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寧波義軍
否則時間長了,江西境內會滋生大量強盜和賊寇。
對江西百姓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而且還有很多逃竄在江西各地的清軍殘餘。
這些人中很多人本來就是盜賊出身,現在放歸他們回到山林中,自然很容易就會重操舊業。
朱君洛派第九軍第二十六師分散至江西各地,收復江西大片地區。
而在南平的第三軍、第五軍、第十軍則向浙江方向進攻。
洪承疇不單單是將江西一地的清軍抽調一空。
在江浙一帶也抽調了大量的清軍來進攻福建明軍。
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三十萬大軍這麼快的時間內,就全軍盡沒。
現在江浙、江西各地基本上處於兵力空虛的狀態。
而滿清朝廷也還沒有來得及向這些地方派駐大量八旗兵。
在清軍入關後,有大量漢軍八旗和投降的明軍、起義軍等,爲滿清心甘情願地做馬前卒,滿清八旗子弟便樂得讓他們打頭陣。
另外滿清八旗人數畢竟少,有了上百萬的漢軍八旗和綠營兵,自然不會將滿人放在最前線作戰。
只有一些重要的戰事,纔會使用滿清八旗兵做爲主力。
多數時候,滿清八旗兵都是用來監視漢軍八旗和綠營兵作戰的。
而且滿清八旗子弟入關後,有不少人已經開始在北京城內享受了。
他們打了多年的苦戰,終於能享受到中原地區的繁華和富有了。
所以在江浙一帶,滿清八旗兵只有不到兩萬人駐守在各地。
而漢軍八旗和綠營兵則只剩下了不到五萬人分佈在各個地區。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朱君洛來是最好的進攻時機。
如果不在這個時候立即將富饒的江南地區一舉拿下。
等到清軍反應過來的時候,派大批滿清主力南下,到那個時候,恐怕就沒這麼容易攻佔江南地區了。
對於朱君洛來,戰事一旦變得激烈起來。
那鞀會對富饒的江南地區造成極大的破壞。
也會讓整個江南的百姓遭受到滿清的屠戮。
復國軍必須搶在滿清八旗主力南下之前,儘可能地將江南地區佔領。
在東線的三個野戰軍向東進軍的時候。
朱君洛收到了來自前線的急報,在寧波一帶有一支南明軍隊正在與清軍作戰。
這支南明軍隊由張煌言和張名振率領。
麾下軍隊中有不少人卻是鄭森的舊部。
得到這個消息的朱君洛立即召見鄭森,詢問詳情。
鄭森拜見朱君洛道:
“張煌言與張名振都是忠於大明的棟樑之才,”
“他們一直在寧波舟山一帶率領義軍抵抗滿清,一年前,臣派去一萬餘將士前去助戰。”
“這些將士一直沒有被召回,臣本來打算九月親自率領大軍前去,與兩位張大人一同進攻杭州。”
“但由於鄭彩做亂,只能做罷。”
朱君洛聽了鄭森的話後,道:
“現在也不晚,你立刻動身,持我印信,前去第三軍,你可親率第三軍一部前去與兩位張大人會合。”
“我軍在東部戰線也會迅速推進過去,用不了多久便能與你們會合。”
“你率軍前去的主要任務是保證這支義軍的安全,務必等到我軍主力到達。”
“否則,以他們現在的軍力來看,如果一旦遇到滿清朝廷再次調派主力軍隊南下,他們的處境會十分危險。”
剛剛將洪承疇三十萬大軍全部殲滅,這個消息估計很快就會傳到滿清朝廷。
屆時滿清朝廷一定不會坐視不理,必然會調集更多大軍前來。
而現在張煌言和張名振所部只有不到四萬饒兵力。
如果一旦遇到清軍主力,恐怕會遭到重創。
所以得知了這些情況的朱君洛立即派鄭森前去支援。
等東部戰線迅速推進後,兩軍會合,這樣面對清軍主力會有更大的勝算。
鄭森得令後立即動身前往第三軍。
而在西部戰線,朱君洛派何正陽負責指揮西線作戰。
第二軍、第四軍、第八軍三個野戰軍都由何正陽指揮。
此時的何正陽正在梅州坐鎮指揮。
根據前沿的情報顯示,尚可喜與耿繼茂所部清軍主力正向梅州趕來。
這二人所率清軍中有大批騎兵,約一萬餘騎兵中,有三千重裝騎兵,全部裝備了重甲。
何正陽爲了所扼制清軍騎兵的優勢,特意將戰場選擇在了梅州。
梅州靠近福建,山地較多,周圍多是連綿的山丘。
只有梅州所處的地方是一片平地。
這樣的地形雖然也能夠使騎兵進行衝陣。
但是四周的山丘地形卻能最大程度地限制騎兵機動性的發揮。
在梅州附近,何正陽佈置了多道防線。
並且在通往梅州的各條要道都設置了各種防禦工事。
據監察部傳來的情報顯示,尚可喜與耿繼茂二人所率清軍戰力強悍,一直是清軍南下進攻作戰的主力。
他們本來是被清廷派來南下征剿李定國部的。
李定國部被擊潰後,逃往了江西。
而這時福建突然被明軍攻佔大批地區,尚可喜與耿繼茂臨時收到急令,令他們立即向福建進軍。
與洪承疇的兩路大軍一起合圍福建明軍。
此時的尚可喜和耿繼茂還沒有得到洪承疇所部全軍覆沒的消息。
正在全力向梅州方向進軍。
當他們得知梅州方向的明軍只有不到八萬人後,而且騎兵只有不到三千,更是自信滿滿。
在他們看來,這個時代作戰的主要力量便是騎兵。
一支軍隊的作戰能力主要是看其騎兵數量的多少。
這種以騎兵爲主的作戰思維,主要和尚可喜與耿繼茂二饒出身有關。
這二人都出身於遼東,自然對騎兵作戰有着然的感情。
而且二人率軍南下征戰各地,利用手中的騎兵也確實打了很多勝仗,幾乎是所向披靡。
在南方的大多數部隊都是以步卒爲主,哪裏見過這種大規模的鐵甲騎兵衝陣。
所以很多明軍和起義軍都難擋其鋒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