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調兵北上
但要真是這樣的話,那這興華皇帝不就是真正的明君嗎?
而且興華皇帝朱君洛爲了解救華夏子民,不遠數萬裏之遙,組建了復國大軍前來收復故土。
這樣的明君,不正是他和李定國一直以來想要追隨的人嗎?
此時劉文秀心中感到無比的高興,恨不得現在就立即面見朱君洛。
而得知李定國剛剛與朱君洛大軍會合,劉文秀更是迫切地想要去撫州一線與其會合。
但是劉文秀也知道這裏距離撫州有上千裏之遙,想要率領三萬多大軍一路北上前往撫州,至少要七澳路程。
而且此時劉文秀部這些爲了追上尚可喜和耿繼茂所部清軍,以防打草驚蛇,並沒有在沿途收集太多糧草。
所以此時他們的糧草也已經快要告罄了。
在這種情況下只能令部隊就地休整,當務之急是儘快徵集到足夠的糧草,以供部隊所需。
而劉文秀也沒有對何正陽有絲毫隱瞞,將他現在所面臨的難題告訴了何正陽。
何正陽一聽,哈哈大笑道:
“放心吧,有我在,就不會讓你們餓肚子的。”
當下,何正陽便許諾調給劉文秀一部分糧草。
此時的臺灣島經過兩年的大力墾荒,已經開墾了大量的農田。
而臺灣的寶島之稱也當之無愧。
一年兩熟甚至三熟,僅僅一季成熟便爲臺灣帶來了兩百萬噸的糧食。
這些糧食除了足夠供應臺灣島上所有人以外,還有近百萬噸的存糧。
這些儲備起來的糧食足夠幾百萬人一年的口糧。
而且在各地的府庫中也繳獲了大批糧食。
雖然數量比起臺灣微不足道,但也足夠應付各地的突發情況了。
有臺灣這個大糧倉做爲後盾,何正陽當然有底氣這樣的話。
但是何正陽不建議劉文秀將所部軍隊全部帶走,而是建議他留在梅州休整。
劉文秀所部經過了多日的連續行軍,而且糧草不足導致士兵們體力嚴重下降。
此時急需要進行休整,而劉文秀卻是一心想要前往撫州前線。
何正陽只好讓他帶一部親兵,輕車簡從前往撫州面見朱君洛和李定國。
因爲一旦大軍出動,一方面是這些士卒早已經疲憊不堪,另一方面是中途一旦遭遇到其它方向來的清軍,劉文秀所部很容易陷入困境。
劉文秀思前想後,覺得還是依何正陽所言,將部隊留在了梅州休整。
自己帶一部親兵前往撫州,而且隨行有何正陽派出的一個騎兵營護送。
劉文秀出發前,將三萬大軍的指揮權交給了部下將領,並囑咐不得與明軍發生衝突,不得擾民。
而何正陽也將梅州城外的老營交接給劉文秀部駐紮。
一應軍需都由復國軍供應。
何正陽之前已經收到朱君洛的密令,讓他們擊退尚可喜和耿繼茂所部清軍後,就將第二軍撤到後方休整。
待北線和東線的第一軍和第三軍撤回沿海港口時,一起隨太平洋艦隊北上登陸作戰。
因此何正陽命第二軍一部駐守在梅州城內。
其餘部隊則在城外老營附近紮營。
梅州城外的老營是之前大明官軍駐守梅州時所留下的軍營,有大量士卒營房可供軍隊休息。
而復國軍將此處營房交給劉文秀所部後,讓劉文秀和其部下將領都是感動不已。
隨後劉文秀便輕騎北上,面見朱君洛和李定國。
而在撫州前線,朱君洛很快便收到了何正陽發來的電報。
當朱君洛得知尚可喜和耿繼茂所部清軍被全部殲滅後,心中大感興奮。
現在洪承疇和尚耿兩部清軍已經被全部殲滅。
而洪承疇和尚可喜、耿繼茂之流也被當場擊保
讓朱君洛心中大呼痛快,對這些漢奸,朱君洛一直以來的態度便是不給他們任何餘地。
在復國軍出征前,朱君洛便下令各部隊,遇到這些漢奸和滿清韃子,一定不要留情,務必將其全殲。
這些人已經沒有了人性,雙手沾滿了華夏族饒鮮血,可謂罪大惡極。
而此時北線和西線的大批清軍被全殲後,江西和廣東境內此時已經是防禦空虛。
這個時候正是收復失地的最好時機。
趁着滿清朝廷還沒有反應過來,朱君洛命何正陽指揮第四軍和第八軍迅速向廣東境內推進。
要儘快將廣州城收復,最好能將廣東全境全部收復。
而在撫州,朱君洛將前線的指揮權交給鄰六軍軍長陸遠山。
命陸遠山負責指揮第六軍和第九軍迅速向南昌推進。
務必迅速拿下南昌,並分派各部隊趁着現在清軍被抽調一空的時機,搶佔江西各地。
而朱君洛則率第一軍迅速返回福建,朝着泉州進軍。
在東線的戰場上,第三軍已經攻佔了溫州,第五軍和第十軍也正在向着衢州和金華方向推進。
此時的浙江境內還有大批清軍駐守,並且其中有不少滿清八旗軍隊。
雖然每個地方人數都不是很多,最多的也只有數千人,少的則數百人。
但這些滿清八旗兵的戰力十分驚人。
尤其是他們的弓箭射術更是威力驚人。
這其中一方面是其自幼練習箭術,另一方面則是因爲滿清八旗兵使用的箭支構造也異於常人。
這些箭支射程較遠,精確度也非常高,而且隱蔽性很高,常常在巷戰中與火槍對射時,明軍士兵被清軍的冷箭射鄭
這也導致了東線戰場上的傷亡較高,多是在攻城作戰中被這些滿清的八旗兵用弓箭射中的。
這樣的情況下,東線戰場上推進的速度就慢了很多。
而朱君洛也只能給東線的官兵發去慰問電,勉勵他們要嚴加防範滿清八旗兵,儘量用火力優勢將其重創。
幾後,太平洋艦隊先從汕頭將第二軍接到戰艦上,然後前往泉州港口。
朱君洛和第一軍早已經在泉州港口等候多時,待太平洋艦隊抵達後,便迅速登船。
。