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彼此彼此【8月票320】
花此時正是生長繁茂的時候,澆水、施肥,鬆土除草。
根據品種的差異,棉花陸續進入了蕾期階段,這時候更加要用心照顧了,往往決定着棉花的產量。
這些長勢不錯的棉花,吸引了了整個大隊的注意,沒想到真的讓四隊給種成功了。
現在棉花纔剛剛進入蕾期,等進入吐絮期,那會就能看得出棉花的質量好壞了。
如果長出來的棉花好,那明年肯定要在大隊裏大範圍種植的。
只要合理規劃,採用間種的方法,對有限的土地進行充分的利用,獲取最大的收穫。
而與棉花間種的黃豆,長勢比較一般,收成不會很好,但是黃豆有輕微改良土壤的作用,是比較適合這荒地的作物了。
黃豆種子商城裏也能買到產量高或或改良土壤效果好的,但她不敢拿出來。
灰棉可以解釋說是變異,而且種子是通過別人的手拿回來的,只是適合南方種植而已。
沒有什麼特別的,也就沒有研究的價值。
但是具有強效改良土壤作用的黃豆或是其他植物種子,影響是不一樣的。
全國有多少貧瘠的土地,若是黃豆能把貧瘠的土地改良成肥沃的田地,哪個國家或組織能夠放過這樣東西?
所以改良土壤最好的法子就是研究肥料。
喬佳月聽喬父說過白若笙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是平日裏白若笙也沒有表現出特別的跡象。
那張簡易的肥料配方,已經通過喬宏遠的手到了白若笙他們三個的手中,難道到現在還沒得出個結果嗎?
喬佳月覺得自己不是萬能的,能做的事有限。
她看過有關於肥料、土壤之類的文章,那裏頭的各種元素名稱、比例等看得她頭暈眼花的。
同樣是配比,但她更喜歡植物,希望能在自己想要走的路上走得長遠。
因爲孫娟的事兒,喬父對四隊的知青也多關注了幾分。
黃春雲與喬秋雨喬秋月走得太近了,他有提醒李紅歌和高玉蓮分別敲打一下,但效果似乎不大。
相反的,四隊的不少姑娘們都喜歡往黃春雲那跑。
她不同於孫娟那樣的高調,但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喜歡在細節上折騰,比如頭髮。
光是編辮子她就有數十種髮型,因此吸引了四隊的姑娘們。
各種各樣的辮子髮型很快由四隊傳到其他生產隊,就此流行了起來。
高山大隊的地理位置關係,受到外界的一個影響小,許多人還留着長髮,不像外頭的人都是齊耳短髮。
人都有愛美之心,沒有髮飾,沒有鮮亮的衣服,只單純的編辮子,也有這麼多花樣,如何不吸引人呢?
對於這種情況,大隊部還真不好管,號召大家都剪短髮?
怕不是要被家裏的老人給罵死。
大隊裏裹小腳的老人還是有不少的,她們都留着長髮,束成一個圓髮髻在腦後。
對於剪髮,她們肯定是最先反對的,而對於長輩,大隊部也是爲難,索性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而第二批來的女知青楊紅就很沉默寡言,她的穿着是所有知青裏最破舊的,幹活掙工分卻是最賣力的。
基本上獨來獨往,不與其他人交流,但凡是有工分的活,她從來都不挑揀。
雖然她不喜歡說話,卻是四隊裏最讓小組長們喜歡的人。
至於那個男知青,喬父起初也沒覺得哪裏不對,後來才發現他的聽力不好,往往要靠近了喊他纔有反應。
更關鍵的是其他知青的態度,都離鄧迎遠遠的,他跟楊紅一樣都是獨行俠。
後來喬父特地瞭解了下各個知青的背景,發現條件最好的孫娟是一家國營紡織廠廠長的侄女。
而鄧迎卻是資本家的孩子,耳朵是被人爲打傷的,治療不及時,導致聽力嚴重下降。
喬父不由嘆了口氣,把鄧迎安排去給喬七安,身體上的殘缺,很容易有心理問題。
喬七安的腿不好,兩人的背景又相似,或許會更有話聊。
喬佳月對於知青不關注,就是現在大隊裏很流行的各種辮子編法也不關注。
但最近她發現二哥對鄧迎很感興趣,兩人越走越近。
最後幾乎是二哥出現在哪裏,哪裏必有鄧迎的影子。
喬佳月心裏好奇,他們是什麼時候有交集的?
有一天喬佳月就故意湊上去,想看看兩人聊的是什麼,結果竟然聽到兩人在討論數學公式。
啥?她沒聽錯吧?
“二哥,你是怎麼發現鄧迎會這些的?”晚上的地下室學習時間,喬佳月悄悄地問道。
喬宏遠想了想說道:“爸爸提過他的聽力不好,我就想多照顧他一點,無意間看到他在地上寫寫畫畫。”
“……”喬佳月不信地看向喬宏遠,他根本就不是那麼有善心的人好嗎,還主動去照顧人?
喬宏遠失笑地揉揉喬佳月的頭髮,“好吧,實話實說,是他的筆記本被我撿到了,裏頭的內容很有意思,我故意接近他的。”
“……”喬佳月心裏嘀咕着,她就說自家二哥不是熱心的人。
二哥太聰明瞭,大隊裏能與他保持在同一思考頻率的人一個也沒有。
他們兄妹幾個人,各有各的擅長,但說到各自擅長的領域,在這高山大隊裏,真沒有人能聊到一起。
“既然你們有共同的話題,那就注意一點,別說外文。”兩人要是討論得太興奮了沒收住,被人發現了才麻煩。
“難道二哥是不謹慎的人嗎?”喬宏遠拍拍喬佳月的額頭,“你自己還不是一樣,跟周文慧走得很近?”
知青跟勞改分子還是不一樣的,這裏頭的界限很分明。
喬父想照顧楚立仁幾人一點,都不能直接出面,得通過喬向白的手纔行。
喬佳月聞言,心虛得縮了下脖子,“好吧,咱們半斤八兩。”
“知道就好。”
今年的稻穀從頭到尾都是胡越良盯着種下去的,他和大隊裏的老人經常蹲在地頭討論。
特別是稻子抽穗揚花那段時間,他們恨不得直接住在地裏。
不說他們,喬父自己也很關注,這一次的稻子可不是同一個品種的,哪一個品種長得好,收穫多,就決定了未來的種植方向。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