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到達
將會從這50萬缺鄭
挑選出最優秀的30萬人。
而且何正陽還:
“飯你們管飽了喫,肉也管夠,但是訓練你們不能偷懶。”
“有多大力氣就把多大力氣使出來!傷了,有人給你治。死了,有人給你埋。”
“你們只管拼命就是。你們要做的就是:要學會如何在戰場上更高的消滅敵效人,保存自己和戰友的生命。”
何正陽的話雖然很糙。
但道理確實是這麼個道理。
對這裏的所有新兵來。
他們即將要面對的敵人,都是和他們有着血海深仇的滿清韃子。
所以只有將他們訓練成一個優秀的戰士。
才能讓他們在殺紅了眼的時候。
多一份存活的機會。
否則,這些新兵很容易在戰場上迷失自己。
反而遭到不必要的傷亡。
現在的大明軍事體系已經逐步的完善起來。
以龍衛軍和虎衛軍作爲建軍的模板。
依照龍衛軍和虎衛軍的作戰指揮體系。
將復國軍團分爲十個野戰軍。
分別被命名爲第一軍到第十軍。
每個野戰軍下屬三個野戰師。
一共30個野戰師。
野戰師的序號爲第一師到第30師。
每個野戰師下屬四個步兵團。
每個步兵團的序號從第一團到第120團。
每個步兵團的人數大致與龍衛軍的一個步兵旅相同。
但在這裏,爲了便於指揮人數龐大的復國軍團。
便採取了以數字命名的方法。
同時也公佈了相應的獨立命名制度。
當一支軍隊在戰鬥中取得巨大的勝利,或者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便會爲這支部隊進行單獨的命名。
有了獨立稱號的部隊。
也將進入大明精銳部隊的行粒
而每個步兵團的定額人數約2000人。
下轄四個步兵營。
每個步兵營定額400人。
下轄三個步兵連和一個炮兵排。
每個步兵連的人數爲120人。
分爲三個步兵排。
每個步兵排有一個炮兵班和三個步兵班。
炮兵班共裝備五門輕型迫擊炮。
每個步兵班人數十人。
每人裝備一支明式步槍。
隨身攜帶50發子彈。
另外每人隨身還攜帶三枚手榴彈。
並且還給每個士兵配備了步槍的刺刀。
和隨身攜帶的水壺、毛毯和揹包等。
每個士兵隨身可以攜帶乾糧和飲用水。
在野外長途行軍和作戰時。
最多可以攜帶七以上的乾糧。
每一隻明式步槍的重量達到了五公斤。
再加上隨身攜帶的各種裝備和物資。
每個士兵隨身攜帶的總重量達到了15公斤。
而且步兵班所有人都要爲迫擊炮攜帶炮彈。
每發迫擊炮彈重量約三公斤左右。
每個人可以攜帶三發迫擊炮彈。
以保證迫擊炮班有足夠的炮彈供應。
這樣一來,每個士兵的負重就達到了25公斤以上。
所以對每個士兵的體力要求都很高。
好在這裏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供應。
不僅有豐富多樣的蔬菜水果。
還有大量的肉類。
就是爲了能夠保證足夠的營養。
讓這些新兵們有足夠的體力。
雖然現在臺灣島的糧食獲得了豐收。
但很多平民依然得不到這樣的待遇。
可以,復國軍團現在的各方面待遇是最好的。
以至於現在還有大量的移民想要加入復國軍團。
但也只能遺憾的等待下一次機會了。
由於現在武器裝備還沒有完全到位。
每個部隊只能裝備少量的明式步槍。
然後在訓練中輪流使用。
在臺灣島,他們要完成五個月的軍事訓練。
經過這五個月的訓練。
所有新兵將在老兵和基層軍官的帶領下。
完成各種戰術演練。
並且模擬戰場環境。
制定多種針對滿清騎兵和漢八旗步兵集團作戰的戰術方案。
並且在三個月後開始進行以營和連爲單位的聯合作戰演練。
甚至是師和團一級的聯合作戰演練。
以提高各部隊之間的相互配合度。
同時,朱君洛還要求。
在復國軍團組建司令部。
以便於指揮復國軍團下屬各級作戰單位。
在復國軍團內部。
依據大明現有的軍隊體系。
使用統一的作戰指揮號令。
通過各級作戰單位的聯合作戰演練。
來驗證司令部制定的作戰方案。
並且不斷的加以改進。
因爲有監察部派出的大量細作。
在華夏大陸各地進行情報收集。
所以在復國軍團司令部制定作戰方案的時候。
能夠儘可能的按照敵軍各軍隊作戰習慣。
來制定作戰方案。
同時,因爲有龐大海軍艦隊的支持。
和空中飛艇編隊的空中火力支援。
復國軍團的各部隊。
還要進行與海軍艦隊和空中飛艇編隊的協同作戰演練。
由於在復國軍團內有大量經驗豐富的老兵和基層軍官。
他們有豐富的步炮協同作戰經驗。
並且大多數人也經歷過和海軍艦隊、空中飛艇編隊共同作戰的戰鬥。
也能夠很好的帶領這些新兵。
以最快的速度適應這種新的作戰模式。
很快,在淡水城周圍的各個軍營。
就開始瞭如火如荼的訓練。
整日槍炮聲不絕於耳。
15後,太平洋艦隊就裝載着60萬移民返回美洲大陸。
等太平洋艦隊下次抵達臺灣島的時候。
復國軍團的武器裝備。
就應該能全部裝備齊全了。
而作爲臺灣島總督的何正陽。
不僅時刻關注着復國軍團的訓練進度。
同時還向華夏大陸沿海各地派出大量斥候和細作。
儘可能的收集更加詳細的情報。
然後交給監察部派駐臺灣島復國軍團的情報分析部門。
針對收集回來的大量情報。
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研究。
儘可能的對沿海各地的兵力部署和敵軍的動向。
做到了如指掌,再將這些分析出來的情報。
交給參謀部門,制定針對性的作戰方案。
通過這樣細緻的情報系統讓部隊能夠有更大的勝算。
也是朱君洛給何正陽下的命令。
讓他負責在臺灣的情報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