爲了解決糧食缺口問題而借來的糧食,在秋收之後會如數奉還!”
“不僅如此,所有在生產建設運動中,積極做出奉獻,積極支持我們共產黨八路軍的,我們要在糧食稅和商業稅上進行減免,要在政策待遇上進行傾斜!”
譚林說完,臺下一片叫好聲,尤其是那些商戶和鄉紳,雖然心裏是信任八路軍的,但是能再次得到譚林的保證,無疑會更放心一些。
冀魯豫根據地取得現有的成就是必然的,爲了保證經濟生產,尤其是激發根據地廣大的農村地區的生產潛力。
農村經濟生產雖然以種田爲主,經濟形式單一,但是由於人口基數大,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羣體,更何況農村纔是八路軍根據地根基所在。
於是,自上而下、依次成立各級經濟生產委員會,一般由黨政軍民各方共同組成,下設組織、宣傳、指導、經濟合作等四部,充分調動政府、軍隊、農會、婦救會、士紳等各方力量,涉及到各鄉鎮、各村分別成立公社、生產大隊、互助組。
每個公社都有派駐小組,主要負責赤腳醫生、獸醫養殖等培訓工作,手工作坊、農業生產等指導。
當然,這其中更多的是充分調動人力、物力,組織當地老百姓交流經驗,互通有無,派駐小組也不是全能的,要充分發揮老百姓的經驗和智慧。
在這個過程中,涌現了很多像石守業和李忠厚的勞動模範,甄城縣婦救會會員焦文英,丈夫參軍抗日,她揹着三四歲的小孩子,一個人開了10畝荒地,修了21畝灘地,被評爲女勞動英雄的模範典型。
經過政府的統計,僅是1942年,根據地老百姓在有組織的情況下,開墾荒地630萬畝,軍隊開墾荒地110萬畝,雖然無法保證新開墾荒地的收成,但總歸是有能種出糧食的。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