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廣州
大員城外的海域一片漆黑。
眼看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突然港口內發出警戒的哨聲。
一艘型漁船衝進了封鎖線,直直向着港口衝去。
負責警戒的一艘蓋倫船開炮製止。
這艘型漁船立即減速,慢慢遊弋在封鎖線附近。
而在船上則有人大聲喊道:
“我是輿情司屬員寧和,有緊急軍情急報。”
而蓋倫船上則放下船,派人前來查驗。
很快,寧和被帶到了大員城內的總督府。
寧和見到朱君洛後立即道:
“廣州危急,滿清集結了大軍正在攻打廣州府,福建等地的明軍在鄭森的帶領下馳援廣州。”
“但是滿清韃子爲了在鄭森趕到之前儘快攻下廣州,放出話來,攻下廣州,雞犬不留。”
“現在整個廣東境內一片狼藉,人人爭相逃命。”
“而在東邊,鄭森的援軍卻是一時半會難以抵達。”
朱君洛聽着寧和的話,不由得心急如焚。
對着牆上的地圖思索良久後。
召集各軍部將前來總督府議事。
很快,海陸各軍部將齊聚在總督府議事大廳。
朱君洛將滿清大軍攻打廣州,並誓言要屠城的軍情通告給各軍部將。
大廳內一片呼聲震,所有人都義憤填膺,高呼要去解廣州之圍。
朱君洛伸出雙手壓下。
衆人在朱君洛的示意下,紛紛噤聲。
在衆饒注視下,朱君洛道:
“我們此次遠航的目的就是在滿清的鐵蹄下解救百姓,而此時廣東百姓已經危如累卵。”
“既然大家都同意出兵救援廣州府,抗擊滿清。”
“那我們就給這些惡貫滿盈的滿清韃子迎頭一擊,讓他們看看我大明兒郎的鐵血怒火。”
“現在,我命令!”
在場的所有軍官全部挺直身軀,怒目圓睜。
一道道熱切的目光注視着朱君洛。
“劉正浩率海軍北部艦隊和西部艦隊裝載步兵準備出發,南部艦隊負責大員和淡水兩地附近海域的安全。”
“步兵留下五千新兵和一千老兵負責島上陸地安全。”
“蛟龍衛和蛙人留下一部分守衛港口,其餘人全部登船。”
“後勤補給物資按一個月用量裝船。”
朱君洛看了看外面的色,外面已經開始颳風,暴風雨眼看着就要來了。
“現在各部回去清點人員和物資,風暴一停,立即裝船。”
第二日清晨,風停雨歇。
港口內一片忙碌,各部人員和物資陸續裝船。
到日上三竿的時候,已經全部裝載完畢。
九十多艘船開始依次駛出港口。
最前方的寶船是朱君洛所在的旗艦。
艦隊在港口外的海域開始調整艦隊的隊形。
而寧和在這次的行動中擔任整個艦隊的嚮導。
寧和將這次畫的廣州城地圖交給了朱君洛。
並講解各個區域的地形和險要地勢。
很快,參謀部通過寧和的情報制定了詳細的作戰方案。
朱君洛對作戰方案又做了修改。
此次馳援廣州共九十二艘艦船,海軍官兵共計一萬八千人。
陸軍共計一萬人。
蛟龍衛留下了五十人負責港口安全。
其餘人全部登船出征。
色將黑的時候,艦隊已經抵達了廣州附近的海域。
朱君洛命令艦隊全部將大明旗幟高高掛在桅杆上。
下令直接從珠江進入廣州府。
在進入珠江的時候遇到了一些掛着大明水師的型戰船靠近。
這些型戰船看到這麼龐大的艦隊進入珠江。
一部分直接向着廣州跑去,估計是去稟報。
另一部分則靠近過來。
先是打出旗語詢問,朱君洛則讓人一律回覆是大明水師。
然後派人將這些船上的水師官兵接上寶船。
而上船的水師官兵看着船上的人有些發懵。
他們從來沒有聽過哪裏有這麼一支強大的水師。
而且看這些饒着裝和武器都很精緻。
朱君洛道:
“我們是從南洋回來的,聽聞廣州府被滿清韃子圍攻,並揚言屠城,所以直接趕赴廣州。”
“現在廣州戰況如何?”
廣州水師官兵中一位年長的旗官道:
“回稟大人,廣州已經危在旦夕,而我等水師官兵則無能爲力,只能在簇防守水道。”
朱君洛又問道:
“爲何水師會如此衰弱?我大明水師冠絕下,韃子雖然陸戰強些,但也不至於廣州水師也如此不堪吧?”
旗官道:
“大人有所不知,幾年的時間,水師降的降,逃的逃,已經所剩無幾了。”
朱君洛隨後和這幾個官兵一番交談下來。
才得知大明現在只剩下福建和廣東的一些地方還在抵抗着滿清。
而其它大部分的地方已經全部淪陷在滿清的鐵騎之下。
而在廣州,經過幾日的血戰,也已經快撐不下去了。
守城將士死傷慘重,城內遍地狼藉。
朱君洛越聽越是驚心。
恨不得能有兩支翅膀飛進廣州城鄭
朱君洛讓這位旗官趕緊在前方開路。
讓艦隊尾隨在後,順着珠江進入廣州城。
沿岸看到到處是逃難的百姓。
拖家帶口,沿着珠江形成了兩道人流。
朱君洛奇怪地問道:
“這些人爲什麼不乘船離開呢?”
寧和道:
“這也是我遲遲不能回報軍情的原因。”
“在得知滿清大軍南下進攻廣州城的時候,很多早早得到消息的百姓就已經乘船離開了。”
“剩下的一部分船隻則被全部焚燬,是爲了不讓滿清大軍從水路進攻。”
“只剩下了一些水師的戰船負責警戒沿海的水路入口。”
朱君洛這才知道怎麼回事。
然後朱君洛叫過身邊的傳令兵,派了一艘船回大員。
通知大員的港口內船廠加緊建造各種船隻,只要能通過海峽來運輸人口即可。
很快,一艘型蓋倫船就離開了艦隊。
向着臺灣島加速駛去。
到了晚上的時候,艦隊已經接近了廣州城。
在前方廣州水師旗官的引導下,艦隊開始駛入城內。
而城內則派出了一名武官來接應。
寧和本來還擔心會有一番交涉才能進入廣州城內。
但現在看起來根本不需要那麼麻煩。
現在的廣州城已經是朝不保夕。
這麼一支龐大的艦隊從珠江進入廣州城。
如果是敵人,以廣州現在的力量根本抵擋不住。
如果是援軍,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這支艦隊快速抵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